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不容乐观
作者:九月活死人      更新:2019-10-20 04:32      字数:3512

不日,王浩一行近七万军民,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东莱郡,这种上任的阵势,着实震动了东莱郡,更是把郡治所黄县给吓得进入作战状态,他们还以为的黄巾军来袭,闹出了一番不小的麻烦。

王浩好不容易才驻入了黄县中郡府,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将所携军民暂住之地安排好。

黄县规模有限,因此王浩携来的那数万民众,都以营帐居住在城外,每个营帐都挤满了人。

王浩原本是想将这些百姓作为助力使用,可没想到这开始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着实让他头疼,若不是有郭嘉那超级大脑在,就凭王浩等人的能力,这方面的事恐怕还真应付不过来。

费劲处理完这些麻烦事,王浩又遭到了杀威棒,原本的满腔热血犹如遭到极寒温度,又被泼了一大盆冰水,凝固成冰,丝毫打不起精神。

原来这东莱郡,诸如太守之下的郡丞、郡都尉、长史、郡司马乃至文官的功曹、黄县县令等等大小文武官位,早已有人任职,而且还绝大多数都是在东莱已根深蒂固的世族、豪强中人所任。

郡府内部掌权官位,就单剩下个太守一职,名虽最高,并于原来的郡都尉,不仅能掌治民,还能治郡兵,备盗贼。

但实际具体事宜还是得交给手下去做,比如太守不在时,郡丞能替之掌治民,有一定的自主权力;郡都尉和长史也能掌郡兵马,名义上虽得听最高长官太守的命令,辅佐太守主管军事,但今时不同以往,东莱郡的郡都尉和长史,所掌兵马实是其私兵。

所以,来东莱郡当太守,没有自己的实力,那就是个摆设,有自己的实力,也处处受制,这如何不让王浩头疼?

东莱郡,共有四大世家大族,乃刘、李、秦、朱;另有三大新起豪强地主,乃赵、苏、熊三家。

其中刘家乃是纯正的汉室宗亲,资格最老,最为显贵,底子也最厚,郡丞一职,便是刘家人所任;长史一职,为李家人所担;郡司马又是秦家人担当;这三家都是世族,理论上应该比较好相处。

而几乎和郡丞地位相当,实质上仅次于太守的郡都尉,却让新起的豪强,熊家人所任,这一点就更让人头痛。

郡县其余大小官员,也都有这七大家族人穿插于其中,从另一种角度看,东莱郡其实已经被这七大家族瓜分了。

王浩作为太守,面临的压力巨大,若要实行那民主之治,更是举步维艰。

而王浩又不愿受制于这七大家族,不肯摧眉折腰来结交这些家族,将来恐怕少不了一场恶斗,而这些王浩已经有所预料了,故此才烦恼不堪。

不过,接下来几日,那七大家族待王浩倒也和善,先是邀请了黄县中大小官员以及他们七家的本家人,大摆筵席,说是为王浩接风洗尘,但酒过三巡之后,七大家族的人就搬来了两筐铜钱。

说了一大堆客套话,什么“王浩将军远来东莱郡理政,担任太守,奔波劳累,他们从旁辅佐,理应给些钱财,意思意思,以便帮助……”

说白了就是所谓的“孝敬钱”,也就是贿赂,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王浩既觉得恶心,却又有些心动,毕竟他们给的钱还真多呢!

不过,理智王浩还是有的,他要是收下了,那便是和他们一路的了,日后他们做事,就是是违法乱纪,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面对这许多钱财,王浩也有黑吃黑的打算,但顾忌七大家族实力不小,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着不论多少钱,通通拒收。

这一下可闹的七大家族人全部沉下脸了,一场丰盛的宴席,最后不免尴尬收场。

至于郡中的繁琐政事,王浩在后世没理过政,也不擅长打理这些东西,所以将其中大半,都交给郭嘉这“鬼才”打点了。

不得不说,郭嘉年纪虽轻,但确实是才华横溢,能力超人,数日下来,将郡府中大小公务、文案,条条框框,无分毫差错,打理的井井有条,连那郡丞都吃惊不小。

初始张飞、典韦等人对郭嘉还一直抱有些轻视,觉得他年纪太小,能力终究有限;虽然王浩总说郭嘉军事才能当世一流,但他们几个做实有些不相信,直到这几日亲眼看到郭嘉将郡府上下政务打理的这般好,他们才深信不疑,佩服万分,见面时竟以先生尊称郭嘉这十四岁出头的少年。

赵云虽有理政的能力,但对于如今的他来说,要他处理这许多事务也是为难,比较人需要学习,经验需要积累,此时的赵云,也不过是一介武夫尔!

