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去永和宫切一次脉,时间长了,皇后这才渐渐不拒我于千里之外,只是她平日里总是闷闷不乐,话依旧不多,第一回主动向我开口,还是讨要经文。
那时候,她正在看我送去的那本《金刚经》,问我追云阁可收录有《楞严经》,因我向来不大看经文,确实不记得追云阁里是否有这部经书,只好说回去找一找。
后来回追云阁找了一通,果然没有,于是特意让小印子去翰文院传话,让下次送书过来的时候捎上一本。
晚香曾私下跟我说过,皇后很早之前就开始礼佛,黎府中设有佛堂,她每日都要花好几个时辰去念经,这习惯直到进宫后也没有停下。倒是没想到,她年纪轻轻,竟喜欢看经文。
这几日天气好,皇后的状态也不错,便让晚香挪了躺椅到院中,搀着皇后出来晒晒太阳。
许是太久没有出来透透气,她倒十分乐意,出门之际,手上还拿着一册书卷,正是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带的那本杂文,便问了一句。
难得她淡然一笑,“前几日王叔过来,看了这书,说极有意思,我便生了好奇,大略翻了翻,正好看见些趣闻,便放不下了!”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有几分不好意思。
其实,几日相处下来,便发现她是个极天真无邪的女子,又自幼养在府中,涉世未深,心思十分简单,却生这一身的病痛,倒是让人不由心生怜惜。
晚香正好端来汤药,也笑着说:“娘娘近日看这书痴迷得很,日日都捧着不肯撒手,这几日睡得都晚些了!”
闻言,她又是一笑,露出一副寻常小女儿家的姿态来。
心里忽然顺畅几分,凑上前问她看到哪里了,她果然立马来了兴致,一边回想着,一边朝我说:“正好看到十六卷的的星象之说,觉得十分有趣呢,上面讲的跟我平日里听到的不大一样,却也十分有道理!”
这书我先前是看过的,所以才推荐给她,记得里面说到,维南有箕,不可以颠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当时,也是觉得极有意思,所以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
听我一说,她如同找到了知音人一般,两人便开始滔滔不绝。
正到兴头上,黎瑁突然跑了进来,手上还提着一包糕点之类的东西,仍是一边走一边喊:“迟迟,快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话刚出口,便愣在原地。
许是极少见到皇后这幅样子,他先是一惊,又看到一旁的我,便一脸狐疑的凑上前来。我忙一侧身退到皇后身后,只朝他一福,当作不识。
看到他进来,皇后脸上的笑意更甚,看了看他手中的东西,问:“我都隐隐问到香味儿了,是什么呀?”
听到她这样问,黎瑁这才将视线从我身上挪开,将东西递给她,“打开瞧瞧!”
此时的皇后,脸上尽是纯真的笑容,小心翼翼打开袋子,两眼忽的放了光,“蜜汁杨梅!”
只瞧那黎瑁得意一笑:“这可是我千里迢迢从丘平请来师傅做的,他手艺极好!你打小就喜欢吃这,记得以前小时候,若是将你惹哭了,买一包蜜汁杨梅回来,定能哄好!”
皇后抬头冲他甜甜一笑,咧着嘴仔细瞧着面前这一包吃食,黎瑁怜爱的摸摸她的头,“多亏有这么个好东西,可是让我少挨了许多长姐的打呢!快尝尝看,是不是和小时候一样的味道?”
皇后埋着头吸了吸鼻子,极其慎重的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然后不住的点头。
一回到追云阁,便让小印子好生看着门,跟他千叮万嘱,若是有人问起我,就说我不在。
不想才更了衣落座,黎瑁果然来了,一脸不屑的瞧我一眼,接着自顾自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最后靠在一旁的书架上,饶有趣味的看着我,“这追云阁果然是个好地方!”
我才起身行礼,小印子也跟着跑进来,一脸无辜的看我一眼,我只暗自感叹一声,让他去煮茶。
黎瑁就着我方才的位子落座,翻着那本我才看了两页的医书,头也不抬兀自说着:“今日见你,倒是与上回在旁辜山行宫看到的样子大有不同!”
他果然还念着在行宫发生的事,我只得赔笑道:“这都是托小王爷的福!”
他只轻笑一声,接着放下书卷,认真观察起我来,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瞧上一边,瞧得我十分不自在,正要问他在看什么,他先开了口:“腿治好了?”
他竟还记得,我先是一愣,忙点点头:“多谢小王爷挂念,已经都好了。”
“腿脚好了就跑得这样快,本王一眨眼的功夫,人就不见了!”不想他忽的将书本一合,话锋突转:“是说你如今是追云阁堂堂的书史了,都会叫人打马虎眼了,本王回回见你,你回回都是一句话不说就开溜,你就这么不待见我吗?”
听完他这一番话,加上那小媳妇受了委屈般的模样,突然好生想笑,又怕惹急了他,忙安慰到,“小王爷这是哪里话,相宜哪里敢啊!只不过,头次在旁辜山遇见小王爷时,不小心打了您,我这不是怕您还在生气吗?”
“笑话,本王是那般斤斤计较之人吗?”他一脸不屑,说完又看看四周,招手示意我上前。
狐疑着凑上去,他忽的一手扯住我一侧的小辫子,疼得我赶紧顺势扑到桌案上,紧接着耳畔传来他威胁的声音:“你对本王动手之事,不许让第三个人知道,听明白了吗?”
原本正龇牙咧嘴的揉着头皮,抬起眸子正对上他一张故作凶狠的脸,终是忍不住噗嗤一声。不想我竟笑了出来,他一脸错愕,嘴巴张了张却没再说出话来。
小印子一进来,看到的场景便是我伏在案上嗤笑不止,一边的黎瑁正襟危坐,表情却十分古怪,他先是愣了片刻,又兀自端着茶水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