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八节 初见成效
作者:齐九2019      更新:2019-11-16 16:03      字数:4042

八初见成效

这时候,第一批500台的试产已经完成,这500台投放市场后,大受农友的欢迎,很快就全部销售出去,光是本地就销售了大部分。吕洪波看到如此喜人销售形势,又进一步增强了促销的措施,他想到了广告。当即吩咐谢元科与省电视台联系,邀请省台来厂实地录制耕田机在田间作业的实况,配上耕田机的功能介绍和使用耕田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的解说词,摄制出宣传耕田机的广告片,并出资在省电视台的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利用媒体的效能,广为宣传,让广大农友认识耕田机,迅速打开销路。

产品销售的大好形式,专机和模具经过第一批的试生产,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毛病也已剔除,完全具备了批量生产的条件。吕洪波要求秦明刚及时更改了生产计划,通知第二批投产两千台,第三批投产两千五百台。李育华则据此追加了钢材和其它物质的采购量。

在第二批生产二千台时,实行了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发挥了作用,生产工人都明明白白的知道,完成手上这批活,可以拿到多少工资,干活越多,工资就越高,工人们都乐于通过多干活,拿到更多的工资。尤其是青年工人们,他们的生产热情更是被充分地调动了出来,他们因为工龄短,基本工资低,现在干活与基本工资完全没有关系,全凭生产零件的多少来计算工资。那些技术好的青年工人,他们还可与老工人干同样的活,在工资上也就与老工人同工同酬,更是乐于多干活。

工人们干活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出来了,人人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到处是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两千台的任务顺利完成,创出了最高月产量。从月底工资结算中得知,计件工人的平均工资上涨了百分之六十,最高工资实现了翻番,又由于质量奖惩制度地同时并行,废品率也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这一结果在全厂引起了轰动,参与计件的人欢兴鼓舞,热情高涨,干活积极主动。

可还有一部分没有参加计件的人,比如生产辅助人员,各科室的办事人员,还有整整一个维修车间,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不是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各科室的人搞的则是各类管理工作,工资就不能像计件工人那样来量化计算。他们还是按原有规定发工资,他们的工资与计件工人的工资,相差甚远,拉开了差距。

这个差距使让没计件的人出现了思想波动,有不少的人提出了看法:这个月取得这样的经济效益,也离不开我们的努力,我们同样作了更多的付出。

没参与计件的人数,占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他们的情绪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的诉求也不容忽视。吕洪波和杨国栋把收集到的意见集中起来,召开了厂务会,吕洪波在全上说:“没想到计件工资竟有这么大的作用,把计件工人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整个工厂的精神面貌都被改变了。没有实行计件的人有了想法,我认为这些想法还是合理的,也是合情的,厂里的工作也确实离不开他们。这说明我们刚刚推行的这项工作,考虑得不是那么全面,那么周到。这也是难免的,因此,必须一步步把它完善起来。”

杨国栋说:“对。计件工资的实施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为了使计件工资能继续的实施下去,使目前的大好形势持续下去。我们还是要顺应另一部分职工的意见,针对没被计件工资覆盖的那一部分人,再搞出一个辅助方案出来,把他们都包括进去。没有他们的参与也是不行的,新的工资制度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外。”

两位发言之后,秦明刚说:“是的,应该针对这部分人再搞出一个方案来,把全厂每一个职工都纳入到新的工资制度中,把他们的积极性全都发挥出来。这两天听了这部分人的反映,我也在思考。针对他们再搞一个方案出来。我认为,下一个方案不比上一个方案,难度要大多了。因为这部分人的工作,五花八门,不可能进行量化考核。我想来想去,确实找不到一种方法,能考量出这么多岗位的工作优劣来。最后我想,只有进行综合考核,根据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量和责任的大小,给每个岗位确定出一个岗位系数来。再结合着计件工人当月的工资水平来进行分配。当月做好了本职工作的,按岗位系数计发,工作出现失误,影响了生产的,视其严重程度,削减当月的岗位系数。”

吕洪波说:“对,很好。我也想过,确实没有一个什么好的办法来考核。还是按明刚说的,给每个岗位定一岗位系数,把工作的优劣与岗位系数挂钩,这样才有可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看,下一个方案,还是由明刚来拟定吧。”

参会的人都一致同意。

秦明刚立即推辞说:“不可,不可。吕厂长,下一个方案,最好还是你亲自来拟定,我人微言轻,可没这么大的担当啊。”

吕洪波问:“为什么呀?”

