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内地小城的袁野并不知道,他的小说已经爆发出无穷的能量,开始在香港扇起了一阵小小的旋风,让众多港人为之倾倒,为之癫狂。
他现在正一门心思地开始鼓捣那个梦想多日的快餐店。
袁野一直认为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平常人一枚,既没有一个红色贵族的家庭作为自已的坚强后盾,又没有一个强大的大脑在波谲云诡的社会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自已的智力中庸,能力有限,于千万人中,唯一的优势,也算是拿得出手的胜算,就是比芸芸众生多活了一辈子,重生者的眼界比所有人更开阔,更前瞻,对世界发展的未来趋势天然有种先知之力。
除此之外,自已便没有什么特出之处,无法像别的牛比重生人士一样,身体中绑定一个作弊器,随时随地有作弊器的提醒,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他就是个普通的小老百姓,即便有前世的眼光,也只能从自己熟知的行业着手,赚自己能赚的钱,拿自己该拿的钱,如是而已。
所以经过审慎查看,他选择了快餐店。这个行业他最熟,自然做起来得心应手,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提前四天袁野便唤小妹去打电话,叫大姐袁茵一家务必回来一趟,有重要事情商量。至于大院里的大哥袁牧一家,昨天就先行打过招呼。
袁野郑重其事地跟袁爸袁妈交待,星期天的晚餐,他亲自主厨,做一顿好吃的,慰劳一下大家伙儿。说起来这段时间诸事繁忙,又是搬家、又是后院起房,又是开小卖部的,一桩事接着一桩事,全家忙的脚不沾地,忙忙碌碌,甚是辛苦。
面对袁爸袁妈的置疑,袁野客气地说,自已从别人那里偷师,学了一点微末厨艺,想展示一下,请全家老少饱餐一顿。
李梅听罢当时一愣,直接伸过手去,摸了摸小儿子的额头,自言自语道:“不烫啊,怎么一大早地开始说胡话呢?”
袁家六个孩子,俱都不擅易牙之术,连三个女儿的烹饪之道也是不太通达的,袁茵袁芫勉力而为,做出一桌合格的家常菜款待客人,将将够格。毕竟她们都知道,以后出嫁要主持中馈的。
她们还有自知自觉,至于她们的小妹袁莉,不提也罢,这姑娘已经被李梅这个当娘的宠的没边了,如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都十三四岁的大姑娘了,居然连一道简单的家常菜都不会做,这也没谁了。
李梅一辈了最见不上那种嘴馋身子懒的媳妇儿,自己以身作责,作的非常漂亮,也带出了两个合格的勤快人,可是晚节不保,对小丫头宠溺过度,终于培养出一个自己最膈应的那种人,这真是自已打脸了。
至于家中的那些男孩子,却是生来和他们那个爹袁克成是一个德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真是说的没错。
东北人惯有的德行,都是天生一张吃饭的油嘴,醋瓶子倒了都不带扶的的主儿。让他们做饭,还不如杀了他们算了。
这也正是大嫂陈秀英的母亲讨厌自家大姑娘找个东北男朋友的一大原因。在陈秀英母亲的眼中,东北爷们儿的大男子主义是出了名的,那臭名远扬,风飘万里。
这些东北爷们儿惯于吹牛打屁,人前说的头头是道,有条有理,回到家里关起门来,就像个大爷似的,一不做饭,二不做家务,而且喜欢打女人,有事儿没事儿总拿自个的媳妇儿出气,那副丑恶的嘴脸,真是令陈大娘一想起来,便不由得肝儿疼。
所以听说自家宝贝姑娘陈秀英与袁家的老大袁牧在谈朋友,陈大娘心里老大的不痛快,她可不希望自家的大丫头跳进火坑,背后不止一次的痛骂过介绍人,长的什么眼睛,竟然给陈秀英介绍这样的家庭,自是对东北男孩袁牧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百个不待见,亏得陈秀英主意正,谁的看法都没听,执意嫁给了袁牧,才收获鹣鲽情深。
其他东北爷们儿到底是不是像传说那样好吃懒做,暂且不知道,在不下厨这一点上,陈大娘还真说对了,袁家众男人倒真的是典型的东北爷们儿,一个个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从来不进厨房的,让他们做顿饭菜,那是七难八难的。
即便如家中的榜样,自诩五好男人的大哥袁牧,结婚后照样也是一副君子远疱厨的架式。
好在家务活儿,像什么打扫卫生、搬煤气罐、叠衣服、收拾房间之类的琐事,他倒是勤快的紧,抢在老婆前面将小家收拾的井井有条,根本不须催得,这还是令陈秀英感到万分欣慰,嫁给这个东北男人并没有错。
今天这袁野又“作”的哪一出呢?
