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棋师
作者:到不了的爱丁堡      更新:2020-04-27 18:53      字数:5076

其实开当铺的老钱和游手好闲的老曹是酒楼的常客。吴城人这么少也没几家大户,住的大多都是普通的穷苦渔人,所以钱掌柜的铺子也没啥生意,所以他平时就爱来酒楼坐坐,看看漂亮的绿儿,尝尝吴城酿。说到这吴城酿,倒是远近闻名。全城就此一家独门酿制,秘方也是出自那位神秘的古东家。自从三年前他带着宋三来到城里,建了这座念裛楼,吴城的渔人都有口福能尝到这样的佳酿。

这老钱点菜也是一绝,既不能丢了他是城里为数不多的富人的面子,又舍不得花银子,故老钱每次来都只点两三个凉菜,一壶酒。于是但凡见着老钱来了,宋三都识相到后厅那端凉菜去了,酒店拢共就那么几样凉菜端上来让老钱选一下也就罢了,不然天杀的老钱可得对着竹片上的菜谱装模作样磨蹭一会呢。

至于老曹,手头宽裕就点一壶酒一叠花生米喝上一个下午,要是手头紧就点花生米,他还是像屁股下面长着凳子一般在那坐上半天。绿儿总是蹙着眉使着眼色,老曹就当是看不着,一颗花生米也能吃上半个时辰。绿儿总是和东家抱怨这个事,东家却总是笑笑不说话。后来绿儿才从城里人嘴里知道,老曹当年捕鱼的时候为了救人断了一条腿,后来没法捕鱼了也没了生计就靠人家救济,城里当年和他结伴捕鱼的老人们总会隔三差五的送些东西去,开始老曹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迫于生活便也收下了。有时候就卖掉些人家送来的咸鱼咸肉什么的,来酒楼里喝点酒。后来绿儿就不怎么好意思收他的钱了。当然老曹也的确赊了不少账了,每次吃饭的时候绿儿婉转的说起这事的时候古掌柜总也是笑笑没多说什么。

---------------------------------------------------------------------------------------------------------------------------------------------

最近这两人也时常来店里,无非说些陈夏两国的事,一会说这次夏国的主帅是太子保举的,这次打了败仗太子的位子可能要不保。一会又说叶家一向不赞成立太子为储君,这次可以扬眉吐气了。酒店那些来往的鱼商船商,听着两人的胡侃或颇感兴趣或颇为不屑或故作不屑暗地听着仔细的紧。

"说来说去,你们也没说是哪个公主要出嫁了"绿儿调侃道。

“这夏国皇帝那么多老婆,肯定女儿一大堆,我哪里知道是哪个,不过呀”钱掌柜回过来笑眯眯的望着绿儿,“我知道她们都没我们的绿儿好看.”这倒是把大家都逗乐了。绿儿倒是见怪不怪了,没去理他们。

"对了,掏浆糊,你知道那个陈国领军的是谁嘛?"钱老头回过来问老曹,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哪里知道老曹喝的差不多了,棕黑色的皮肤竟然泛起了酒后的红晕,整个头侧着趴在桌上,双眼无力的睁着,"嘿,你这糟东西,喝我的酒就这般不要命。”

“钱掌柜,那陈国的将军是谁,和大家伙说说呗”宋三识相的接住话茬。

钱掌柜笑了笑咽了口口水,"说起这陈国领兵的将军,那可是将所有陈国姑娘迷的神魂颠倒的景毓王澹台嘉彧,听说这位王爷从小就在脂粉阵里打仗,那可不是将夏国杀的大败了嘛。”他这话说的风趣,连绿儿都乐了。

“那这夏国皇帝倒是对他口味,给他送个公主过去,也不知道这景毓王爷成婚没,要是成婚了那夏国公主不是要做小,哈哈”宋三也起哄起来。

“哎,这我倒是打听清楚了,说要把女儿嫁给景毓王的阁老们快把王府的门槛踏平了,但是这位景毓王也不知怎地,就是不娶亲。所以这门和亲倒也是门当户对”钱老头笑着说起来。

“咦,这景毓王爷是什么来头,原来倒是没怎么听说过?”围着老钱的商贩们说起来。

“听说是陈国皇帝最小的叔叔,年纪就比皇帝大上一两岁,一直养在宫里,前些阵子才给他封了爵位”老钱娓娓道来,“你说这样的身家,哪里有随便娶亲的道理,所以就一直耽搁下来,也有说这小王爷是不想娶那些权贵们的女儿,哎皇家的事哪是我们知道的。”他这会倒是谦虚起来了。

