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那份邀请函也是不经念叨,刚才还在电话里吐槽它的杳无音讯,此刻终于出现在袁野的收桌上。
随之而来的是陈操之传过来的话,三天后,他和陈操之梁修武三员小将将随队前往省会武汉,参加蒲公英智力竞赛hub省分赛区比赛,前三名获胜团队于9月5日北上京城,有望角逐1984年第三届蒲公英智力竞赛全国大赛的冠军。
一想到比赛这么长时间,终于有机会进军北@京,三个人都是憋足了劲,想到省会去搏一把,那话怎么说的,万一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两位辅导老师说什么也要一路相随。
不过贺长安也掷下悲壮之语,假如陈操之三人在省级比赛中过关斩将,杀出重围,最终赢得进京参加全国大赛的名额,那么他们两个随队辅导老师的使命便宣告结束。
不是贺长安他们不想继续当这个辅导老师,实在是他们力不从心,当不下去了。当初接下辅导老师的任务,纯粹是放暑假闲着也是闲着,打发时间罢了,没想到后来居然转了正。
他们虽然忝为伏龙学院的老师,但作为三小的辅导员则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他们二人的本事也就陈咬金的三板斧,在江城赛区打打酱油,倒还游刃有余,再冒头去武汉指点指点,也勉为其难,将就了。
可是倘若三小大发神威,进军全国大赛,那他们真是江郎才尽,这个辅导老师也算当到头了,手中已然没有什么新东西,无法再教三小。
贺长安便想到,一旦三小进京,便请他的大学老师来辅导他们,力求帮助他们取得一个较好的名次。
看来,贺长安也是豁出去了,将自己的所有资源都拿了出来!
本来无论三小的参赛,还是贺长安的辅导,只当是大家见见世面,用过去大小运动会最见的那句说来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的口号是,重在参与。
大家就是抱着这样轻松的心态,步入演播大厅。谁都没有料到,结局亮瞎了所有人的狗眼,三小宛若吃了春药一般,一路勇猛冲锋,过五关斩六将,势如破竹地问鼎江城赛区,从而闯进了hub省赛区。
原来以为,撑死了在江城比赛中拿个优胜奖,就够大家乐呵半天的。
结果却是大出意外,袁野他们三人在比赛中大放光芒,一路高歌猛进,把江城赛区冠军奖杯收入囊中。
贺长安喜出望外,随之他的期望值也跟着陡然飙升上去,竟然狮子大开口,梦想着怎么去拿个全省冠军当当,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努力去做,却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这心态转变的太快了。
不过远行之前,还要将许多事情一一交待清楚。
师父那边齐码要打声招呼,以师父淡泊宁静的性子,倒也不会说什么。不过对于书法课业,老和尚抓的甚紧,叮咛再三,嘱咐他每天必须抽出两个小时临写,袁野的书法启蒙已经迟了近十年,赶是赶不上了,那就只能依赖于勤力去弥补,把那片短板补齐。
所以师父希望他的勤奋带来一些效果,等他从武汉归来,师父可是要查看作业的,若是偷懒,到时有他的好看,袁野当然恭谨答应。
何老也在一厢,自然免不了他的唠叨。
何老一直不喜他不安于现状、四处招摇的跳脱性子,又是写小说,又是参加比赛,还跟着家人一起开什么快餐店,性子过于散漫随意,心思不够专注凝一,完全不像是个能静心做事的人,为此训诫过多次,要他做一个不事张扬,沉熟稳重的谦谦君子。
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什么的太过拘束,素非袁野所喜。既然重活一辈子,他便想由着自己的性子去活一生,不想处处受限制,处处受管束,更不想处处看人脸色,为别人活着。他只想活的洒脱一些,自由一些。
这自然与陈老的严格要求差了十万八千里。
可袁野也实在没有办法,他不想改变。陈老对他报以殷切希望,自然苛责一些,闹到后来,他都有点害怕陈老了,一看到老爷子就躲。
………………
除了栖岩寺的交待,东北来的那三位贵客又怎么解决呢?
