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收尽军心
作者:为官三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58

城门已破,虽然因为刘虎、张闿二人手上兵少,一时之间难以一举攻入城内,被城内的黄巾贼众们拼死阻挡在门洞之内。而原以为不会来西门的官军,却又于此时在城墙之上,步步紧迫而来,不断占据城墙之上的空间。若非此时因为官军人不多,两边接战面不大,使得黄巾贼众战死者数量不大,尚未使黄巾贼众现出怯战心理。可是黄巾贼头目的心中却如何也无法使自己镇定下来。虽然自己一直以比官军多十倍的借口来稳住军心,可是此时两处战事,皆是小面积接战,自己空有军力而无法用上。反观官军,虽然兵少,却是装备精良,战阵之间配合默契。不论是门洞里还是城墙上,两处都是狭窄的空间,却又是不能退缩一步的地方。此时也只有以数量优势为借口,采用添油战术耗光官军的力气,方才有机会取胜。

“掌握节奏,缓步推进。”当我领着军队赶到西段城墙时,见郁衡正在指挥军队已经抢占了一小段城墙了,此时正于一处楼梯口和黄巾贼拼杀。叶剑亦带着一半军卒,向着城楼处突然而去。

“阿彪,你带弓箭队支援洛虢。烦请安国领军前去助孝迕一臂之力。”见前方我军攻势虽缓,却步履稳健。

一声唱诺后,武安国与亲卫小队长阿彪便各自领人向有。此时张闿见我帅旗已至,便派了人来,用竹梯登城向我报告城外军队情况。得知张闿因提早攻城,使的军队此时已有近半士卒负伤时,便马上令该小校回去传令放缓攻势。只要将敌军拖住,待我处于城楼之上将贼众头目干掉之后,自然便能结束此时攻城战了。故而此时当以保存实力为主。毕竟我只有手头上只有这四、五千人,以后还得与黄巾贼真正的主力作战,如果在这里拼光了,那我到哪儿要兵去?

随着武安国带队加入战阵,将叶剑手下一部份伤兵替换下去后。推进速度提高不少,兼且武安国冲杀在前,只见贼众之中几无一合之将。众将士受其鼓舞更加奋勇争先,很快便杀至城楼处。此时贼将亦是亲自上前,借着城楼处地势较为宽阔,领着几名小头目与武安国拼杀在了一处。几人合力,尚只是堪堪抵住那非同一般的巨力。此时武安国借势一记横扫荡开诸人,脚下一勾便挑起地上一支竹矛夹在右肋之下,挺身斜刺而出,洞穿了一名黄巾贼的胸腹。进步之间,以宽剑格下两名黄巾小头目斜刺而来的剑招,并以一记‘力劈华山’之势,重重砍在了那黄巾大头目挑刺而来的长矛尖上。一声巨响过后,只见那头目双手虎口震裂,长矛应声而落,左右贼众赶忙飞身来护。然而却有一人影急冲而上,撞入那黄巾大头目怀中。手中双剑挑刺横扫之间,一颗头颅越落地上,致使场中所有人皆呈现短时间的呆滞状。

只听一声大喝爆起,将众人唤回神来:“贼酋已死,尔等还不速速跪地投降!”叶剑用剑挑起那头颅向着众人示意。

此时我军群情振奋,士气愈发高昂。反观一众黄巾贼,皆是惊愕之中带着恐惧。却不知是谁一声发喊“为大头领报仇。”便是阴阴地向着叶剑腹间一剑刺来,这一剑入肉三分,若非此时武安国便在其侧,将那偷袭之人握剑的右手齐腕斩断,并一脚将其踢飞出去。

两名叶府家将急忙抢上,将叶剑护往后方救治。虽然那名黄巾贼被武安国一脚踢的生死不知,却是成功激起了一部份贼众的兔死狐悲之心。以哀兵之势向着我军发起了型同自杀般的攻击,不仅打得叶剑与武安国所部措不及防,更隐隐有反攻之势。这一举动也渐渐带动了一些准备投降或逃跑的贼众重新拿起兵器,上前厮杀。

武安国见此一面抵挡贼众的反扑,一面发喊道:“但凡弃械跪地者生,余者尽杀之。”叶府一众家将,见黄巾贼众竟然对其主人施以暗手,除几人护在叶剑周围外,其余皆随着武安国的那声大喊,并力向前厮杀。

一面是哀兵反扑,一面含愤爆怒。相互之间杀得是难分难解。唯有许多并非是那位被叶剑斩下头颅的黄巾贼头目的亲信,却是处于进退两难之局。他们虽是在那头目手下享受过不少多于其他人的好处,却并非其嫡系。为其奋战尚可,却没有到那以命相报的亲密关系。夹在拼杀的两方人马之间,即不愿上前搏命,又无法跪地投降。

