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赔缸吧
作者:angele蒙蒙      更新:2019-08-18 00:38      字数:3276

你拿了人家的东西,人家不回来也就算了,可回来了,该怎么着还要怎么着,人家会认了吗?去买个新大缸,那都要三块钱。一斤猪肉才多少钱?才一块一!家里舍不得吃攒三把鸡蛋才买的到两斤肉。大家哪家有多的粮食喂鸡?可想而知,要攒钱买个大缸,哪家都要攒些日子才行。

当初搞****,村里就有些小青年想揪杨家的尾巴。可杨家的老长工金三还在。他说:“凭什么呀?杨家解放一开始就把家产捐了。金银珠宝什么的都没剩下。人以前是地主不假。可打划分成分开始,人家就够不上地主的格。”又说,“我家是八辈的贫农。到我这,连个养老的人都没有了。要不是杨地主看我可怜,给我口饭吃,我早饿死了。不是我同情地主。人杨家连个地主成分都算不上,当时杨家捐财产,政府还给杨家发了大奖状,要求镇上都学习杨家,把自己家里多的财产都捐出来献给国家,那是毛主席都点了头的。大家难道觉得毛主席做错了,不该这么的?要不,大家先别忙着抓地主,先把我这个八辈贫农的孤寡老头子抓起来?不抓我,你们要还是想接着闹,我就去县里找谢县长。当时人杨家的财产就是谢县长帮着接收的。他应该还记得这事。我问问他,杨家是不是应该还按照地主分子来处理。”

在当时的年代,谁会嫌命长了敢说毛主席错了?再蛮干也知道不能把这事捅到谢县长面前去。如果人杨家把财产都捐了还要划个地主,那不是说当初谢县长的工作没做好,还想给国家培养地主分子吗?毛主席离大家很远,但县长可不远。大家谁敢得罪他呀。小青年们偃旗息鼓,灰溜溜地回去了。后来,村里抓了几个地稍微多点的当地主,树典型,又找不到杨家的人,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杨家的房子,在金三还活着的时候,也没哪个敢动。人金三称职着呢,天天到两个院子附近晃悠。别说撬人房门了,就是看到有孩子顽皮,朝杨家院子里扔了石子儿砖块什么的,也会被他抓住了就是一顿吓唬。有些皮实点的小子还挨过他的揍。

等金三死了,不知道是哪个顽皮的,先把杨家山上的房子院门跟屋门下了,大家看到那院子里,屋子里摆满了坛坛罐罐,就相互约着,你一个我一个地瓜分完了。

人从来就是这样,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大家伙一起做了王八蛋的时候呢,那就开始理直气壮了。

杨老头如果跟人讲道理,村里每家几乎都有他家的东西,法不责众,他即使再在理,最后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气。

人杨老头是吃气的人吗?很明显不是嘛。所以,他砸菜缸来了。菜缸咱不要了,砸着听响!

这会大家不拦杨老头了,拦也拦不住啊。有反应快的就指使自己家小子:“快,去喊村书记你郭家大爷来!”这家的小子就跟兔子一样,麻溜地跑走了。

等杨老头砸到第九家的时候,郭长林终于气喘吁吁地赶过来了。

唉吆喂,看这一天过的,就跟唱大戏一样,他就忙着杨老头一个人了。

郭长林眼看着人蒋家的小媳妇使劲地往杨老头身上扑,可杨老头手一划拉就把小媳妇划拉一边去了,就没拦住。杨老头后面呢,也跟着几家的媳妇,那是缸被砸了的,都急着要杨老头赔她们菜缸呢。郭长林怎么觉得这场景就这么可乐呢。他使劲咳了一声,本意是想引起杨老头的注意。

可这有一大帮的老娘们围着,你吵我闹的,声音都大着,谁听到到他咳嗽啊?于是,只听又是“乒”“乓”“咣”地几声脆响,蒋家的菜缸也寿终正寝,“扑啦”一下子爆了开来,里面腌着的大萝卜,芥菜疙瘩全部滚的滚,跳的跳,整个院子就弥漫上了一股酱菜味儿。或者说,现在整个的鹌鹑岭都弥漫着一股酱菜味儿,杨老头都砸了好几家的菜缸了。

人杨老头还潇洒得很,又跟先前一样,抖抖手脚,开始往外走。他准备去下一家。

郭长林连忙上前,拦在杨老头前面。他能当上村里的书记,可不是比别人聪明一点儿。他不指望拦下杨老头。那边七八个婆娘都没拦住,他也肯定没那拦住人的本事。他只要求杨老头跟他说话,别再象现在这样,一句话不说,到了人家院子,瞅准了目标就开砸,那就行了。

“杨爷爷,杨爷爷,听我说句话,成不?”