"你们说这陈国皇帝倒是放心让一个风流王爷领兵打仗?陈国资历比他老的将军比这吴城湖里的白鱼都多吧”有人疑惑的说道。

“你说要是夏国的主帅是叶韶,指不定打了败仗是陈国”也有人叹气道。

反正市井里面的事就是这个样子,东扯一句西扯一句竟是些有的没的,至于哪些真的哪些假的也没人在意。反正山高皇帝远,没人较真。

众人絮絮叨叨又是大半个晌午,赶船的客商们也到点就各奔东西,老曹睡到傍晚宋三才把他喊起来,钱掌柜自然又是被他家婆娘发现不在店里蹲着给捉了回去。今个古东家倒是醒的早,没待绿儿喊吃饭就从楼上厢房里下来了。兴许是今个楼下的人们把他吵醒了,不过也不见古掌柜面色不好。

“绿儿啊,快到十五了吧”綦瑜找了张干净的桌子坐下来,给自己沏了杯茶。

“东家,今个正好十五”绿儿笑着回道。

“那你先别记账了,一会和我去趟码头,今个小吴要回来了"东家懒懒的看着屋外暖暖的光线打在石板路上。

"好嘞"绿儿开心的放下手上的账簿。

--------------------------------------------------------------------------------------------------------------------------------------

吴城的西面有个不大的码头,吴城里那些南来北往的贩子们就是从这里上下船的。包括吴城湖的水产也是从这里往各个码头出货的。今个也就七八条小船靠在岸边,最多的时候也就十来条,忙碌了一天的鱼商们坐在船舱里,望着起起伏伏的江面,波光粼粼,在摇晃的船舱里沉淀起各自的心事,这就是所谓的江愁吧。

清新的秋风从江面上拂来,挟着夕阳的余温和江波里的潮气,熏的人不经有些迷茫有些睡意,可衣衫里却又有些丝丝的凉。这便是江东最舒服的季节。沿江而望,远处的山峦已经映在斜阳里了看不真切了,近处的码头和小舟陷入阴影空余一线光亮的边缘,江天皆是暖橙一色。

古掌柜把半张脸隐没在斜阳里,略蹙着眉,静眺着远方的江岸,鼻梁上的线条巧妙地映衬着远处的山棱,眸子隐没在阴影里,似忧似喜,难以捉摸。一袭青衫迎合着柔软的江风,扬起的长发让迟暮的光线舒服的透过,轻佻的沾上一缕缕金色。悄然间他将每一寸的湖光山色染上一层难以褪下的落寞。

绿儿站在东家的身后,实在不忍打破这份静寂,撅着嘴嘟起来,独自一个人探头探脑的望着江面是否有船归来。说道这吴敬诚,是吴城人士,家里挺穷苦的,几代人都是渔夫。三年前建酒楼的时候的时候帮了东家不少忙,东家当时就说欠了他一个人情。去年小吴的老爹走了,小吴就找着东家说想来店里帮忙,东家看小吴这人挺机敏的就给了他一笔银子让他去贩船。

沿江的那些水匪们经常窝里反,时不时就打上一场,战船有了折损就需要补充。小吴就把百姓们的那些老旧渔船收了拿回去改,改成小型的战船就卖给沿江的这些水匪们。这一两年下来,这沿江的大小水匪们也都认识小吴,所以见到他坐的船都会网开一面。

小吴成天东奔西跑的做生意,但是每个月的月中都会回一趟吴城,他家中没什么人了,每次回来都是在酒楼住上一两天,和东家扯扯天南地北的大事小事。

------------------------------------------------------------------------------------------------------------------------------------------------

两人等了在江边没等多久,小吴的船就到了,船头插着一面青色的旗,上面还用白浆涂了一个“古”字,水匪们见了这面旗就知道是小吴了。那站在船头矮矮瘦瘦的就是小吴,他长相倒是平淡无奇,但是从那双精亮的眼珠子一看就知道是个机灵的人。

“哎呦东家,哪里用得着您亲自来接我哟”估计远远望见是东家来了,船刚靠岸小吴就匆匆跳下来。

“我正好闲在楼里没事。”綦瑜淡然的笑道。

“吴大哥,坐了几个时辰的船了吧,来,我给你拿行李”绿儿笑着去取小吴手上的布包。

“哪用得着啊,这点东西还能提不了”小吴哈哈笑出来。

说着三人便向城里走去,一路上小吴和绿儿说说笑笑的。东家有时也笑笑,但是绿儿和小吴都心知肚明他这不过是扬扬嘴角。东家亲自到码头来接他,让小吴隐隐的觉着东家似乎急着见自己。