就在那群黄巾贼亲兵们发动猛烈反扑的同时,郁衡所部终于在徐盛所带弓箭队的支援下,成功将楼梯上的黄巾贼众全部驱赶了下去。并与在城门洞内奋战的张闿、刘虎所部汇合一处,开始将贼兵们向城内压迫。

至此,大势已定。我军虽然人少,却是气势如虹;贼军虽然人多,却已是群龙无首。在让老洪领五百兵卒支援武安国与叶剑部后,我亲自携着贼酋的首级领余下的七百余兵力向城下正还在抵抗的黄巾贼众们行去。使人将那酋首安于长杆之上,并高举使贼众能够看清。再命人呼喊‘投降跪地者生’的口号。一时间西门附近的黄巾贼众们,但有见到酋首级,且听到劝降话语的人,纷纷弃械跪地。

命令刘虎这队黄字营的人上前,现身说法。并收取黄巾贼众周围地上的武器后,并全部集中与一处。同时亦命令张闿率领我手中这七百后备队,从另一面城梯往上,将城楼之上尚在拼死反抗不肯投降的一众黄巾贼全部解决掉。在对黄巾贼众进行粗略的审训后,从中挑出了几名小头目级别的人。分别领着刘虎与郁衡,前往东、北两门进行劝降的话语。

只是较为郁闷地是,当郁衡和刘虎返回后,我才知道。原来东门与北门的守军从败逃过来的黄巾贼众的口中得知此城南门与西门尽皆被我军所攻克后,便各自弃了城门,四下逃散而走。随之使亲卫于城中寻来乡绅出榜安民之后,便开始着手处理我军的伤亡报告以及俘虏处置的问题了。

此次在张闿与刘虎的‘英勇作战’下,分配给他们的两千多兵卒减员三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一受伤,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才能恢复。而由我所率这一路,因为内应与奇袭,只是叶剑与武安国所领受创较为严重。阵亡与重伤减员仅三百余人,只是多有受伤者亦须几日时间休养。可喜的事是此次一共斩杀黄巾贼众四千余人,俘获数量一万三千余人,再剔除伤残之后,尚有近八千余人。这八千余人,当然是尽数收为手下了。先依惯例,从这八千人中,寻找出有其亲人在此地的,统统编入黄字营,使得原本因此次锐减了近半人员的黄字营,一下子爆增至两千余人。其余将近七千余人打散后,编入各部,再从原先孔融借我的两千兵卒中选出五百人编入武安国麾下,当然这是在武安国答应留下继续帮我讨伐黄巾军的情况下才调拨给他的。

经此一战,我军兵力一下子达到了一万两千余人,将近一万三千。不过战力,却下降了一半有余,至少在那些伤兵恢复前。这八千新降之卒,一无武器;二无铠甲;三不识军阵;四未经训练。可以说,除了能吃饭当苦力外,目前的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而我军中,稍识军阵的除了张闿就数武安国了。而对于练兵,就只有武安国了解,这也是我为什么会以五百精锐青州兵为代价,请其留下的一大原因。

随后,在委派武安国练兵的同时,我向北海与徐州各发了一封军报奏呈。送予北海孔融处的军报,首书两月之内连克四城,斩获贼匪数万人的大捷。随后细数此次行军经过,并对青州军所受损伤稍作提及,请求孔融能够增援一些兵力与军械物资,特别是武器皮甲耗损甚巨,须及时补充。而对于自己所缴获物资便是瞒报大半数量,反正其中并无多少军械。所俘虏的黄巾贼众亦只言数量多其,因败战后四散而逃,难以抓捕。并对自作主张的从中择实诚之青州精壮加入军旅这件事请罪。

而发往徐州的军报奏呈,除物资一项同样瞒报外,余者尽皆细数,更是附上准备迁移的黄巾亲眷大致数量,并着令阿彪送去。对于所瞒报的物资,我当然没有中饱私囊的意思,而是尽数分发给了此次参战的士卒。特别是阵亡与重伤至残的士卒皆以三倍抚恤发放,轻伤者二倍响银,余者亦以一倍半的响银发放。收买人心,便是要从收买军心开始的。此外,对于各级将校,更是优厚赏赐。其中以武安国为最,张闿、刘虎二人次之。之所以对刘虎及黄字营的军卒特别优厚,除了是我的直属部队外,还因为他们全都是黄巾降卒。欲以他们为表率,告诉所有归降的黄巾众们,只要跟着我,不比做黄巾贼差,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官军。

最后,便是学那些大佬们去探望那些伤兵,亲自为那些伤残都喂药、包伤。虽然伤兵营中血腥气很浓重,但看到那些伤兵们眼中激动的神情,从中得到无限的自豪与满足感,稍稍的缓解了我心中对他们的愧疚。

在之后的半个多月里,我每一得空,便去伤兵营看望帮忙,不仅使得伤兵们对我愈发崇敬,更是从那些未曾受伤的士卒眼中感觉出,其发自心中对我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