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远方传来好消息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08-24 07:16      字数:3448

突见方文澜的到访,袁野一念闪过,对方自称香港《星报》的编辑,那动机还用说,必然是冲着那本书来的,他敢百分之百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但是,他还是打了个突,脑海中生出一团疑云,自己并没有将文稿投递到香港方面,虽然他曾经冒过这样的念头,但却对香港传媒不知底细,不敢贸然闯入,那么这位香港的先生又是怎么获得他的信息而摸上门的呢?现在可不是二三十年后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这可真是咄咄怪事!

话说,他投稿的国内那三家出版社到底怎么回事,这都大半个月过去了,到现在怎么还没有一点音信呢!就算是只蜗牛,爬也爬到了江城啦。一个个都是吃屎的么?到底用不用,你们倒是给个说法呀!

当初他可是对这三家出版社寄予厚望的,结果却弄成此等模样,上不上,下不下的,实在太打击人了!他还当着小妹的面把法螺吹得震天响,现在还有什么颜面去面对小妹,有什么颜面去面对自家亲人?

想到此处,他的心头莫名地蹿起一团邪火,真是出了鬼气了,《数风流人物》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怎么会折戟沉沙的,到底是哪个关节出了问题呢,一时间一个又一个的问号纷至沓来,涌进自己的大脑。

两个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各怀心事相互盯着对方,尴尬地站着。一旁的袁克成瞧瞧这个,看看那个,实在看不下去,咳了一声,道:“啊,方先生远道而来,快请坐!”

方文澜尚未从从方才的震惊中清醒过来,木然坐下来,李梅早已端过一杯凉茶,放于他的面前,打眼瞧了一下方文澜木木呆呆的样儿,心道,看着小伙子人倒挺精神的,怎么缺根弦儿呢!

袁克成道:“不知您大老远的从香港来我们家小五,有什么事么?”

“……”

方文澜还是没有从剧烈的晕眩中醒悟过来,这怎么可能呢?他懵懵懂懂的抬起头,盯着眼前的十五岁的少年。

没来之前,他曾经无数次地幻想过这位吉衣黑予的面貌,直觉得对方至少应该有三十五岁往上,因为只有这个年龄段的人才能拥有丰足够丰富的史学知识和一定的人生阅历。然而从写作的文风上来看,他的年龄又不可能太大,绝对没有超过四十一二岁,须知人一过四十岁,人到中年,性格便渐渐趋向保守,这类语言幽默风趣,行文跳脱前卫的写作风格一般是容易出现的。

所以在他的心中,一个风度翩翩,身材瘦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温文儒雅地饱学之士跃然而出。但眼前的……

他委实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定是老天给他开了个大玩笑。他深吸了一口气,才平复了紊乱的情绪,道:“恕我冒昧,这些稿子真是您写的么?”

不是方文澜怀疑面前少年的写作能力,是他根本就不相信对方能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作品。

在他看来,这——不——可——能——

因为从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少量知识来看,他不相信一个十四岁少年能够博览群书,就是个天才少年,也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呀,那也是需要时间一点一点积累的。

袁野但笑不语,什么话都没说。叫他说什么,自揭老底,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叫人家自己去想像,自己去脑补,反正我就是书的作者,有本事你咬我啊。

方文澜见面前少年处变不惊的老辣神色,心旌不由摇动几下,这个俊秀少年,和自己心头所想像的作者完全对不上号啊。

过了一刻钟的沉默,方文澜犹自不死心地问道:“您是吉衣黑予?”

“我就是!”袁野答道。现在他发现他的这个笔名从一个陌生人口中说出来,实在不大好听,怎么听都像个rb人的名字,当时自己随手起的笔名真是不智。

“《数风流人物》的作者?”

“对!”

“怎么会?”方文澜连忙抱歉道,“很对不起,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只是感到……怎么说……太惊讶了!失礼之处,望请海涵……”

不待他说完,袁野突然插嘴道:“爸,这么多人,不是讲话的地方,方先生,我们出去找个僻静所在聊一聊如何?”

袁野贸然打断他的话,方文澜心下不悒,却一抬头,环顾四周,却是愕然变色。

不知何时自己和袁家人身周充塞着一个又一个的脑袋,齐齐望向他们几人。屋里屋外成堆的人都簇拥着围聚在这个不足三十平方的客厅内,一张张脸都极力向前挤着,一个个瞪大着眼睛瞧着稀奇。

所有人都像好奇宝宝一样看着二人,他们都有一个心思——这个香港人不远千里找到袁野,所谓何来?

