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长宁。
自东京城启程一个时辰后,扈从来报前方江面浮冰众多楼船难以通过,帝俊随即与扈从同至前庭眺望。只见前方百里处无数大小冰山漂浮于水面,其小者高三丈,大者竟达三十丈,冰山之上又有风雪交加之景。
一刻之后楼船停泊于冰山前众人才得以详观异象。近前便见无数冰山借着水势自长江上游奔流而下,途中冰山与冰山猛烈相撞而飞出大片冰屑,低沉的声响又伴冰屑同起,冰山碎裂后随之化为冰块纷纷坠落至水中并激起滔滔巨浪;浪头自水面应声而起,待至其无力上升之时又猛然扑向江面并带起漫天水汽,水汽飘浮至空中借风势并助长雪势,霎时强风,暴雨,飞雪齐齐笼罩江面。
此间种种景象又仿佛受到指挥般竟至楼船前便戛然而止。若以东京港向西千里处江面为界线,水面之上其一头为风雪交加之景,另一头竟为风平浪静之象。
此时望舒听闻江面异象,便披散着头发自前殿内寻出眺望,姮娥领着四名端着案几的侍女追在身后。
“殿下,怎可如此失礼。”
“不打紧。”
望舒站至帝俊身右后又回头向着姮娥俏皮一笑,姮娥随即自案几中拿起绸巾立于望舒身后为其擦拭头发。
“这景致颇为有趣。”
帝俊身旁四名扈从见望舒匆忙跑出,脸上与头发尚有些水汽,随之转身目光紧盯前方。
“风元,你四人且去命饶肥上前开道。”
“是。”
说话四人皆为中年样貌,身着蓝色长袍。四人均为东京城巫院之巫其最年长者亦不过百岁,兄弟几人身家颇为清白其祖祖辈辈皆居东京城,大司命特赐姓名为风元,风亨,风利,风贞。因此帝俊遂将四人引为扈从。
“有何趣味?”
“此地距东京一千里而冰山丛聚于此恰好阻隔运船往东京之途,如此恰当好处之距离真是令人颇感好奇。”
帝俊见望舒装出一副执法官员调查疑案的模样不由得一笑。
“不知这浮冰之事,月姬殿下有何高见?我亦甚是好奇。”
“想必是你太不受待见,有人想教训教训你。”
“可我自认并无小人之行,为何又不受待见?”
“你知道原因,何必装作不知。”
“我虽有揣摩不受待见之因,但此事过于敏感以致无人正面回应此事。不如我们核对一下答案,如此亦好解我心中疑惑。”
“此事既敏感,那我又何必回答,我亦不想让姐姐以为我又妄生事端。”
“未至东京时你姐姐便已先行为你说情,想必其亦以为你至东京则必生事端,如此看来即便造生事端亦不过符合你姐姐的期望。”
望舒听罢不禁失笑,随即轻抬左足踢了帝俊一脚。
“你这是诡辩。”
“身份决定言行,不得以而已。”
望舒心中亦知不论贵贱之人皆有不得自主之事,抬头又见帝俊神色淡然的注视前方遂不再打趣。
“自天庭治世以降诸神便已共立十二宫以统御天下,但自天庭建立之初便只有十一人得以入主九重天。天庭十二宫内其火德宫为太一殿下兼掌,火君之位诸神想必窥视已久,如此看来你想必是被人引为对手。”
“未曾想连你亦是如此见解。”
“答案可有对上?”
帝俊听见望舒亦是如此看法,不禁想到自己出世之时大兄留于汤谷之信,看来火德宫之位为大兄特意为自己所占据;即便大兄未有此意,诸神亦怀此成见已久,况且如今又已非独身一人早已无退避之余地。
“所见略同。”
“你准备如何应对?如你相求,我亦可相助。”
帝俊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望舒。
“我亦可持三尺剑。”
此时姮娥已为望舒簪上最后一根玉钗,又蹲下身为其抚平裙子并整了整腰封,起身便向着帝俊与望舒躬身万福,随后便领着侍女离去。
“姮娥告退。”
帝俊微微颔首并目送姮娥离去。
“你在看什么!”
“自然是看美人。”
“原来你也是个好色之徒。”
“好色之徒?如此说来我在你心中却与常人不同竟无好色之象。”
望舒脸色有些微红,随即又轻声抗议。
“厚颜无耻。”
“世间美色万种,有喜美人者,有喜美景者,有喜美德者,人人皆喜美色,这又有何无耻之处。”
望舒瞥了帝俊一眼,随后目视前方吐出几字。
“巧言令色。”
随着一阵轻微颤动长宁便开始缓缓后退,随后饶肥所乘楼船随即上前向冰山而去。随着楼船突入风雪之域其楼内鬼车神像随之散发出阵阵元气波动,使得以楼船为中心将水面震出圈圈波纹;伴随波纹扩散,楼船周围方圆百丈之地随之风雪平息,冰山接近楼船百丈时仿佛有人操控般竟向左右退避。
随即风乾指挥长宁跟随于饶肥楼船之后,两舟便以一前一后之阵形于冰山内航行。伴随航迹划破冰山丛林风雪亦随之停息,待到楼船行远之时风雪与冰山又再度抹平一切人迹。
主甲板上侍从皆立于边缘观望此等奇异之景,众人见楼船安然通过江面便皆释然,随即又与左右之人谈论着外围壮丽景致。帝俊俯视下方而见众人之情,思绪却愈发沉重,沉思之际又听望舒指着船首发问。
“船头凤首内是何房间?”
帝俊顺着望舒所指方向看去,只见船首处有一间凤首形状的房间。
长宁整体设计为凤凰形。自船首最前端延伸出一座两丈长悬空通道,通道前方便是凤首形式向导室。左右舷中部各有一座收放式接舷桥,不用时收拢贴合于左右舷,使用时可抬起并平齐主甲板。船尾部有九座一丈宽圆形望台,其以十丈长悬空通道相连,可向上抬起或向下放至水面。如此向导室模仿凤首,接舷桥模仿凤翼,尾部望台模仿凤凰九尾之尾翎,以致整体亦有几分凤凰之神韵。
“其名向导室,为控制楼船行进方向之处。”
“我去那里看看。”
“我随你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