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作者:似水柔儿      更新:2019-10-11 10:25      字数:2586

一名小宫女跑进来,见了我,慌忙下跪。“太医呢?”看她身后无人,我火冒三丈。她结结巴巴道:“回娘娘……奴婢……奴婢已经去请了两次,可是,太医让兰妃宫里的人留着,奴婢不敢擅闯。”

“什么?”我只觉气血上涌,一时间怒气填胸,实在忍不住教训:“怕什么?闯!有什么比太子储君更重要?本宫还是正宫王后,要怕,也等本宫死了再说!”

秋娘忙上来打岔:“娘娘,言重了。”人多口杂,她环顾示意。随即厉声:“该死的丫头,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我不放心,道:“秋娘,还是你去一趟。”

秋娘称应。

“辰儿发烧,是什么时候的事?”

奶娘道:“午饭后开始。”她跪下,诚惶诚恐:“请娘娘降罪,都是奴婢大意了!若是早点警觉……”

“算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你出过水痘吧?”她点头。“如此甚好!即刻起,整个大殿许进不许出。你负责查问所有宫人,凡是未出过水痘之人,一律安排到别苑软禁,没有本宫的命令,谁也不许踏出一步。违令者,杖毙!”

这是她第一次见我疾言厉色,不怒而威的气势吓到了她,她颤抖着:“是,奴婢这就去办。”

我又叫住她:“辰儿身边的人,仔细查查,如发现有异,立刻来报。”她再次领命。

奶娘离开,我又朝小痘子道:“仔细宫中的一举一动,找几个手脚利落而又不惧水痘的宫人过来。”

“娘娘,您怀疑……”

我摆摆手,“一切皆有可能!”水痘易传染,此事即使不是人为,也会被有心人所利用。

太医来了,身后跟着三王子。多日不见,他清瘦了许多。我睨他一眼,带着堵气情绪:“臣妾母子真是罪该万死,竟然惊动了陛下。”旋即回头,对太医:“太医,您快请。辰儿发烧,浑身起痘,您快想想办法。”

太医望一眼辰儿:“娘娘莫急,请先将殿下平放。”

我点点头,一脸紧张。

三王子亦是一脸焦急:“辰儿如何?”

我怨他心狠,对他并不搭理。

诊治半晌,太医道:“这是水痘,太子殿下年纪小,痊愈希望很大。陛下与娘娘不必过于忧心。”顿了顿,“只是,没出过此痘之人,不能在此呆了。”

我心宽少许,老实交待:“本宫原也猜到了几分,已将这里的宫人集中到了别苑,万不会让大家将此疾扩散出去。接下来要如何治,还请太医明示才好。”

太医眼中赞赏,抚须道:“首先,太子殿下所用之物一律不能再用。要用,必须沸水去毒。下官开方,让人煎药,按时让殿下服下。”

“还有呢?”

“殿下身边,日夜不能离人。重要的是,得为殿下降温,不能让体温再高了。不然,容易烧坏脑子。”

我连连点头,用心记下。

“陛下,您是万金之体,还是避避吧。”太医犹豫开口。

三王子顿怒,“王儿生病,寡人怎能无动于衷?不行!寡人要陪王儿!”

我冷笑,一阵不见,已是“寡人”。既已成“寡”,何不索性以江山为重?心中五味繁杂:“陛下,您明日还得上朝,您不怕染疾,也该为那些为国为民的王公大臣想想。”

“王后娘娘说得对,陛下,请以大局为重。”

三王子瞪我,深邃的眼神沉痛而复杂;蓦然间,我顿有身心疲惫的无力感。

“慧明,我们谈谈。”

我咬唇:“好。”

隔阂一旦产生,总会在无息间造成距离。

两人相望,脉脉不知言何语。

“禁足令,一开始是因为生气,后来则是迫不得已!”

我抬头,极目远眺天边白云,声音缥缈:“陛下,你可还记得臣妾说过的话?臣妾想要的,是一个全心全意的丈夫。”无视他的愧色,我继续道:“臣妾曾说过,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陛下没忘吧?”

“我没忘!”他接,声音透着急切。

苦苦一笑,我摇头:“不,你忘了!”我的语气哀怨起来:“陛下没有像以往那样相信臣妾的忠心。你怀疑了,甚至,害怕了……所以,你选择了逃避,逃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我……”

“别急着否认!”我侧身,神情专注:“臣妾的势力有多大,从未想过瞒你。你若问,我必答。身为一国之母,太子亲娘,这世上,除了你和他,我还能为谁?你我相识这么久,你见我贪恋过权势?还是我有过不臣之心?”

“慧明……”

晶莹的泪珠成串而滑,我哽咽:“你伤我心了。”所谓刚柔并用,不外乎如此。

终于不再坚持,叹息一声,三王子靠过来,“对不起!”他轻道。

我抬起泪眼:“我们回得去吗?”

“回得去!回得去!当然回得去!”他道,一叠连声。

跌进熟悉的怀抱,却没有以往的心安。我蓄泪望天,心中既喜悦又忧愁。这个人,不再是唯一。摔碎的水晶,黏得再好,也不完美。更何况,我们之间,横亘了太多。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对母亲来说,子女才是。我终于体会到母妃的心情,她是心甘情愿为我而死……

辰儿这次出痘,三天之后才见好转。太医院的太医十有八九候在左右,宫中人抬高踩底,对我们有求必应。

事情查出眉目,辰儿之痘是由人诱发,是个小宫女,事发的第二天,莫名死了。我心寒如冰,心中的某个念头再次坚定。

“娘娘……”

“得了什么新消息吗?说吧。”

秋娘欲言又止,我疑惑,奶娘见机识趣,连忙将辰儿抱进内殿。

“市井间有不少流言,大多不利于娘娘清誉。”

“嗯。”

没想到我反应如此平淡,秋娘的胆子大了些,“事情是这样,有关西罗国长公主,也就是……南风王妃被处死的原因,现在众说纷纭,四处谣传……说……说……”

“说她红杏出墙,所以才招已故南风王的嫌弃,落得赐死的下场。本宫猜得可对?”

秋娘惊讶:“娘娘,您如何得知?难道?”与我目光一撞,她立刻垂头,“奴婢该死!”

我冷声解释:“母妃当日招人毒害,南风王后为搪塞众悠之口,用的,就是本宫刚才的说词。本宫不过随口一猜,竟准了。如此,本宫倒知道谣言背后,都有些什么人。”若不是有人栽赃嫁祸,主使之人便是南风王后或良妃无疑。

天朝永五年九月一日,三王子解了禁足令。

当然,事情如此顺利,是发生在秋娘为太后送“经书”之后。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恭贺娘娘重获圣宠。”

“都起吧。”秋娘将手中的红包一个个递出,口中道:“这是娘娘赏赐,得了彩头,以后服侍主子,要更加用心。”

众人情绪高涨,一个个笑应:“是!”

殿内五十六人,秋娘手中的红包只有四十九个。

“知道为什么没你们吗?”秋娘在几人前站定。

剩下的宫女太监战战兢兢,一个个跪下磕头:“娘娘饶命,娘娘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