------------------------------------------------------------------------------------------------------------------------------------------------

"东家,可是店里出了什么事?"几人刚用过晚饭,小吴就被东家拉进厢房里面。

"店里没什么事,陈夏两国打仗的事你应该知道吧"东家转过身盯着小吴。

"知道啊,听说夏国打了败仗,又是请和,又是割地的”小吴一脸疑惑,原来东家是想知道些关于两国交战的消息。在他心中这东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嘛,今个怎么关心起这些事了。

“可知道夏国要和亲?"古掌柜皱起眉望向小吴,“可知道是哪位公主去和亲?”

"好像听说是夏国的第一美人,叫什么菁瑚公主"小吴更是疑惑了,东家可是出了名的不沾女色,怎么忽然问起夏国公主起来了。

"这样啊"古掌柜粗了蹙眉,面色阴沉起来。

“这次夏国领军的不是叶韶?这事是太子主张的?”綦瑜沉吟了会煞有介事的问道。

“这事倒是听说了,不过叶家一直反对立太子为储君,太子这么做倒是不奇怪”怎么东家对夏国的事这么了解,小吴越发疑虑。

綦瑜望着静谧的远山和江河,不由得的叹了口气,暗叹大好山河啊,本想闲云野鹤地在此地了却此生啊,奈何还是牵挂起某人。

“敬诚啊,这次还有个事要麻烦你”古掌柜转过身来,“你这几日走一趟庐江,到轩珍棋馆找一个叫庞良的棋师,就说是一位少了舌头的老友在吴城请他喝酒他就明白了”

“好的。这事包在我身上”吴敬诚爽快的答应道,只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东家方才还在问夏国太子的事怎么忽然又扯到庐江的棋师身上去了,还有少了舌头是怎么回事?

-------------------------------------------------------------------------------------------------------------------------------------------------------------

三日后。吴城江畔。有一乌篷小船飘然而至,船头有一老叟,瞧着是年逾五旬的模样,倒是一双眸子闪着不符年岁的精光,睿利而狡黠。他一身宽大的袍子,显得身子格外的瘦小,但是却没有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的颤颤巍巍,拄着手杖拘着肩,傲然迎着劲爽的江风,宽袖和白须迎着风摆起来。这老头倒还是这般模样,古掌柜在江边望着,心头难抑的欢喜。看到他,不由得想起来数年前风寿城里那几个常聚在一起喝酒的几个人,也不知道那几个人如何了。

“哈哈,先生,数年未见了啊”綦瑜大笑迎上靠岸的小船,脸上难掩的狂喜。这一别已经是三年多了,重逢故友自是令人兴奋,更为重要的还是终于有人能和自己讲讲如今的夏国政局,“我真是思君日切啊,哈哈”当然这话就说的颇为无耻了,要说这几年里有的是机会去拜访先生的,只是自己不愿去罢了。

庞先生倒是压根不吃这一套,跳下船以后掸掸身上的尘土,丝毫没把綦瑜的热脸放在眼里。

倒是站在掌柜身旁的绿儿有些疑惑起来,她这掌柜可是从未对人如此恭敬过,至少她未见过,当然也未见过这般爽朗的掌柜,但是眼前这老头倒是相当的拿谱,丝毫没把她的掌柜放在眼里。绿儿望着老头轻轻的哼了一声。

“你倒是好,躲到这么个鬼地方”老先生望了望远处的吴城,“三年找不着人,有事才知道来找我这个老头子”说罢便把随身的一个小包袱丢给綦瑜身旁的绿儿,自个拄着手杖径直往城里走去。绿儿先是一滞,强忍着没把包袱给扔了,只是一跺脚重重的哼了声,心想这叟老头倒真是不给自己面子。一旁的綦瑜也只好苦笑连连。

“小姑娘家家的真容易生气,你也休要怪我不给你家主子颜面,他这是罪有因得”庞先生头也没转过来的继续走着。

“是是是,我这不是给您赔罪了嘛”綦瑜苦笑道。绿儿被这一老一少的来回几句折腾有些犯迷糊了,这哪有请人上门再赔罪的理?换句话说这老头要真生气自然也不会来。这两人倒是有趣的紧,她一时间都忘了生气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