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清知道,其实自己最好的藏身地点在邺城,只是她不想回去,而且自己身上的伤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能完全康复。
再说,这个小山村山清水秀,山不甚高,树木葱茏,走兽虽多却不凶猛,山脚下一条小溪汇入怒江,溪水清澈甘甜。实在称得上是“山明水秀”。
山民也很淳朴,知道她是落难之人,都对她伸出了援手,帮着她造了木墙草顶的房子,开垦了一亩山地,告诉她如何在山上寻找能够果腹的东西。
沐雪经过伪装之后,是个其貌不扬的粗壮女子,跟着人“学会”了制作简易弓箭和其他狩猎工具,第一次跟人进山便猎得了不少的猎物。
也因此,她极受山民喜欢。
山民们勤劳朴实,靠着自己的双手吃饭,最喜欢的就是身体强壮能干的女人,对于那些娇柔婉转德才兼备的女子,他们反而欣赏不来。
所以萧云清现在这个看上去粗粗笨笨的样子,反而让他们觉得这姑娘又好看,又是个持家的好手。
所以她只是住了十几天,便陆陆续续有小伙子上门来示好。
萧云清哭笑不得。
她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故意扮丑了,还是这样魅力挡不住。
这些小伙子的表达心意的方式也很直接,不是帮着萧云清收拾院子就是帮着她提水、做饭,要么就是打猎的时候一起同行。
他们也不会什么花言巧语,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自己心仪的姑娘,他们是靠得住的。
萧云清在死亡城多年,见惯了那些狡诈阴险的人,乍一遇到这样纯洁的如同白纸一样的山民们,还真有些无所适从。
在这些小伙子日渐热切的目光中,她败下阵来,只得委婉跟人家说,家里人都死光了,她得给家人守孝,三年内是不准备考虑婚事的,至于三年后,她都不知道自己会落在何处,也就不多想了。
她虽然找到了这样的借口,可这也不足以成为浇灭小伙子们热情的冷水,围着她转的小伙子只比之前多,不比之前少。
萧云清也是无奈了。
只是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好先这样了。
不过,这些小伙子做事也很有分寸,并不会对她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如此这般,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凉爽,中秋佳节到了。
萧云清这些年来从未过过什么节日,对于她来说,每一日好像都是清明,提醒着她父母坟前已经荒草丛生,她却还没能报仇。
如今好了,大仇得报,她一身轻松,可以开心过节了。
离开邺城的时候,她身上只揣着几两散碎银子,到了山村之后,虽然日子清贫,却也没有拿出来用过,因为这里的山民根本就没有见过银子。
她不想让自己变得特殊。
所以日常所用到的柴米油盐,都是用自己的猎物和山上采集的一些野果、根茎换来的。
她的房子在村子边上,西面有一户姓唐的邻居,东面就没有人家了。
唐家只有老夫妻两个,守着一儿一女,儿子唐三已经二十六岁了,还没有娶亲,女儿唐小花是老来女,只有十三岁。
唐三之所以排行第三,是因为上头还有两个哥哥,早年都因病去世了,也没能留下后代,嫂子们全都走主儿改嫁了。
唐三也是萧云清众多追求者中的一个,尽管唐家日子也不宽裕,可唐三还是时不时就给萧云清送饭。
唐小花性格爽利,对于唐三想让萧云清给自己做嫂子的事情是双手赞成的,和萧云清相处的时候也十分愉快,若是自家哥哥出师不利,她便会亲自出马,生拉硬拽,让萧云清去他们家吃饭。
萧云清用的化名是萧沐。
乡下人也不识字,名字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区分彼此的一个代号,所以根本就不理论,萧云清的名字听起来像是个男人的名字。
唐三近水楼台,村里其他的小伙子却也不能让他占尽了便宜,所以便商量着让萧云清轮流去他们家中吃饭。
因为吧,萧云清的厨艺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也只是勉强可以入口而已,有时候煮的饭甚至是夹生的。
萧云清盛情难却,便轮流在村民们家中吃饭,不过她也不占人便宜,不管是去谁家吃饭都不空着手,有时候带过去一只野兔,有时候端上半碗菜油,又或者提上二斤糙米等等。
细算下来,还是管饭的人家占了便宜,因为在同样出力气的村民当中,萧云清的饭量算是小的。
如此一来,家家户户都开始称赞萧云清厚道,这样的人即便是外来户,也受不到半点排斥。
但也不是说萧云清就是个人见人爱的,最起码村里的姑娘们就有些不待见她,毕竟这个凭空出现的人一来到村子里,就把适龄小伙子的目光都给吸引走了,她们可都是恨嫁的年纪啊!
好在萧云清和她们很少打交道,对于她们的无理取闹也只是一笑置之,跟蓝可心那样心眼儿比蜂窝还多的人比起来,这些村姑简直太厚道了!
八月十五,阖家团圆,萧云清只有一个人,唐小花就准备把她拉到自己家里一起过节,如此一来,村里其他的小伙子们就不干了。
几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撸胳膊挽袖子打起来。
最后萧云清无奈劝架:“大家伙儿都别争了,咱们不如就在唐大伯家后面的空地上生一堆火,一块儿过节算了,谁有什么好吃的,都搬过来,大家一起吃。我自个儿出一头獐子!二斤柿子!”
她的提议小伙子们自然是接受的,纷纷回家拿了东西,过来围着火堆说说笑笑一起过节,还有人找了晚熟的玉米过来烤玉米,挖了地里的番薯烤着吃。
香味儿飘散开来,原本在家里过节的人们都被吸引了过来,尤其是那些小孩子们,纷纷跑过来凑热闹。
家里大人也觉得人多了更热闹,更有过节的气氛,所以也都带着东西过来了。
一堆火变成了好几堆,还有人拿出了家中自酿的浊酒。
三杯两盏进肚之后,气氛更加活络,还有人主动对起了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