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面馆开起来
作者:海蓝梦      更新:2020-04-30 19:31      字数:2342

接下来在江珲的强烈建议之下,江玉章和江玉昆哥俩又请来了刘老爹,三个人根据现在的状况以及人情事故的认识,对江珲提出的农村种菜小组进行了接地气的调整。

本来是三个人主持的换成了小组主持,邀请村上参与这次种菜风波的党员一起进入这个小组。这些人也不会管事,只是对各个小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青菜质量做出检测,算是江家收购青菜的第一道防线。

小组成立以后,每一个加入其中的组员每年都会从卖菜收入中抽出一部分来做为小组费用。而且每收一百公斤青菜,江家会补贴一毛钱的账进入小组账户,进行积累。这笔钱的用途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邀请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对青菜种植进行指导的专项费用,包括吃饭,红包,劳务费等等。

本来按刘老爹等人的意见,不就是种个菜吗?这农村出来的哪不会!可江珲却不认同这一点儿。江珲就举了个例子,如果是是个人就能咱的话,现在还会用人买小麦种子吗?

豫农一号、中农三号这些小麦产量可是大大的不同的。当江珲拿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老先生的杂交水稻来当例子时,江珲提出了科学种菜,合理种菜的观念马上就得到了三人的认同。

第二,给参加小组的家庭困难成员进行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进行化肥、种子以及一些设备的购买在。有这些村子里的党员来担保,也不用担心这笔钱收不回来。

第三,对小组的管理人员进行年终奖励。参加小组管理的人员,不但要对青菜质量进行管控,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并且组织科技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教授,没有物质奖励是不长久的。这一部分花销将由江玉章、江玉昆和刘老爹三人进行分配。

计划敲定,时间就定在下午四点左右开始。江玉章三人就分头行动,去招集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员来江玉昆家前面的晒麦场里集合。

下午的时候,江玉章三人总共带回了不到二十个人回来。江珲不由得大为惊奇,按江玉昆所说,这青菜每家种的都不多,按说来个一两百人还是很正常的,怎么可能只来了这么一点儿人呢?

不明白就问,江珲看几个人都在院里说着小话,就拉着去厨房倒水的江玉昆问:“叔,这是咋会事儿?咋只来了这些人?剩下的等会儿来吗?”

江玉昆一脸郁闷,给江珲讲了实情。他们三个对村上种青菜的人家都有了解,但是只要他们说这个种菜小组要收费的,就没人参加了。

江珲对此也很无奈,不要说现在,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要让人拿钱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江玉昆有些焦急:“小珲,你说这都不愿意参加咋办?是不是不收钱了?”

江珲想了想,摇摇头。安慰道:“叔,别担心。这事儿我有办法。”

江玉昆露出好奇的神情:“你有什么办法?”

江珲嘿嘿一笑:“等下你就知道了。”说着拎着水壶走进院子,给每人倒了一大碗开水。

“各位叔叔伯伯,大家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叫江珲,江玉章家的大小子。今天大家来呢,也都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我想问一下,你们来这里是真的想种菜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当然是想种菜啊!刘家的青菜种的那么红火,我们也想挣钱啊!”

“是啊!”

“就是,不想种来这里做啥子?”

“就是你们收钱是啥子意思?我们卖菜,你们该给我们钱才对,咋能收我们钱呢!”

……

江珲看着众人交头接耳的乱成一团,不由得提高了声音:“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听我说!”

都是大人,来这里就有了心理准备,听到江珲要讲,就停下说话。

“各们叔伯都比我年纪大,吃的饭比我吃的盐都多。这里我也不说啥虚话,咱就说点儿实在的。各位都种了青菜,种了就想有人收,收了就要给钱!这是天经地义!”

这话一出,惹得大家都笑出了声。这可真是大实话!

“我家现在也只开了一家店,肯定用不了那么多青菜!所以准备多开些店,这样我们家用的青菜就多了,你们种的青菜都有人收了,这是两利的事,大家说是不是?”

“是!”院子里响起了一群参差不齐的回答。

“这开店要人手,我们家人手不足。我和我爸想着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都熟悉,不比外面的陌生人,你也不知道人家有个啥心肠。所以我们家准备在家里招十对夫妻,去城里开饭店。”

“真的假的?”

“在城里开饭店?”

“要十对夫妻?”

“今天大家能来,我很高兴!各们叔伯,我们家只会从种菜小组里面挑选人来进城开饭店。我们家提供房子、食材。招来的人只用卖饭就行,上岗之前我们会提供培训,大家不用担心学不会。只要不怕辛苦,能通过培训,我给每人每月开一百八十块的工资。”

“一百八十块的工资!?”

这个劲爆的消息让院子里充满了吸气声。一个月一百八十块,要是一块夫妻,可就是三百六,这一年下来可就是四千三百二十块钱啊!

江珲又抖出一个更劲爆的消息:“在城里我们开店,我们家管吃管住。”

这下子可冷水进了热油锅,大院里的人眼都红了。这可是说一年净落四千多块啊!在农村累死累活一年也不一定能挣这个数儿。

“你说的可是真的?”一个中年汉子激动的站了起来。

江珲大声回答:“当然是真的,要是我骗你们!这可是我小叔江玉昆家,如果我骗你们,你们就来把我小叔家砸了!”

如果是平时,这个话肯定能惹来一群人哈哈大笑,但现在没有一个人欣赏江珲的幽默。江玉章也在旁边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江珲找来纸和笔:“来!来!来!大家也不用马上拿主意,这件事也不是个小事。你们可以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现在在这里签下字,等明天上午再来做这个决定。只要勤劳肯干,我保证你们会拿的更多。”

这群农民三三两两的过来签了个字,不认识的就报个名字让江珲来写。完事之后,这些人三三两两的拉着江玉昆和刘老爹,想套些话出来。

一个是江珲的亲叔叔,一个是早就为江珲家种菜的刘老爹,这两人当然是跟江珲家一条心的。纵然两人心里都很忐忑,却没有一个人拆江珲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