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刁女萧也
作者:鄠樗      更新:2020-02-02 02:56      字数:3414

不知道萧也是没听明白还是故意装作不明白,她继续阴阳怪气地说:“要说这李府嘛,运气可真是好。当初太子被废,他身边跟着的那些人,要不就贬了官,要不丢了命。只有令尊大人李勣一人,居然能从这桩谋逆大案中全身而退,毫发无损,如今还官至门下侍中了。”

萧也这话说得太挑衅,算起来她与我是平辈,竟然直呼父亲名讳。我心头的火猛的一下就冒出来了。

“萧大小姐说笑了。任命官职是朝廷依律法而行,品功绩而定,岂可归结于运气二字?太子谋逆一案父皇早已裁断结案,莫非萧大小姐对此还有什么异议?”我的火还没有发出来,就听到元忻这番话。

“怎么可能呢?陵王殿下言重了。我不过随口一说而已,不知为何竟然让殿下有如此错觉。”萧也一副不明就里的样子,忽又换了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说:“门下侍中为门下省之首,门下省封玺书,平省文书,驳上议,平尚书奏事,行审核驳正之职,有纠正违缺之责。侍中一职可是职责重大啊,那陵王殿下说说看李勣能否胜任此职?”

这个问题摆明了这是个圈套,能与不能都是陷阱。元忻不受她干扰,镇定自若地说:“本王只是郡王。按大陈律法,郡王非诏不得随朝议事。况且此事早有定论,又岂能容我在此无端非议?”

萧也表面上看起来来有一丝失望,却又不死心,转头朝元恪说:“蜀王殿下是亲王,可随朝议政。那不如蜀王殿下来说说看?”

元恪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意说:“哎,这个问题萧大小姐可千万别问我。大家都知道,本王最喜欢的是风花雪月,琴酒诗茶。对这些政务可是一窍不通。要问本王游玩赏乐之事必能对答如流,可要问此事,你可就问错人了。”元恪挑了挑眉毛,又说:“本王听闻赵国公府珍奇之物无数,府内规制富丽堂皇,诸王府邸莫不能及,不知什么时候也请本王去参观参观,也让大家开开眼界?”

“好说,下次一定请殿下去府里。”

萧也一连碰了两个软钉子,瞧上去脸上皆是忿忿之色,大约是不服气。她喝了口茶,忽又转过头来对我说:“其实这李府的运气也不全在令尊大人一人身上,你的运气也够好的。被淮北侯休了还能再嫁陵王。我想起西汉时,有个妇人名叫臧儿,先是嫁到王家,生了个女儿叫王娡,后又嫁到田家,生了个儿子叫田玢。这女儿王娡开始嫁到了金家,后来又嫁给了刘启,刘启登基当了皇帝,她还被封了美人。这王美人生了三女一子,大女儿阳信公主,头一回嫁给了平阳侯曹寿,第二回嫁给了汝阴侯夏侯颇,第三回嫁给了大将军卫青。至此我方能明白,有些东西是祖上遗传来的,骨子里就有的,娘胎里带来的。一辈比一辈厉害。我们这些人是想学都学不来的。你说是不是?”她咯咯地一阵笑。

萧也言语间挑衅至此,笑声处处都是讽刺。我只觉得刚才那股好不容易才压下去的火瞬间又冒了出来,牙关都被我咬得蹦蹦作想。

可待要怎样,又不能怎样。仅存的一丝理智提醒我,兰陵萧氏一族权倾朝野,就连亲王之尊的元恪都不敢与萧也面对面地撕破脸,我又能如何?

我勃然大怒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原来怒发冲冠也只能为某些人所用。我的手紧紧地抓住椅子一侧,拼命不让自己的怒气发泄出来。

“萧大小姐这么说,是要将本王置于何地?还是当本王形同虚设?”元忻的声音提高了好几分,冷冰冰地传过来,一听就是不满之语。

“哪有,我只是在夸青荦命好呢。”萧也或许是瞧着元忻似乎真的动怒了,才稍微收敛了一些。

气氛一下子就冷下来了。

可萧也并不是一个懂得如何收放的人,见元忻和元恪不说话,便又开始说了起来:“今日,北齐遣使来朝,说要与大陈缔结永世之好。听闻此次新帝登基,也要送一位公主来大陈和亲呢,也不知会看上哪位皇子。不过我觉得嫁给蜀王殿下是最好不过的,算起来这北齐公主也是殿下的表妹,如此可算得上是亲上加亲了。”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她也不该如此妄议一番,就算北齐真的要遣送公主嫁过来,也是大陈和北齐两国国事,自有三公九卿与八座共同商议,如何轮得到她这样评头论足地指指点点?

