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赶上剧场服务员栓门,一行人在说了一连串对不起之后,终于跌跌撞撞的摸到自己座位上安置下来。
来英国两年多了,翠西还是第一次开这个洋荤,她好奇的打量起四周,剧场不大,从前往后不过二十多排位子,舞台倒占了三分之一,比起中国近年来新建的各种奇形怪状的摩登豪华大剧院来,她觉得这种比例更接近传统的京剧场子。
不过令她叹为观止的还是这里的装潢――舞台用的是漆黑发亮的阔木地板,上面立着四根巨大的台柱,台柱上栩栩如生的雕刻着各式各样的浪花和鱼群,碧绿的底子衬着漆金镂空半镂空的雕花,更显出图案的纷繁、精致与流畅,不禁让翠西联想到“金碧辉煌”的这个成语,嘿,金和碧配在一起,果然气势辉煌,难不成咱们老祖宗和老外们还有着相同的审美观?
舞台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墨绿色丝绒幕布分别垂在两边,看得出其质地十分厚实柔软,每块幕布的上端都罩着相同材质的圆弧形皱褶帘罩,并且在边缘镶上了长长的金色流苏,与台柱的配色相呼应。
最最吸引眼球的要数那些缀在剧场巨大圆弧形墙壁上的包厢,一排六个,从上到下足足三层,一个个半悬在空中,同样的碧绿漆金雕花装饰,包厢正身上的古罗马式人头木雕技艺十分精湛,连头发丝都清清楚楚。包厢的外形也很特别,优美的圆弧形曲线一直延伸到底部,翠西仔细一看,竟是一艘艘起锚远航的帆船!类似这样装潢的剧场,她好像只在茜茜公主一类的电影里见过。
两三分钟之后,剧场内的顶灯熄灭,人们立刻停止了交谈,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麦琪的余光告诉她,坐在右手的翠西还在左顾右盼的欣赏着包厢上的雕花,便悄悄说道:“好看吧?这个剧场是维多利亚时代修建的,船头上的头像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皇波塞冬,大概是要显示大英帝国纵横四海的意思。一百多年前的装潢了,到现在仍旧保持着。”
翠西听了不由得点点头:“日不落帝国时代留下的东西啊,怪不得这么华丽丽的感觉。”
“啪!”连台上仅有的两盏灯也灭了,大家顿时陷入一边黑暗之中,全场鸦雀无声,好一会儿也不见动静。
翠西想着不知这本戏讲的是什么故事,要这样神神鬼鬼的,都怪自己今天白天尽想着和约瑟夫道别的事了,没顾得上看麦琪通过E-mail发给她的剧情简介。正后悔着,突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阵白雾,并且越来越浓,渐渐地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翠西知道这是很普通的干冰造雾的噱头,国内那些无聊的综艺晚会经常会在歌手唱抒情歌曲的时候放一点出来烘托烘托气氛,不知怎么这英国剧不拿到舞台上放,却放到观众席上来了,到是头一遭遇着。
迷茫中,隐隐约约听到一串铃声,慢一步听到伴着的马蹄声,又慢一步透过白雾看到前方亮起一盏微弱的黄色灯光……伴随着铃声和马蹄声的渐渐加强,那盏灯光也越来越亮,此时白雾淡去,台上驶来一辆马车,主人公出现了!
翠西嘴角微微一翘――这个开场效果真不错,终于收起了东张西望的好奇心,全神贯注的看起戏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