袁克成也以为幻听了,他使劲揉了揉自已的耳朵,这还是我袁家的好男儿么?我袁家的好男儿怎么想到要进厨房呢?这是要准备拆厨房的么?袁爸只觉得天雷轰鸣,耳边炸响。
真是袁家的世界末日降临了!
袁小五今天竟然要亲自下厨请大家吃顿饭?!
李梅和袁克成煞时间都坐立难安起来,李梅倒不是瞧不起袁家一众男儿,她是压根就不相信他们有一天能进厨房,能给她这个当娘的烧一桌好菜。她委实不相信她生的好儿男能创造奇迹,给她放一颗大卫星,那不是她几十年所看到的袁家。
而袁克成则想到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袁家男儿的尊严以后怎么办?真要是袁野破天荒进厨房做了一顿好饭菜,那他们袁家男儿的脸面何在?他不禁有些坐困愁城,直挠脑袋,不知如何是好。
袁野看着两个一脸苦瓜相的夫妻,连忙安抚道:“妈,爸,你放心,你们知道的,我决不会做出没谱的事儿,没把握的事情,你们的小儿子绝对不会做的,你们就擎好吧。”
这句话不说还没什么,一说出来更吓人了,老夫妻面色俱变,更是心怀忧惧地盯着小儿子,至于哪个是忧,哪个是惧,就不好说了,二人有心劝阻小儿子的这番“好心”,可看他兴冲冲的样子,又不忍心拂了袁野的一片孝心,只能眼巴巴地瞅着他开始行动,随时做好补救工作。
第二天一大清早,袁爸袁妈青白着一张脸,面色难看地瞧着袁野像陀螺一样紧张忙碌着,先是跟着袁芫一起去了市里,逛了一大圈,将近12点的时候才匆匆赶了回来。
看情形,他们俩儿好像还去过中药店,因为李梅分明瞧见了袁野手里拎着几个中药包进的家门,那股中药店特有的味道从她的身前飘过。
李梅委实感到稀奇,她带着一肚子的问号,询问老伴袁克成:“老袁,袁小五他这是到底想干什么,做饭么?我怎么看着不像,他去中药店还买药回来了,难道不是做饭,是准备熬补药给大家喝,给大家补身体来了?”
袁野的所有举动直叫人如附五里云雾,摸不清他的真实意图。
中午吃过饭,袁妈又见袁野径直去了云集镇,买了几斤湿面和一大块牛肉回来。李梅刚刚停止运转的脑袋瓜子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难道小五所谓请大家吃大餐,就是煮个面条么?或者弄个牛肉面么?倘若所谓的大餐就是这个样子,李梅被逗起来的期望值便大打折扣了。她会失望许多的。
可煮面条和买中药又有什么关系呢?李梅心头凝聚起一个又一个的疑团,等他们两个从云集镇回来后,她实在忍不住,便问道:“晚饭,小五你到底请大家吃什么?我怎么越看越不明白呢?你们两个到底打的什么哑谜?别卖关子了,告诉我吧。”
袁野却避而不答道:“妈,这是个秘密,等到晚上,大家自然见分晓,妈,您就安安心心等着吃现成的吧。放心,绝对物有所值的。”
午饭后,袁野便拉着二姐袁芫一起在厨房鼓捣。
即便有袁家第二大厨袁芫在一旁协助,李梅的心仍然提在嗓子眼里,担心的厉害。
她担心小家伙袁野会把这些上好食材都给糟蹋掉,面条,中药,这些且不说,单说牛肉,这种东西可是一年都难得吃到一回的,好大一块,足有二十多斤呢,万一让袁野这一瞎鼓捣,收拾欠妥,搞砸了,将那块牛肉全给糟践了,那也太令人心疼了,终究他们袁家刚从温饱线上爬起来,经不起这么败家啊!
自从二人进入厨房后,不管现在天气如何的闷热,那扇门始终紧紧地关闭着,将厨房与整个外部世界隔绝开来。李梅盯着那扇房门,一脸焦灼,那颗悬着的心啊,七上八下的,扑腾扑腾地乱跳,委实让人吃不消。
四点左右,从袁野家厨房窗户处,隐隐飘出一股淡淡的卤肉香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股卤肉香气愈发浓郁,浓稠的有如实质,然后朝飘飘扬扬,向四周扩散开去,整个一单元楼道里从一楼到四楼,到处充斥着这股香甜的味道,香气馥郁,真是令人馋涎欲滴。
袁妈鼻际闻着那股卤肉的香味,那颗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长出了一口气,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冲这个味道,今晚的大餐算是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