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老人老宅
胡老头二话不说就要离席,一下子弄得其他几人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王佳一,原本泛红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发白,跟着站了起来,却无措地呆在哪里。
赵之谦小眼睛一转,打圆场道:“是啊!时候也不早了,明天不是还要看东西吗?哈哈!多谢罗老板的款待了。”
尽管赵之谦也很想听胡老头的故事,但一想,这一桌六个人,明面是两伙,实际是三伙人,都是认识不久。而胡老头的故事,看来是他亲身经历,如果说能讲给自己和王佳一听,可就不一定能讲给罗成听了,毕竟这人可是行内的老人,比不得赵、王两人是新人,保不齐说到什么人,他认识,那就不好了。
酒醒人散,话留桌下,也是酒桌的规矩了。酒话谁都会讲,可听,就不一定会听,如果拿着酒话去当真,那可就是笑话了。
罗成也是老道之人,拉了一下旁边的女人,笑道:“对对对!还是以明天的事为重,待事成之时,再听胡老板的教诲。几位先走,我们随后再走。”
胡老头四人可没和罗成客气,约定明天会面的时间,起身就走,留下罗成去结账。
一夜无话。
赵之谦借着酒劲,热乎乎地一觉睡醒,已是天大亮了,看到老高神清气定地看着电视,想必晨练已经结束,想到不是说好要教自己,不由问道:“高叔,起来也不叫我一声,我还想和你学两招呢!”
“我看你太好睡,就没叫你。酒可是要适量啊!否则到我这年纪,你就难在了。”
赵之谦一听,不觉一阵暖流从心中流过,在外这几年,可没有人这么关心自己,虽说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可从老高嘴里出来,那可是真难得,至少他已经认可自己了,而不是像一开始一样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嗯!一定要帮老高找到家,赵之谦暗暗在心中想到。
想起今天的事,赵之谦拿出手机,刚想打电话给胡老头,电话就响了,正是胡老头。
一行四人汇合后,简单吃了点东西,便向南离开县城,在路边和开了一辆大众车的罗成打个招呼,就跟着他的车一路向南驶去。
路越走越窄,路边已经不见人烟,满目是深秋的荒凉,只有这条路才证明这里是有人活动的区域,而不是到了无人区。
有老高陪伴,赵之谦没有一点的惧怕,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和家乡迥然不同的景色,尽管到北方已经快两年,但在这种季节,到野外看看,还是头一次。不过,无尽的相同的矮山包,枯败的草丛,时不时一颗掉完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摇曳,让在开足暖气的车里的赵之谦不觉一抖,很快就没了兴趣。
“胡老板,这是到哪儿啊!山里会有什么好物件?”
在副驾坐的昏昏欲睡的胡老头,含糊地说:“听说是在一个小山村里,放心吧!这罗成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先睡一会。佳一好好开车。”
见胡老头没有聊天的劲头,赵之谦不由闭上眼睛,身体随着车辆摇摆,很快进入梦乡。
一阵冷风吹来,赵之谦猛地醒了过来,四下一看,车还在动着,老高一侧的车窗开着,正想质问,老高开口了:“马上要到了,胡老板说的,我想先开窗让你适应一下,否则外面寒风一袭,会得病的。”
想不到老高有这么细腻的一面,赵之谦的火一下没了,也不好表达什么,转过头看向外面,前面已经出现了村庄的轮廓,想必就是那儿了。
赵之谦远眺前方的景象,很显然这里的建筑风格已经和邻省的有些交汇,山包间出现了窑洞,不过都有些破败,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伫立在平地的瓦房,烟囱冒着青烟,透着生机,不过都很简易,这儿会有值得一掏的老宅?
一会就进入了村庄,见到罗成的车停在路边,便靠了过去,车刚停稳,罗成便从车里出来,笑吟吟地问:
“路不太好走,怎么样?没有晕车吧!”
赵之谦一行四人从车里下来,个个伸腰蹬腿,一边和罗成打着招呼,一边四处观看,这应该是村庄的活动中心,路在这里变宽了,左侧一大片空地,一棵大树孤零零地伫立在中央,掉光叶子的枝丫在寒风中颤抖,让人看着也不由紧紧衣服,树根处用条石围了一圈,几个男人坐在哪儿,叼着烟,拢着手,用探询的目光看了过来。
罗成紧了紧大衣,给几人递上烟,哈了一口气,说:“走吧!这鬼天气,恐怕要下雪了,赶紧办完,否则下雪后,这路可就不好走了。”
说完搂住一旁下车的刘美女,向空地一侧的一条小路走去,赵之谦点上烟叼着,跟了上去,看了一旁衣服穿得单薄的老高,问道:
“高叔,还耐得住吧!要不你在车里等,把暖气开了,会好一点,没想到这里的气温这么低!”
