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青正要到井上去看看,隔壁家的伯妈过来,跟她借升子,她便错过了时间,等伯妈一走,她出了门时,就看到陈原抬了一担水回来了。
时间尚早,朝阳初升,温暖的光圈在他身上、水桶里跳跃,有那么一瞬间,卢青觉得,有陈原这样一个男朋友,真好。
她很快将脸别开到一边,不敢再看抬水走来的陈原,怕他知道自己刚才在想什么,她感到了无以言语的羞耻。
“我给你抬水,你看到我来了,却还站在这里发呆?”走到她身边时,陈原好笑地问道。“难道因为你根本就看不见我这么大个人?”
他后面句话,纯粹是在取笑她了,卢青不觉得恼,只觉得羞。
“你赶紧将水倒入缸子里吧,这样站着你不累吗?”
陈原闷笑一声,抬着水进了厨房,水桶搁在地上,他一桶一桶地拎起来,倒进缸子里面。农家的缸子都很大,至少要抬个五六担水才能囤满一个缸子。
“不用再去抬水了,这两回抬的水已经够早上我们家用了,等下午了我再去抬,你先休息吧。”卢青此时的心情,实在是无以言说。她也见过别寨的男人为寨子上的人家抬过水,但那是因为这个男人,有心要娶人家的女儿。
陈原这样帮她,容易被寨子上的人误会。他不是这边的人,他不懂,可她从小在枫香寨长大,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得不阻止他。
“你这样不断地拒绝我去抬水,是因为你们这边有什么禁忌吗?”
“没有啊。”
“既然没有,那我就走了。”陈原抬着水桶,再次到井上去。卢青追了两步,便停了下来,怔怔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那种慌乱中又带点甜蜜的感觉,齐刷刷地涌上来,致使她不敢在门口站太久,急急回了屋里,生火准备煮午饭。
最终,陈原坚持给她家里的水缸抬满了水,卢青已经将茶水煮好了,拿着个大碗盛给他喝,他额头上、胸膛上全是汗水,白皙的脸上透着一抹红晕。
卢青的目光从他脸上掠过,心想,他到仁等村都两个月了,皮肤依旧和刚来时候差不多,没有太大变化。
“你去抬水的时候,有遇到我们寨子上的人吗?他们有没有说什么?”
“遇到的人很少,就问我是不是在帮你抬水。还遇到了不少割草回来的大人,你爸妈也去割草了吗?”
“嗯,我爸爸去了。我妈和我哥在薅秧。因为下午要全家去薅秧,没法放牛了,就只能割草回来给牛吃。”
陈原点头,表示知道了,他抬手抹了一把汗湿的头发,就听卢青说:“等会儿你在我们家吃午饭吧,你今早帮了我大忙。”
说这话时,卢青也不知道是怕他答应,还是怕他不答应。她往火笼里添加了一把柴禾,趁他还没回答,她便又道:“这就快端午节了,过几天你来我家过端午吧?也感受一下我们布依族的端午节气啊。”
说完,她又后悔了。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呀,先是留他吃午饭,又是让他来家里过端午节,他会不会误会什么?
“布依族的端午节,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或许别处有,但我们这里,就是包粽粑、吃顿好吃的,这样。”
“……”
“哦,对了,我们这边有两个端午节,分别称为大小端午,过几天要过的是小端午,大端午是在小端午的十天之后。”
陈原来兴趣了,“大小端午有什么区别吗?”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啊,都是包粽粑,吃顿丰盛的。如果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大端午包的粽粑比较多,吃的饭菜也更加丰盛。小端午的时候,好多学校都还没有放假,放假之后,刚好可以在家里过大端午。”
“这么说来,大小端午倒像是为学生们设置的。”
卢青对此话,不置可否:“那你要来我家过端午吗?还是谁家学生家长已经邀请你啦?”
