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阳似愤恨,猛地挣开他的手,“不,福儿才是十岁,你是谁?”
忙是戒备。
其实于他而言,李安辰乃他抱有期望的孩子,
自然是…
“殿下,太上皇现下是神志不清,殿下无需挂怀。”小太监劝慰。
李安辰一抹脸,道声,“嗯。”起身。
不知是否…愁来不知。
……
李朝阳忽忆起,一人来。
李安辰与李安易皆站在殿外,忽见李朝阳跑了。
疯疯癫癫的,而宫人皆随于后,大呼:
“太上皇莫跑,太上皇…”
越过此门便是出了上皇宫范围,入了皇宫,
而眼下,朝臣鲜少知太上皇疯癫病起。
李安辰当下,喝令身旁近侍,“拦住上皇。”
近侍应,“是。”
说是感伤,但陛下皇位得来不易,眼下的美景也得来不易…
太上皇跑不动了,神色酸涩,“尔等反贼…”
他喃喃道。
倒是令李安辰与李安易这对异母兄弟尴尬,
——当日打着平叛清君侧的口号破京时,便是他们打头阵。
忽,李朝阳反头,大呼,“亡我者,陈氏也。”
李安辰脸色难看起来——
他与当今圣上皆是母族陈氏,且他身旁的异母弟,其母也来自于陈氏。
——陈氏,名武涟。
“父皇,他…”李安易转头,“王兄,你看…”
他蹙眉。
李安辰叹道,“无事,走吧。”
适才,他与李安易皆去看过太上皇,
只是,太上皇在歇息,不想,他们刚一踏出殿门,便是如此。
——近来上皇宫严实地把守,鲜少人知晓太上皇病情,包括这些亲王贵族。
——
“皇兄,恕我直言父皇如此,应当安排他入住北苑,不该住那上皇宫。”李安易入了御书房,便是直言不讳。
太上皇试图“越狱”而逃,李安易禀报皇帝。
李安辰并未跟来——闻,王妃早产,他早早赶回。
李安明脸色如常,只是一笑而过。
——的确,在上皇宫不大安全,
上皇宫直走便是可见皇宫北巷,北巷入,便是皇宫的地界,
只是,他本就为带兵直入京城,民间多数人视他为谋逆,多是不满,
若再将太上皇送入北苑,那他便该是在书生手下口诛笔伐之人了,
——他自然不愿。
——
深夜时分,李朝阳神智稍微清醒。
——经几月治疗,他不至于完全疯癫无药可救,
偶见清醒状态。
“太上皇醒了。”小太监忽朝外喝了一句。
进来了三三两两的御医——
此乃李安明专指来照顾李朝阳的,此事,越少人知越好。
“你们是谁?要做甚?”初醒来的李朝阳吓了一跳。
“太上皇殿下,我等乃奉圣命,给您医治。”一年长些的御医出列,中规中矩道。
李朝阳忽,戒备看他,“不,朕无病,你们回去。”
——得现下,他忘却自己已是退位的消息了。
“殿下,此不妥。”御医答曰。
李朝阳闻言,不喜,“闭嘴,朕乃皇帝,旨意如何,你们皆该遵循。”
他的怒意汹涌。
“上皇息怒。”小太监忙道。
——同样的,上皇好歹是当今圣上的父亲,忤逆非好事。
御医不敢造次,便是暗自上前扎一针
李朝阳立刻是不哭不闹,安静下来。
然,现下李朝阳也无病,就是抗拒医治,
还时不时辱骂一番当今圣上,
——不复从前的冷静。
……
李朝阳做梦了。
是关从前的梦…
他梦,那是还在勤政殿时——
时,元昇六年二月。
皇后小产,陈氏一族十分不满,
尤其是陈居行,朝见他时,话里话外皆是讽刺,
他这个皇帝也做得窝火,但也算愧疚。
那年选秀选妃,他纳陈氏女为妃。
算得上是补偿——起码在他这位皇帝看来是的。
“妾,陈武涟拜见陛下。”那人亭亭玉立,
虽是比不上皇后的艳美,但却出奇的,符合他的口味,
他很是欣赏——
可惜后来,功利心过重,失了那份应有的清甜。
“涟儿快起。”他伸手扶她,她顺势倒在自己怀中,
似娇俏也似柔美。
他满心欢喜,“涟儿真香。”
这陈氏也是无意,可,竟选了个合他意的。
“谢陛下夸奖。”她柔柔弱弱一笑,撩动他的心弦。
他算不得什么圣人,哪里是柳下惠,
美色在前,自然心动。
当夜,他便宠幸了她,立她为昭仪,连跳两级。
时,陈氏也是风光依旧,
皇后也是与她那妹妹和睦得很。
只是,丽妃偶不满陈昭仪,言她嚣张跋扈,
他倒是诧异,每次见小陈氏(为辨皇后与陈昭仪,小陈氏特指陈昭仪),
她皆是一副柔美至极的模样,何来嚣张跋扈?
他有些许不敢置信。
——
时,元昇七年,
此一年,颇为让他懊恼。
一是,皇后再次小产,陈氏一族颇是风言风语,
二是,丽妃三子夭折。
再是,小陈氏难产,悦儿诞下皇子却是死胎,
所有的事情似巧合,
也非…
只是,如何追究…
罢了。
——
“陛下,陈昭仪…”一太监入内与他耳语几句。
他重视陈昭仪,那些宫人自然是眼力见。
——小陈氏难产了。
他蹙眉,而一旁侍候的小才人,自然是知的——
在此待久了,谁皆会成人精。
“陛下,陈昭仪有危,陛下应当前去看望。”才人劝道。
皇帝李朝阳点头,道,“也是此理。”
便是起身离去。
“妾身恭送陛下。”那才人道。
他很是满意这宁才人。
“圣上起驾——”太监高呼。
他到时,此已然乱成一团,但还算是井然有序。
“见过陛下。”皇后行礼。
此唯皇后一人尔。
“起吧,皇后不必多礼。”他道。
他见陈氏眼中含泪,问,“里面如何?”
皇后哽咽,“妹妹情况怕是不乐观。”
似欲哭而无泪。
他心中算不上悲喜,只是心中有些许难受。
——
时间一点一滴过,他令御医院御医待命,
可终究熬不过那命。
时见破晓,昭仪命丧,
但拼尽全力,诞下一子。
帝恸,追封陈昭仪为敏宣德妃。
其子,由皇后抚养,
其父,晋武国公。
至此,陈氏一门四国公。
……
时,厉庆帝十七年,武国公病逝,追封秦怀武国公,
厉庆帝十八年,因疑时为太子的厉宣帝不忠,故剥去秦怀武国公之谥号。
宣帝二年,复秦怀武国公谥号,追封敏宣德妃为敏宣德贵妃,
后人为避宣帝,改封敏宣德贵妃为敏仪德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