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若亚历山大打过来了
作者:土豆刘      更新:2020-04-09 20:36      字数:2173

冯驹还是不放心,再一次开口问道:“掌柜,凭借从雁门带出来的布帛等杂物,恐怕很难引起单于的兴趣。在吾等所带之商品中,恐怕也就食盐能够引发匈奴人的兴趣了。”

“若吾侪靠近单于庭之后,军臣单于以商品粗劣为由强行抢夺,将吾这百人扣押,那可如何是好?”

“不慌。”白墨轻松的说道,“吾有一件商品,军臣单于一定会感兴趣的。”

冯驹疑惑的问道:“敢问掌柜是何物?”

“哈哈哈。”白墨笑了几声,卖了个关子,问了一个看似牛唇不对马嘴的问题,“诸君,吾且问,匈奴之地,究竟多广?”

叶楚平沉思一会儿,回答道:“如果不算乌孙、呼揭、坚昆、丁零、乌桓、鲜卑等部族,其统辖范围,也许堪比南越吧。”

“错!大错特错。”白墨立刻打断,“匈奴人直接统治的地区,其疆域,不下于吾大汉!只不过大汉人口众多,疆域兴盛,匈奴人少,疆域荒芜。匈奴人虽为上古华夏之附庸,然其狼子野心众人皆知。其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疆域虽广,不知种植农桑,不知尊老敬长,当真为暴殄天物。”

“这不可能!”冯驹惊呼一声,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匈奴之地怎么可能如此广阔?”

自他出生以来,大汉为天下中心,华夏为天地广袤之土的观念就已经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之中。

如今被告知匈奴之地竟然不亚于大汉之土,这让他如何接受?

不只是冯驹,在场的十二个人,皆面露惊恐之色,双手颤抖,嗓子发不出声音。

春秋之时,诸侯尊王攘夷,固守其土。在出击地方蛮族的时候,依旧保持华夏为天下之中心,四方皆夷狄的观念。凡是出击所占之土,皆不放在眼里。

血液中的骄傲令他们懒得在夷狄之境扩展疆土。

哪怕是三家分晋之后,赵国抵挡匈奴几百年,也从未存在向北拓展疆域的念头。李牧在雁门拒匈奴,护华夏之地、蒙恬在雁门一带修建长城,拒蛮夷于长城之北。

传统观念下,再往北就到了天边了,荒凉无比,昼夜不分,是众神摒弃的地方。

所以大家都不稀罕。

如果让战国七雄知道北方还有广袤无垠等待征服的土地,还搞什么合纵连横?玩什么六国联合抗秦?

大家都是华夏人,对待蛮夷,就应该联合起来。恐怕当时直接就七国合兵,打穿匈奴,凿空西域了。

说不定,还能和亚历山大玩一场遭遇战。

到时候,如果亚历山大来得早,就能碰上孙膑、匡章,来得晚,就要个白起交流交流。

这三个人,都不是善茬。

孙膑就不多说了,白起,20万以下的单子不接。

他带领军队杀的士兵,几乎都是二十万以上。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所杀人数就占二分之一。

至于匡章,这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

公元前314年,这货趁着燕国内乱,带领十万军队,在五十天把人家的都城给打了下来。公元前301年,他又联合韩魏,直接把楚国从鼎盛时期的中原霸主的位置上给拉了下来。

做了这两件事,匡章这货还是不满意,于是,他又拉着齐、魏、韩、赵、宋强行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

函谷关!易守难攻的天下雄关!

这货竟然能够给攻破,这得多吓人?恐怕堪比当初吴起五万魏武卒对战秦国五十万军队了。

亚历山大要是碰上了这个家伙,还能活?

东征带来的几万小喽啰,一个也跑不了,到时候都得留下修长城。

到时候,说不定会有这么一个《秦史》记录:某某年,西有猿猴为祸,乡勇平之。

白墨在车厢中喝了一口水,坦然回答:“吾大汉之疆域虽广,然与天下相比,却依旧狭小。天下具体多大,请诸君恕罪,此乃朝堂绝密之事。不过吾可以告知一点……”

“陛下持天地之神器,掌日月之中心,自能镇压天下。眼下之事,乃平定匈奴,将其纳入大汉版图,传播华夏衣煌煌之文明,将天下之土收回华夏,奠大汉万世传承之基。”

“然,根据北方之局势,欲平匈奴,应先平定西域,欲平西域,应先平定国内之诸侯。”

白墨滔滔不绝的说着,自顾自的在车厢中比划,道“此次前往匈奴,吾这一件商品便是为平定西域做准备。”

兜了这么一圈,他终于打算把商品的名字说出来。

“吾来雁门之时,曾翻阅祖先留下之帛书,领天下疆土之奥秘,亦懂得以逸待劳,攻其不备之兵法。”

微微一笑,用戏谑的眼神看着单于庭,道:“吾此次打算把西域部分以及单于庭之东——乌桓鲜卑之境的具体地形图交给军臣那厮。”

“穷兵黩武,治国之大忌。若军臣单于上钩,在吾等走后,派遣军队出征西域以及乌桓,那么单于庭空虚,车骑将军此次战役将大有可为。一幅地图换来匈奴国力之空虚,值!”

叶楚平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冯驹开口,道:“掌柜,若军臣单于不上钩,那又如何是好啊。这样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们?”

万一失败了,他这种行为就是在资敌。

掌握地图的匈奴,将会更容易平定周边,最终他们不再顾及周边,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付大汉了。

“不上钩?”白墨一愣,脸上愁容转瞬即逝,道,“他必须要相信。只要吾放出一个消息,他不得不出征!”

冯驹:“???”

白墨咬着牙,恶狠狠的说道:“吾大汉缺良马,而北方除了匈奴,拥有良马的部落不在少数。只要吾声称乌孙和乌桓两国,每年偷偷输送良马五千匹进入大汉,以助大汉培育骑兵,军臣单于敢不动手?”

以匈奴人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性格,一定会上钩!

大汉士兵的体格本来就强盛,在马匹这方面的优势不能丢,因此军臣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