那夜,陈鸳淑怀抱稚子,一路走着,走向栖凤宫。
那夜,真心乃是凄凉,
无端地叫她忆起。
想来,那是李朝阳第一次表现出对她的不喜,与偏向李氏的那颗心…
毕竟,李氏生了皇子。
他终于有了底气——
不怕陈氏手上掌握的嫡子。
——彼时,她不懂,不懂李朝阳那颗想置世家于死地的心,
自然不明这厌恶来自于何处。
她仍然记得心中的凄凉。
不过,那时的李氏似乎是身体不大好,
乃是生了孩子血亏,说来,她的孩子未满月便出生,
不过闻是受到了惊吓,才是如此,
实则当时也曾传得沸沸扬扬的——
李氏的长子乃是生了死胎,抱的是与她同时有孕的宫女的,
不过,此传闻只是在宫外流传,
传至宫内时,已过大半年,
至于为何有此传言——
那日皇帝李朝阳于御书房召见大臣,闻李氏受到惊吓,而欲生产,
皇帝直奔后宫,将召来的大臣抛之脑后,
留给大臣的是,空荡荡的御书房,
再是,皇帝李朝阳在李氏产子后,直言此子乃他的第一子。
不过,那时的辰儿要比现在的历明大些,
不,要大得多…
辰儿不喜红衣,一着红衣便哭闹不止,
连李朝阳也笑他,将来娶妻可怎么办。
而孩子穿的是正红色的衣裳…
那时,她抱的好像是…明儿?
——
“娘,唔,娘。”被她抱在怀里的儿子突然迷迷糊糊唤她。
她自回忆里抽身,孩子还闭着眼,好似在说梦话。
小历明其实十分乖巧窝在她怀中。
此等乖巧,是儿时的辰儿与明儿不曾有的,至于湘儿她们二人,一日不调皮捣蛋就不错了,
——若换在寻常人家,简直是难以想象如何带着这几个孩子…
不过,若是在寻常人家,也…不会走到今日。
——不知是福还是祸。
“殿下,到了凤坤宫了。”外头,宫人轻声通报。
她应,“知了。”
抱着孩子,轻手轻脚,起身掀开帘子,
皇帝魏轩朗下了龙辇,就等着外头。
他如此,倒教她忆起——曾经那个妖艳似春的武轩朗。
还是如此,她那日参加归来,听到外头有人道,“见过武公子。”
甫一掀开帘,便见他立在马车外,
与今日一般,同样的霁月清风,
唯相貌不同——一是艳如六月炎阳,一是清如san月春风。
见她迟迟未动,皇帝甚是不解,“淑儿?”
他唤。
陈鸳淑立于车板,才是堪堪回过神了,“见过陛下。”
才回神欲下车,皇帝上前接过孩子,交给乳娘,
才是一手扶着她的手,稍稍踮脚,揽过她的腰,
——似与,亲密无间。
——其实这几月,他也是感受到了陈鸳淑的疏离,比之三年多前在大厉最后那几月,
还要疏离许多,
身是近了,但人是疏离了。
他也是无奈,毕竟…
——
“陛下,我们歇了?”陈鸳淑立于一旁提议道,
魏轩朗合上奏折,应,“好。”
自宴会归来,皇帝还是忙于政务,临近子时尚未有歇息的模样,陈鸳淑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问,
毕竟宫人不敢询问,
只能她这个皇后来了。
魏轩朗笑眯眯地合上奏章,似颇为高兴,
陈鸳淑不解,“陛下今日似很是欣喜?”
魏轩朗笑说,“尚可,”亲昵地问了下她的脸道,“过几日,你便知了。”
陈鸳淑似觉一头雾水,但没说什么,此话倒是抛之脑后。
……
次日辰时末,皇帝才携妻子起床洗漱。
陈鸳淑脸刚洗罢,
宫人便报,众妃到齐了。
——昨夜中秋,良辰佳节,高美人也被解了足。
“陛下,你可要与我同去?”陈鸳淑笑眯眯道,
皇帝看了她一眼,想了一下,道,“可。”
于是乎,皇帝与皇后同去。
——本,帝后晨起同见嫔妃,也就除夕次日,大年初一而已。
凤坤宫主殿——
妃嫔接受皇后训诫本在偏殿,而忽,宫人通报,让他们前往主殿,
她们倒是一头雾水。
甚至于,郑贵人嘀咕一句,“这皇后架势倒是很大。”
——她从昨日见圣上如此对待皇后便心生不平衡了,
——凭什么她陈氏只是个异国之女,便可轻松为后,
凭什么她家族盛大,却得乖乖成妾,
况且,比之那陈氏,她还年轻多了(半年)。
——陛下平日对她没有好脸色,凭什么对着她陈氏如此柔情蜜意,难道只是她是皇后,是异国之女,
她似全然忘却,这西氏德夫人同样也是异国之女,还是个正儿八经的公主。
“好了少说些。”一旁的贺氏闻言低声训斥道。
郑氏撇撇嘴,也没说什么——毕竟贺氏是她的表姐。
——
皇帝与皇后高坐与主位,
众妃入内,颇为诧异,忙是行礼,“妾身拜见陛下,拜见殿下。”
皇帝道,“免礼平身。”
皇帝与皇后,皆着浅蓝底色白色暗绣常服,俨然是一对璧人,
郎才女貌。
西栗掩下不快,平静入座。
皇后不过是照着场面话训诫几句,
皇帝魏轩朗忽言,“高氏,你今刚被解禁,可有什么话要讲?”
高美人忙是出列,言,“回陛下,回娘娘,妾身年幼,难免鲁莽,妾身谢陛下娘娘轻饶妾身,给妾身一个改过自新的机缘。”
模样不复当日的不羁,乃是全然温顺。
——她是有脑子的,有脑子才更是不好对付。
陈鸳淑心中暗想,有数了。
“如此,甚好。”皇帝言道,满是赞赏意味,
却看向了西栗。
陈鸳淑懂了,颇有杀鸡儆猴的意味。
西栗自然是不为所动,淡定喝茶,一脸事不关己的模样。
——这有种李丽容的味道,兴风作浪…
陈鸳淑想,此等人,乃是最是让人厌恶。
“是,谢陛下娘娘教诲。”高氏的姿态放得极低。
皇帝又道,“高氏你诚心悔过,也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即日晋婕妤。”
高氏道,“谢圣上圣恩。”
模样似感激流涕。
皇帝面无表情言,“如此,回去坐罢。”
高氏道,“是。”
——高氏仅为高太傅庶女,选秀时,因运气好,才被赐予当时太子当个妾,
因先前郑氏不喜欢她,才没晋封,仅为宫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