“上一个方案只是针对零件,按完成的零件数量来计算工资,不针对任何个人。下一个方案要牵扯到具体的岗位,牵扯到岗位必然要牵扯到人。这么多人的岗位系数由我一人来定,我绝对保证不了公平合理,人人满意,不满意的人会怎样?他们必然会把气往我身上撒,到时候,你们说说看,我岂不就成众矢之的,为千夫所指了。”秦明刚说出了他不能拟定的原委。

吕洪波听后省悟到:“啊,好小子,你倒是先考虑到自个的风险了,要我来干,我干就没有风险了吗?我又有个什么金刚不败之身,来当这众矢之的呀。”

秦明刚笑着说:“你是厂长呀,一厂之长呀,你在厂里那可是一言九鼎呀。”

“什么一厂之长,什么一言九鼎呀。你伤害了人家的利益,他照样会跟你过不去,不管你是什么人。不过,话又说回来,明刚考虑的,确实也是个事,这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事,不能让一个人来担责任。这么吧,明刚,你就先把框架拿出来,准则拿出来。具体到每个人的岗位的系数,就放到厂务会上来,由集体来定,由厂务会来承担责任。你看,这样总行了吧?”说完他看着秦明刚。

秦明刚答应说:“嗯,这倒是个办法。”

吕洪波又说:“不过,我也有个要求,这个方案要尽快拿出来,争取月中发工资时,这部分人能与计件工人一起,按新的方案发工资。”

“我尽量办到。”

秦明刚领命后,又经过几天的考虑,也很快制订出计时人员的工资方案,这一方案是《基本工资加奖金》。这个奖金不同于原来的奖金。它是把全厂计件工人当月的人均奖金,作为计算计时人员当月奖金的基数,再乘以各自的岗位系数。

同时为了更加合理,又根据各类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分别制定出三大类不同的工作岗位的分配方案。第一类,车间管理人员:以本车间计件工人当月的人均奖金为基数,乘以各自的岗位系数;第二类,厂部及科室人员:厂部科室应分为一线科室和二线科室,一线科室以计件工人人均月奖的0.9,乘以各自的岗位系数,二线科室以计件工人人均月奖的0.8,乘以各自的岗位系数;第三类,维修车间的工人:由生产科将全厂计件工人人均月奖,按车间当月出勤的人数,统一拨发到车间,车间再根据各人当月完成的工时,自行分配。

这样计时人员的工资总额就是:按各自的岗位系数计算出来的月奖金,加上本人的基本工资。所以称之为《基本工资加奖金》。

秦明刚把他花了几天时间的构思,拟定出来的《车间和科室管理人员以及生产辅助人员月奖发放办法》交给了吕洪波,吕洪波接过来,一条一条地仔细地看着,一边不时地点着头,最后说:“行。基数选对了,分为三大类也是合理的,必要的。明刚,不错,思路清晰。又是一份入情入理的分配方案,我完全赞同。”

自己苦心似定的分配方案得到吕洪波的赞赏,秦明刚也很开心地说道:“那就请在厂务会上,把各类人员的岗位系数定出来,月中发工资时,就可按这个执行了。”

在接下来的厂务会上,对全厂二十多个岗位的岗位系数,逐一评定,通过横向和纵向反复的对比与斟酌,四天后终于把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啃了下来。岗位系数最高者是厂长岗位,为2.0,车间主任和科长为1.5,各科室的主办人员为1.0,最低的是各类仓库的保管员,他们的岗位系数只有0.6。生产,技术和销售科为一线科室,其余的科室为二线科室。几位正副厂长随一线科室的基数,党委的工会随二线科室的基数。最后,在厂务会上还制定了这部分人因工作失误,造成了损失的处罚规定。

《车间和科室管理人员以及生产辅助人员月奖发放办法》和附件《车间和科室管理人员以及生产辅助人员岗位系数》已打印成文件,加上针对计件工人的《关于实行计件工资和质量奖惩的意见》一起,在向阳厂正式实施。

新颁发的工资方案,将全厂每一个职工切身利益,与当月完成的生产任务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坏,与每一位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让他们都心甘情愿的为工厂多出产品,出好产品而出力。

按照这一方案,第一个月的工资单出来了,厂长吕洪波的工资,与计件工人中的几个最高者不相上下,车间主任在本车间内也算是上等,保管员们最低,但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计件工人百分之六十的奖金,较之以往还是增加了不少。

新的工资方案,极大的激发了生产力。现在,生产一线的工人们只嫌活少了,再也没有什么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大家都是在争着做。各科室的管理人员和为生产服务的辅助人员,也都为了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主动地尽心尽力地干好各自的工作。

在热火朝天的生产运行中,第三批安排的二千五百台也顺利完成,三个月共生产耕田机五千台,由于产品优良的耕作性能,加之销售措施的得力,广告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全省各地农机公司纷纷前来购机,一度还出现了排队候机的现象。这五千台耕田机到五月底都销售一空。

估计在种植晚稻前还可能销售一部分耕田机,秦明刚及时地对六、七月份又各安排了二千台的生产任务。。

六月中旬,一举创收生产总值近千万。除去生产成本,利润达一百多万。财务科履行诺言,连本带息返还了职工的集资款。并偿还了一部分过去拖欠的银行贷款。

领导班子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又在财务、销售和生产管理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工厂摆脱了频于危难的境地,焕发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新景像,向阳厂一下子成为全市职工收入最多,福利最好的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人人为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企业就像一颗具大的磁石,把几百名职工和数千名家属,紧紧地吸成一团,成为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