这是什么情况?他脸色微变,那丝不快登时冰消云散,无可讳言,此处确实不是个讲话之所,他要与袁野谈论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么乱糟糟的地方委实……

赵大爷一听就不干了,嚷道:“哎,我说,袁小五,你们两个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非要背地里说去,就告诉我们不行么,全院的人大热天的追过来,不就是想看看这个香港人到底来干什么?”

赵大爷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全体在场不群众不约而同,一齐点着头,满脸惊奇地盯着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可是大院几十年不遇的稀罕事啊,香港人诶,从外国来的人诶,在大家眼中,香港和外国没有任何差别,几乎可以划等号,两者都是从很遥远的地方来的吗,哪能不打开1000瓦的探照灯近距离仔细观察观察呢,他们到底是不是像哪咤一般项长三头肩生六臂。

现在敌我矛盾还没有完全消除,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要时刻警惕,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许多人的脑筋经过大改造运动的洗脑,还停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里,一时出来不来了,当然用他们的有色眼镜在仔细盯着。不过绝大多数还是想看个热闹。

要不说,无论何时何地,中国人爱八卦的特性都是挡也挡不住的。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屋外来人越聚越多,袁野家门口足可以开个301厂职工代表大会了。

如此猎奇的事情,有哪个愿意放过呢,那都是听到消息放下手里的活儿,急急忙忙赶过来,打探最新消息的。

整个大院,想藏点私密的事,难啊!

千万双眼睛盯着你呢!

看来不给这帮恶客一个交待,这些人一时还真不好打发呢?何况还有这尊大神赵大爷打头阵,堵着门口不走,投鼠忌器啊!

袁野看了方文澜一眼,方文澜一看,这不说还不行了,无可奈何地解释道:“我这次不远千里到江城,是专程前来与袁先生洽谈他的小说出版事宜的。”

赵大爷一巴掌拍着袁野,袁野当场差点背过气去,“小五,还真有你的,出息了!你爸你妈可生了个好儿子,真给他们涨脸呀,诶,什么时候我家大宝二宝有你一半就好了!”

老头不住地摇着头,背着手慢悠悠地转身走了,他身前刷的一下,瞬间闪出一个笔直的通道,每个人自觉地腾出位置让老爷子过去。

大家顿时脑补了一下当时的场景如下:经过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赵大根同志的“一番严格盘查”后,那个香港人如实交待了自己此行中国的全部情况,基于其供认事实没有前后矛盾之处,可以确信这个香港人大老远跑来,不为别的,还是袁家小五写文章的事情,他写的文章要到香港发表了。

也就这么个事情,事儿大倒不大,可一想到袁家小五居然写文章都能冲出中国走向世界,那感觉,逼格大涨!一个个都觉着太他么的高大上了,这写文章都登到外国的杂志上了,那是什么调调,委实有点高山仰止的感觉!

不经意间,袁小五飞起来了!

再一回头,看到自家孩崽子如今还在院里少年不识悉滋味,玩的忘乎所以,连北在哪里都不知道了,一个个气就不打一处来。你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的崽儿,这才是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啊!

登时整个大院又是一片血雨腥风,鸡飞狗跳,到处喊打喊杀的大人们抄起各式武器操练自家儿郎们,耳提面命地叮嘱小的们一定要向全新树立的偶像袁野看齐,每年三月是学习**好榜样,现在七月份,全院父母一致要求:“学习袁野好榜样”。

大院的孩子们整个都不好了,这日子真没法儿过了,还让不让人活了,这还让不让人愉快的玩耍了?盼了一个学期,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暑假的到来,大家满心指望着两个月的暑假生活能够痛痛快快玩一玩,可这……

一个个小伙伴们生出怨怼的心情,恼道,袁野,你还是不是个人啊,我们跟你有什么仇啊,你老拿我们开涮,是几个意思?

一次也就罢了,两次,哥们儿也忍了,可你不能老指着我们大院里这几个小鸡崽儿掐啊,会死人的,你知道么,袁野,我们喊你大哥成吗,你是我们亲哥,求求您了,放我们一马吧,你就不能出去祸祸别家的孩子吗?

你要实在不想过了,跟哥们吱一声,我们一起送你上路,哦,你想上天,我们几个砸锅卖铁去筹款,也要给你买个太空飞船,送你上天,叫你早登极乐世界。

总之随后的半个月里,大院的孩子们每每见到袁野都是一脸的怨念,和一脸的嫌弃。他们决定,从此以后开除此人的大院院籍。你走你的阳关路,我走我的独木桥,大家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