“没事!我也想四处看看。”
跟着罗成在村庄里走了一会,身体暖和起来,赵之谦和罗成聊了几句,知道这叫小河村,已经挨近陕省了,难怪这么冷。这村庄看着不大,可在里面走了一会,居然没出村,不过很明显,这村庄很是贫苦,基本都是低矮的土垒房,已到做午饭的时候,炊烟弥漫,如果在村庄旁边的山包上看下来,想必也是一派宁静的生活场景,可是走在其中,却被呛得呼吸不畅。现实生活中,美景都是由不生活在此地的人描写的。
走出了村庄,罗成似乎知道后面几人的疑问,手指前面的小山包,说:
“就在那窑洞里,上次我来看,本想便宜就干脆买下,可这老头居然要的价比我卖出去的价还高,还说只是电视上价格的一半,这电视再继续放什么鉴宝节目,那我们也就别做这行了,哈哈,几个所谓专家,胡言乱语一番,把这些老百姓搞得,是个老物件都是几十万的宝贝。这次打电话来,说是儿子逼着要去县城买房,才想卖,否则老头估计都不会卖那几件宝贝。”
胡老头一听,冷得缩成一团的身体直了直,走上前和赵之谦并排,拍了他一下,微笑着点了点头。赵之谦当然知道什么意思,就是肯定有好货,县城里买房,怎么着都得十多万吧,到时别自家抬价。不由得笑了笑,让胡老头放心,其实赵之谦一直很奇怪,这胡老头、罗成怎么都认为自己很有钱,而且看这两天的交往,他们真的是把老高看成是自己的跟班,这也难怪,老高只听自己的话,又是一副高冷的样子。不过,赵之谦也懒得解释了。
看山跑死马!看着很近的窑洞,走了快一个小时,跨过一条干涸的河床,再爬了十多米的土台阶,几人来到一低矮的围墙边,在罗成敲着几块木板钉起的木门时,赵之谦感叹道:
“我终于知道为何叫小河村了,原来还真有一条河,不过现在没河了,不知又怎么称呼?哈哈!不过在这见到窑洞,真是稀奇,我还一直以为只有陕省有窑洞呢?”
“这你就少见多怪了,这叫沿沟靠崖式窑洞,河省还有几个很出名的窑洞,现在都是景点了!”王佳一到底是读过大学的人,平时都没机会展示,现在总算露了一手,边讲还边看刘美女,可惜人家紧靠着罗成,像没听见一样。
“吱”的一声,院门打开了,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矮个老头伸出头来,看了一眼,见是罗成,便侧身往里让,一双浑浊的小眼睛透过眼镜打量着经过他身旁的每一个人。
走进院子,首先入眼的就是正前方三孔窑洞的门帘和窗,还有就是窑洞上方土体一道一道补过的裂缝和掉落得七零八落的窑顶砖,就好像一张脸上的疤痕一般刺眼。院子很干净,一条土路连接着院门和窑洞,在院子角落,一棵柿子树,挂着几个暗红的小柿子,了无生机一如这灰败的窑洞。
老头也不多介绍,锁好院门,弓着腰越过正四处观看的众人,走到中央的窑洞口,掀开厚厚的棉帘,招呼大家进了窑洞。
赵之谦一进去,只觉一片黑暗,居然没开灯,适应了一下,接着窑洞门两侧的小窗透来的微光,大约地打量了一下,窑洞宽差不多三米,长度很长,光线都照不到尽头,一侧是一土炕,另一侧摆放着桌子、矮板凳,一边一道门,想来是和旁边的窑洞相连。
这地方会有好物件?赵之谦又疑惑起来。
“来!顺便坐,破朽的地方。水质差,也就不倒水给你们了。这老宅也就我这老头住得习惯,你们年轻人,跨进来都心慌吧!”
“哪里!”
“多好啊!进来就暖和了。”
几人纷纷搭话,这老头有些怨气,不过要卖自己的宝贝,估计没几个会有好心情。
“哦!灯都没开。”老头把灯打开,大家都轻嘘一口气,还好,有电接到家了,如果老头拿出一盏煤油灯出来,几人中恐怕会崩溃一两个,这是二十一世纪了,怎么还有这东西。
老头抬头看了一眼窑顶,然后说:
“是了,我拿东西来给你们看!”
转身走进旁边的窑洞,赵之谦几人也不客气,坐上了炕上,热呼呼的,不过老头走时往上看的一眼,让赵之谦也不由向上看,结果仰起头就没低下,引得其他几人都往上看。
只见窑顶赫然有一道裂缝,从窑洞口一直延伸到里面,宽度差不多五六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