“主公,你当真要行这种做法么?如此可是太得罪人了,那几大世家豪强,势力不小啊!还望主公三思而行。”

这日夜晚,郡府之中,郭嘉谨慎地问向王浩。

王浩微笑了笑,言道:“得罪人又怎么样?对于遵守法纪的富贵人家来说根本不算事,这只是针对那些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豪强或世族罢了;我既然身为一郡太守,那自当要依法而治,他们这些豪强世族,只要不违背法纪,再怎么玩,再奢侈浪费,能也不关我事。”

几番考虑之后,王浩最终决定效仿历史上曹操任济南相时的做法,大力整治一番。

东莱郡治下有县十余个,无论是郡治所黄县还是其余县城,官员长吏要么依附于当地世族、豪强,要么干脆就是当地世族、豪强之本家人,贪赃枉法,可谓无所顾忌,不好好整治一番那还得了。

这是他王浩理想的起点,汉末乱世之中的第一个真正的立足点,所以为了未来,他的优柔寡断也暂时抛弃,必须得敢做冒险的决定。

王浩,需要东莱郡变成他真正的属地。

所以,王浩准备立严法而治,让那些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世族、豪强长长教训。

不管你是世家公子还是地痞流氓,要违法瞎闹事,若是官员,直接罢免官位;若是百姓,罪魁祸首轻则杖责,重则充军。

要是不满,在自己没道理、作恶在先的情况下挑动宗族联合闹事,直接以重兵镇压!王浩为人虽然较老实,优柔寡断,可是他并不是迂腐,连心都怯弱,他也是嫉恶如仇的。

更别说如今他有了实力,并不虚那些世族、豪强,所以对于这些扰乱治安者,他绝不会手软。

“好吧!主公我听你的,只是,咱们这么一来,恐怕难以避免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也罢!主公让嘉有了用武之地,有知遇之恩,那嘉定然鼎力相助。”郭嘉轻叹了口气,信誓旦旦,但神色仍然有些忧虑,“那……主公,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又怎生处理?”

“受贿超过一两银子,直接罢免官职;让百姓推举有才之人,不论出身,对于道德要求,也可适当放松一些,总之是人才,能遵守律法就行。”王浩毫不犹豫的喝道。

“真也太铁血了吧?”郭嘉轻笑了笑,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世道,要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对道德高尚,忠义正直之人,那理当以礼相待;反之对付违法乱纪、作恶多端之人,自然要铁血,要不然何以平民愤?奉孝,你只管照着办。”王浩见到郭嘉这副丧气样,多少也有些不高兴了。

“好吧!嘉领命。”郭嘉想叹口气,顿一顿,终于放弃了,只在心里默默念叨:“但愿安然无恙……”

次日,王浩这看似为了治安,实则针对豪强、世族的律法便随郭嘉起草主导,出了台,不过数日,黄县内十几个往日里胡作非为地头蛇就被抓起来“劳动改造”了。

还有黄县内的郡县官员,被罢免了几十个,这些都是受贿胆大的,抓证据也容易……

这套治理律法很快散播到东莱郡所治的十三个县,东莱举郡上下无不震动,各县被罢免的贪官污吏不到一月就达到一百个,躲避逃窜的地痞流氓不计其数……

而王浩这一系列的举动,那些世族、豪强似乎无多强烈的反对,即便有些他们的本家人被抓,这七大家族也都默不作声,更没有人联系过王浩。

有了开头的拒绝,他们也放弃了贿赂王浩的打算。

一时间,东莱郡似乎变得一郡清平,但总让人觉得不舒服,实在清静地有些可怕。

不过,虽然治安上来了,贪腐也被大大打击,但这最近一段时间,王浩郡府之中,一到晚上,也总有些莫名其妙,不知从何而来的动静。

一日深夜,王浩正独坐于郡府大堂之中,在策划自己理想中的治理蓝图,忽闻户外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

“这声音,似乎不是猫和老鼠,莫非是哪里来的宵小之辈?不甘受制于法,来这耍什么小动作?”

王浩微微一笑,他专心致志在策划理想蓝图,对外界的细小动静,浑然不管;虽是不是似乎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在府内经过,但他也没有多在意,虽是郡府,但除了有人居住之外,野猫、老鼠也有,有些动静并不稀奇。

而且他也知道,很多地痞流氓对他这严法有嫉恨,但并不敢怎样,只会耍些小手段,一群乌合之众,能成什么事?

悄然不觉间,时间慢慢流逝,到了后半夜。

渐渐地,王浩觉得浑身酸麻,有些不舒服。

他当是坐的久了,正欲起身活动,但一起之下,竟用不上半点力气,王浩有些心惊,觉得情况有些不对,第六感涌入脑海……

王浩想张嘴呼叫,但张开了嘴,竟没有半点力气,叫喊不出,似乎脑袋也不太灵光了,变得浑浑噩噩,犹如半梦半醒;身体也越来越觉得酸麻无力。

他感到有些头晕,只觉得眼皮子也渐渐变得沉重,不多时,王浩只觉眼前突然一亮,随即便天昏地黑,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