元恪干咳了一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说:“萧大小姐,本王前几日进宫给母亲请安时,正好碰到几宫娘娘都在,她们说,现在贵妃娘娘请了刘夫人做媒,专程到赵国公府提亲,那四弟越王元恽求娶的正是萧大小姐哦。”

“你,你胡说!”萧也初听此言,脸上顿时红一阵白一阵,口不择言,看样子是发怒了。

元恪笑得霁月高风:“这可不是本王信口雌黄编排出来的。大小姐不信?可以回去问问令尊大人啊。说不定令尊大人也深有此意。也是,贵妃娘娘如今宠冠六宫,越王元恽更是恩宠深厚,说不定不日即可立为太子。你若嫁给了越王,以后就是太子妃啊。往后你见到我们可不用行礼了,该是小王给太子妃行礼才是啊!”

元恪故意把最后面一句话加重了语气,又减慢了语速,一边说,还一边还拱手做行礼状。萧也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回府!”萧也恼羞成怒,眉头一皱,两眼一蹬,牙一咬,脚一跺,拂袖而去。

“不送!”元恪也不起身,不冷不热地留下这么一句话。

看着萧也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元忻才站起身走到我身后,将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说:“萧也自幼便骄纵惯了,她说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

我努力平复下自己的心情:“我只是有些心绪不平罢了。我以前就知道她的秉性,她素来就是这个样子,说话没有半点忌讳。以往我们集会游玩时,总有人被她怼得哭。”

萧也这么说,无非是想激怒我罢了。我若真被她惹怒了,便是中了她的圈套了。

元忻拍了拍我的肩膀,又走到元恪跟前,看起来有些忧心地对元恪说:“三哥方才的话有些过了。”

元恪满不在乎地说:“我早就看不惯兰陵萧氏一族了。萧也和她父亲萧谨一个样,飞扬跋扈,蛮横无理,还有萧家那两个公子哥,成日里作威作福,都成了京城一霸。你忌惮他,我可不怕他。”

他起身站到门口,伸长脖子朝外望了望,才谨慎地说:“不过今日之事看起来有些不妙,接下来还有一场雨前茶会,你打算如何?”

元忻慢慢地踱着步子,想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才说到:“这个地方已经被人知道了,往后就不安全了。通知下面的人,下一场茶会取消了。待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提。”

元恪回到座位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略带嘲讽地说:“这个萧也太过刁蛮任性,这样一个女子,以后也不知道谁会娶到她,必定是倒了八辈子霉。”

我故意挑事说:“可不能这么咒人家,说不定人家看上你了,非要当蜀王妃呢。”

元恪果然中招,立马就说道:“这你就放心好了。萧谨眼高于顶,绝不会让他的女儿嫁人小妾,必是要为正妃。我蜀王府的正妃早就娶回来了,还是父皇亲自赐的婚。再说,兰陵萧氏一族野心大得很,怎么可能看得上我这样一个手无实权的闲散王爷。”

我略带着玩笑的意味说:“那也不一定。若是萧也爱慕蜀王殿下的才华卓然,非你不嫁,就算身为小妾也心甘情愿呢?又或者她求得皇上赐婚呢?”

元恪两手一摊,有些恨恨地说:“若父皇真的赐婚,而赵国公萧谨也不介意女儿为妾,我也只能勉为其难娶了她。收拾个院子,把她好吃好喝地供起来得了。”

元恪放下了茶杯,忽又转过头来看着我说:“陵王还未娶正妃,你就不担心她会看上元忻,非要当陵王妃?”

我没想到竟然把自己也给绕进去了。

“我可没这么想过。”

我确实没这么想过,元忻是皇子,娶正妃必是要皇上赐婚的,无论皇上赐婚的是谁,元忻都只能接受,哪怕那个人就是萧也。我又能如何呢?

元忻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被萧也这个不速之客搅了局,雨前茶会由此中断了。

这些天,我都喜欢靠在长廊上,看那风铃随风叮叮当当地响着。

“那日你不小心掉在了茶园里的耳坠,我让人给你找到了。”

元忻摊开手掌,掌心中是那对耳坠。小心翼翼地拿给我看,我双手接过来,看着手里的东西,不由发了半天呆。

待元忻走后,我回到里屋,从梳妆台最下侧取出一个小匣子,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堆大大小小的首饰,手镯、金簪、耳环、项链皆有。我将上面的首饰一一拿出放在梳妆台上,最下面是一对耳坠,我拾起那对耳坠,再拿起方才元忻给我的那对耳坠,一同捧在手心上,两对耳坠,一模一样,在没要半点阳光的照耀下,却环现出七彩斑斓的光芒。

我只觉得自己的眼睛,慢慢变得湿润了。

收拾好这些首饰,我不经意间看到那个小小的锦盒,那是我初入王府的时候,元忻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一对羊脂白玉的手镯。手镯如同之前一样,纯白如脂,清透明亮,晶莹通透。只是现在看起来,多了几分温润。

我把手镯慢慢地戴上,又取下,又戴上,又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