“没有。就算有,我也该来你家过端午才是啊。”
陈原想要表达的是,他去学生家过端午节不合适,要来也是来同事卢青家里过。但是听在卢青的耳朵里,却成了另外一番味道,她的脸迅速地烫了起来。
“到那天,你过来我家吃粽粑吧。”卢青低头往火笼里加木柴,小声说道。
“我不能过来包粽粑吗?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包过粽粑。”
“你要不嫌烦,你可以来呀,就怕你包了三五个,就完全没兴趣了。”
陈原只是笑着,不说话。
堂屋传来了脚步声,卢青脸色一赧,“应该是我爸回来了,一般都是十点钟左右,他割了一挑草回来。”
陈原说:“那我去给伯爷打盆水,让他洗脸。”
“我去吧。”卢青连忙抢过脸盆,进去打水,端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陈原在跟自己的爸爸打招呼。
在仁等村,陈原已经不是陌生人了,他经常走访学生家里,各个寨子的父母也都知道他,卢青的父亲自然也不例外。寨子上的人们,虽然不重视教育,但对文化人却格外的尊敬,现在卢青爸爸就很尊敬陈原。洗了脸之后,就对陈原问这问那的,比如他爸妈是做什么的,来仁等村这边教书是不是很辛苦之类的,陈原都有客气回答。
中午的菜,卢青弄了个凉拌豇豆,然后煮了个嫩瓜,再放两个西红柿,便可以吃饭了,这季节地里真的没什么可以吃的,像这样的吃法,在他们家倒是挺正常的,只不过因为有陈原在,就显得寒酸了,主要是卢青觉得寒酸。
转眼便到了端午前一天,粽粑要提前一天包的,明天好过节,所以六月二十一号这天早上,卢青妈妈就热水将粽粑叶给泡了,吃了午饭就准备包粽粑。家里包粽粑总是包很多很多,很大一盆米,一般要包到快晚上才能包完。
“陈原老师回遵义去过节吗?”
“不回,我还想过端午节的时候,让他来我们家里吃饭,他是外地人,想感受一下我们这边的节日气氛。”
“那你去把他喊过来嘛,今天星期天,他一个人待在学校里,也是没事情可以做的。”
卢青本来想的是,明天晚上直接喊他过来吃晚饭就好了,但她转而想起,之前他说想要体会一下包粽粑的感受,便起身去学校喊他了。
今天是个阴天,她到的时候,见他坐在乒乓球桌上,旁边放着一本书,书页被风吹动,但他没管,径自看着别处发呆。
卢青抿嘴笑了一下,这个时候的他,看起来还真像是文艺青年呢。
她走过去的时候,他就看到她了,他连忙将书本拿起来,跳下乒乓球桌。
“你是不是来喊我去你家吃粽粑的?”城里叫粽子,但这边叫粽粑,陈原觉得自己得入乡随俗。
“你想得太美了吧?现在才刚开始包粽粑呢。你之前不是说,想要亲自包粽粑吗?所以我来喊你去帮忙啊。”
“那真是太好了,我正愁没事儿可做呢。”
“你不是在看书?看什么书呢?给我看看!”
卢青说着,就要去拿他的书,却见他一把将书藏在外套里头去了,笑着道:“是你不感兴趣的书,你还是不要看了。”
“我还没看呢,你怎么知道我不感兴趣?”
陈原立即转移话题:“不是说要去你家包粽粑吗?我去把书放下,就随你去,你等我两分钟。”
像是担心卢青会追上来,他进门之后,将门给锁了,这才松了口气,他低头看了眼手上的书本,上面赫然写着《我们仨》三个字,这是杨绛先生的书。
这样的书怎么就不适合卢青看了呢?很适合啊,那他为什么不愿意被她看到呢?陈原苦涩地笑了笑,大概因为这本书记录了杨绛先生女儿去世的原因吧?
他到底在怕什么?不过一本书而已,而且是本好书,他应该给卢青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