杨老头停住了脚,看向郭长林。那几个家里菜缸被砸了的婆娘就上来对着杨老头撕巴开了,这个想扯手,那个要来扯脚。杨老头眼都没眨,就跟先前一样往两边一划拉,看着也并没什么稀奇的,可几个婆娘硬是被他划拉到了一边,其中一个发了狠,使了大力气的,直接被他甩到了地上。那婆娘就张开了嘴巴,准备来个撒泼大法,可没等她开声,杨老头就盯了她一眼。那眼让人感觉冷冰冰的,没一点温度,并说不上什么可怕。但这婆娘还是觉得胆战心惊,连忙闭上了嘴巴,麻溜地爬了起来,不敢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其他几个婆娘见杨老头不动了,不敢再上前靠了,却还是大着胆子把杨老头围了起来。

只要她们不对着自己动手动脚,杨老头也没理她们。

还好还好,老头还听的进话。

看着老头怒气勃发的脸,郭长林挺理解老头的。真的,换了他,如果他一段时间不回家,回来看到自己家被人占了,另外一个家也被人拆得乱七八糟,他也会气得不得了。老头在他家吃了饭上山,他就觉得有些事不对,可想着老头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也就没多说话。他也没法说呀。说啥?跟杨老头说,他山上的房子被村里人拆得七零八落的?那不是搓火吗?

真没想到,这才这么一会儿,杨老头就回来了,还一家一家的砸菜缸来了。

据说当初杨家闺女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咸菜吃,家里菜缸很多。果然啊,很多。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当初杨家的菜缸。有些菜缸看着大,还被当成了粮食缸在用。

“杨爷爷,咱砸了那么多的缸,也累着了,先回去歇歇,再商量商量怎么办,成不?”

成个屁!跟着你回去了,我这么多的缸子不是白砸了?杨老头抬脚就走,准备接着砸缸。

糊弄谁呢?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大地主,以前被人喊着平事的时候,也没少糊弄人,跟这同他耍心眼?他耍这一套的时候,面前的这些人有的还挂着屁股帘子!有些人根本没从他们妈肚子里爬出来!

这老头不好忽悠啊。

郭长林赶紧上前一步,“杨爷爷,要不我做个主,当初谁家拿了你的缸,让他们作价赔钱怎么样?”他这会很清楚,要是再不来点真格的,人老爷子不答应啊,那菜缸什么的,人家想砸还是要砸呀。

什么?缸被砸了还要赔钱?那她们家的咸菜滚了一院子,谁赔?几家的妇女马上不干了,有些就要吵嚷起来了。

不过郭大书记谁呀,他一眼睛瞪过去,看了眼杨老头。大家马上懂了。

眼前最重要的是安抚住杨老头啊。

真要他这么一家一家的砸过去,那日子真没法过了!现在嘛,没咸菜吃的时候,到别人家匀匀,总能匀出点来。再说了,具体赔多少,还不是大家伙说了算,又不会算多了。总比他全部都砸了好!人杨家多年的大地主,烧个缸啊瓮啊的,也是照好的烧的,瓷实。家家都用着人家的缸呢。新买的缸都不会比人杨家的好。

那些还没被砸缸的,就更不希望杨老头去祸害他们家菜缸了。那缸里满缸的菜。这会冬天冻上,还将就能吃,等天热了,吃什么呀?农村活重,农忙时候生活开得再好,家里的人儿也喜欢到时候嚼上几口大咸菜开胃。那缸里的菜但凡卖卖也不止两块三块的。与其被杨老头把缸给砸了,咸菜毁了,那还不如花点钱买个安心呢。

杨老头看着郭大书记在他面前打眼皮子官司,终于点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这会他气也出了,菜缸砸个几家意思意思就行了,难道真把整个村的菜缸都砸了?把合村的人都得罪了?这不合他的初衷不是?

郭长林不是一般的憋屈。这是你杨老头想要的结果,不是什么我说的!你说我如果不按照你希望的办,你是不是还要砸下去啊?那我这个书记的面子要往哪摆啊?以后在村里当书记,还有人肯听我招呼吗?

不过,老头这么着就答应不去砸菜缸了,他也松了一口气。郭长林记性好啊,他家有两个大缸子,也是从杨家的大屋搬来的。虽然说当初他家搬缸的时候,他还没当书记,不过这事如果被扯了出来,这也好说不好听啊。哦,对了,他家的那些缸子据说是当初杨家闺女折腾着酿酒弄来的。人家闺女想酿酒,山上挖不了酒窖,可杨老头谁呀,人家家大业大,马上找人弄了几十个大缸子到山上,给闺女随便摆弄。前些年的时候,大家伙可高兴了,有这些缸子用,大家伙不用买了呀。当时听说还有人喝到了缸里的酒呢。可现在你看看,不买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