听袁妈说,刘玉凤休息一夜后,今天一大早便赶去袁记,不用袁妈说什么,便开始在店里忙碌起来。
她弟弟刘铁柱也不含糊,也没当自己是什么贵客,跟着乃姐一起进到店里忙活,哪里缺人,他就冲向哪里,估计是在刘玉凤的耳提面命之下,刘铁柱不得不为。
且不管他乐意还是不乐意,他终是在袁记中四处忙活着,看他干活的熟练程度,在家里倒也不是个娇养的小子。
至于那位九点多尚自高卧床头的任家小姑娘任瑶,袁妈大摇其头,就从这一举动,便一叶知秋,可见这位姑娘平时在自己家里是个什么德行,那绝对是一个客(qie)儿。
现在袁家上下的心思便是,将那位小公主好吃好喝地招待的舒舒服服,呆个十天半个月,便将她礼送出境,哪儿凉快,到哪儿去吧。
这种人物千万不能留在江城,眼不见心不烦。如此客人少来几个,袁妈还可以多活几年呢!
袁记又平添两员大将,那袁记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早餐品种。
这些天,不断的有客人提出,除了肉包外,能不能蒸一些馒头?
他们居然想吃馒头,这可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
馒头能有什么好吃的。他们却念念不忘要吃白面馒头,袁家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大批顾客(主要是对面县二中的学生)提出需要,那就意味着潜在的巨大市场,那就行动起来,蒸呗!
袁野前世里曾在二哥袁朝所在的工厂食堂就餐,尝过那里的馒头,不知怎地,对那里食堂的馒头记忆异常深刻。
他们厂食堂做的馒头与众不同。外面卖的馒头一般都是胖胖的圆乎乎的模样,他们食堂做出的馒头则大异其趣,馒头是长条形状,宛如一个橄榄球般,上下两头收紧如角,中间胖大,卖相甚是喜人。
而且馒头中自带一股甜味,并不强烈,只是淡淡的,隐隐感觉得到有一丝甜味。而且馒头吃起来也非常的筋道,叫人吃了还想吃,欲罢不能。
袁野便将自己关于那馒头的记忆统通告诉了袁妈。
袁妈一愣,馒头做的像个橄榄球状?她从来没见过什么橄榄球,不禁努力想到,那会是个什么形状?
袁野给她细细地描述一番。
袁妈李梅抬头凝望半空良久,始才恍然大悟,一拍袁野的脑袋,道:“你这孩子,叫什么橄榄球形状,那不就是个枣核儿的模样么,就你会搞怪!反而把你妈的脑袋都搞糊涂了。”
袁野不解释还好,越解释,老太太反而越糊涂,徒然添乱。
“至于说馒头还带着一丝甜味,那就更简单了,和面粉的时候,稍微加一些糖水进去就是,白馒头的味道中自然带一点甜味。”
女人于厨艺之道,自带天赋加成,这是男人们望尘莫及的。
袁记这橄榄型馒头一经蒸出,意外搏得县二中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对于学生党来说,买馒头是一种最为经济划算的食物,袁记的牛肉面和肉包的价格固然不算太贵,但长此以往吃下去,那份经济压力也不是一般家庭承受得起的,那时的家庭并不富裕,大多数的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不少学生还是觉得馒头来的更加实惠。
更令袁记没想到的是,许多路过袁记的下班族也加入购买的大队之中,他们会在途中随手买上三五个馒头带回家,当做晚餐。
一时之间,馒头的销量大增。
与此同时袁记还推出了白米粥,文火慢慢熬煮三个小时,那一碗粘稠的白米粥冒着腾腾的热气端上饭桌,再配上两三个大白馒头,咀嚼着细如葱丝的咸菜条,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别以为馒头就咸菜是穷苦人家的标准生活,如果那样想,那你可就想左了。
白馒头、白米粥,再加上一碟点了香油的咸菜丝这三样东西配在一处,当作早餐,对于许多人来说,那可是早餐的绝配,再没有比这个更能令人胃口大开的早餐。
比之什么广东早茶、苏州早点亦不遑多让,不说别人,就以袁野的口味来说,倘若有这三样的搭配做早餐,拿什么他都不会换的。
后来听妈妈说,第一天半人高的铁桶,一大桶米粥不到九点便卖得精光,袁妈喜出望外,她知道,别看白米粥不起眼,可它的利润比包子和面条的利润大的多大的多。
第二天袁记又多熬了一铁桶米粥,馒头也跟着多做了三百多个。
此外袁妈又做了一款糖包出来。说起来,袁记的糖包与别家的糖包也完全不同,差别在于里面的馅料,别家糖包里面馅料不是白糖,就是红糖,普普通通的没什么出奇之处。
而袁记的糖包在馅料里面除了白糖外,还搀入一些碾碎成末的焦切。
所谓焦切,类似一种芝麻糖,就是芝麻、花生和糖等物混和一起置于大锅内翻炒成糊状,然后挤压制成块状,冷却后切片,焦切的味道香且甜,十分可品,小时候袁野和袁莉没少偷吃袁妈准备包糖包用的焦切。
之所以做糖包,也是袁妈李梅突然想起了小五小六童年时候馋嘴吃糖包的可爱情景。
小孩儿急不可待地拿起一个糖包,吭赤就是一大口,里面的糖液汩汩流了出来,他便手忙脚乱地用嘴不住地舔着流出的糖液,不知不觉间,糖液顺着表皮流到了糖包下方,小孩儿不懂得变通,跟着舔下去,一时间竟然将那刚刚咬破的大口子朝下,然后整个糖包的糖液全都冲向地面,流了一地都是。
袁妈一想到小儿子吃糖包时的傻样儿,不觉笑意满怀,那时的小袁野可真是可爱的很,哪像现在这般太过懂事,一点不像个孩子,反而不讨人喜欢了。
她便顺手做了一些糖包出来,在袁记试试销量,假如销量尚可,以后袁记便又增加了一个中餐品种。
结果这种糖包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县二中女孩子们的热烈响应,这样的反响出乎大家的意料。
自从袁记开业以来,本来天天跑步过去袁记吃面条啃包子喝粥的学生一向以男生居多。袁记的顾客百分之八十是县二中的男孩子,女生虽然也有一些,总的还是很少,她们即便想吃,也是打发那些腿脚勤快的男孩帮忙打包带回去。
自从袁记糖包推出后,二中的女孩儿便不惜纡尊降贵,经常大群大群地赶到袁记,抢着买热气腾腾的糖包。
一般男孩子并不嗜甜,远不如女孩那般爱好甜品,所以开始并没有在意袁记新推出的这款糖包。
但过了几日,每每见到女孩们围在灶台前如他们一般,疯狂地争抢着买糖包,还大惑不解,直到几个好事的男生故意厚着脸皮去女人堆中,挤个热闹,跟着抢了几个糖包来吃,这才明白过味儿来,原来此糖包非是彼糖包,内里别有乾坤,这糖包也太美味了,便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吃货的抢购热潮中。
不过,说实话,袁记的糖包好卖是好卖,但利润并不多,关键是糖包的成本居高不下,就出在那个焦切身上,那玩意儿始终要去市食品厂购买,价格一点都不便宜。
袁克成算了一下成本,觉得袁记卖糖包不太划算,便想取消这一品种。
袁妈难得豪气了一把,道:“小五,小六喜欢吃,你看二中的女孩子们也十分喜欢,就这么地吧,继续做糖包,不管怎么说,虽然糖包赚得少点,这不,还是赚着钱的么!”
现在袁记每日的流水都达到四五百元之多,袁家早就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袁妈有了钱后,自然底气十足,精气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人也变得大器许多,过往生活中的扣扣缩缩也去了大半。
也是的,并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扣门儿吝啬鬼,许多性情都是在艰难生活的重圧下中被迫养成的,他们是被生活给强奸了,不得不屈在生活中委屈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