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蓝与陈玄玉才说了棉花之事,次日京城就下了小雪。大衍的上京,约莫是云蓝上上辈子的金陵,若按照云蓝上上辈子,城中下雪最早也要到农历的十一月末,如今竟然十月末就下起雪来了。
怪不得大衍年年都有不少冻死的百姓。
云蓝想到之前听银光和竹青说,早几年雪灾的时候,连最南边的崖州岛上都曾下雪,不知冻死了多少人,心也提了起来。
因此看到院中薄薄的一层雪,也许以前云蓝会觉得银装素裹的分外有诗意,如今却立刻安排起制作棉被之事来。
云蓝选了府里第一进的一个小院子,作为尝试用棉花制作被褥的小工坊。
到了次日,陈玄玉说的棉花、轧花机以及工匠就都进府了,因为云蓝是女眷,这些工匠都有些拘谨,还是云蓝说起了轧花机之类让这些工匠感兴趣的事情,这几个人才慢慢放开了。陈玄玉找过来的人有木匠、铁匠,还有擅长纺织与制作丝被的织户。
当然了,这些人都是头一次接触这白叠,因此也是第一次制作轧花机,以及尝试用棉花制作被褥及纺线。
云蓝还在与这些人交谈过程中发现,这些其实都是燕国公府自家养着的庄户工匠,连卖身契都在陈玄玉手上的,为了这件事,陈玄玉给这些人开出的工钱以及条件十分优厚,可以保证这些人尽心尽力地办成这件事。
但陈玄玉却没有想到,云蓝的名头显然比陈玄玉开出的条件更有用,当知道是冠军侯夫人,也就是传说中的宣州褚大小姐亲自与他们说这棉花,以及轧花机的构造时,这些人立刻想到坊间的传言中,这位冠军侯夫人通晓上古的许多事情,若是能得到她点拨一二,那与立功、挣钱也差不远了。
因此,云蓝才与众人说起这轧花机,众人已经十分激动:“这也是夫人从古籍上看到的吗?这白叠是不是上古时就用来制作被褥的?”
云蓝点点头:“我是从古籍上看到的,不然怎么会知道呢?”
这下众人都激动起来,那个姓林的木匠挠了挠头,才进入正题,道:“侯爷说这个搅车去白叠籽的速度还是慢了,夫人觉得应该如何改进才好?”
云蓝一看就已经发现了问题。
这轧花机,主要就是靠两根棍子互相倾轧,将棉花中的棉籽除去。云蓝指着按照她画的图纸制作出来的脚踏轧花机,道:“将这上边滚动的木棍改为用铁棍,就好很多了。当然,若是更精细的话,可以将这两根棍子作进一步的改进,比如将这两根棍子做成滚筒,上边的安上铁钉,可以将棉花抓住,使其与棉籽分开;而下边的滚筒可以装上短而硬的刷毛,将上边滚筒上的棉花刷下来,使其不至于堵塞。”
一众工匠听得连连点头,自去想法子改进了。
云蓝就与陈玄玉回了后院,将改进轧花机的事情交给管事跟进。
陈玄玉道:“还是阿蓝见多识广。”
云蓝却有些担忧道:“这不会让人起疑心,说我怎么懂得这么多吧?”
陈玄玉道:“不会。而今存世的古籍也有一两本如《巧夺天工》等,是涉及笔墨纸砚水利农具等诸多事情的,阿蓝背下的古籍也许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全书,因此才会记载了这么多东西,这是旁人羡慕不来的。”
云蓝闻言安心不少。
陈玄玉又道:“阿蓝懂得多,对于我大衍是好事,而非坏事,就算有人疑心,还要看皇上答不答应。”
这么说,云蓝才放心。
陈玄玉又道:“不过,阿蓝不说将搅车上边滚动的木棍改为铁棍,我还真想不到,可见上古之人真是智慧无穷。当然,阿蓝也见识广博。”
云蓝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是运气好,竟能知道这么多。”又道:“我看古籍上记载,这想出将木棍改为铁棍的,乃是一位叫黄道婆的女子,我拾前人牙慧的,不及她良多。”
陈玄玉道:“见识广博就是阿蓝你的长处,何必去与旁人的长处相比呢。”
云蓝闻言,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陈玄玉的厨艺,不禁笑道:“也是,旁的我及不上大将军,我也还有厨艺比大将军好。”
陈玄玉无言以对。
云蓝看到陈玄玉复杂的表情,不由得暗自发笑。
到了将近中午的时候,将木棍改为铁棍的搅车就制作好了,果然,只是这么一改动,轧棉花籽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不过这如今已经不能让这些工匠满意了,他们正努力将云蓝说的带钉子与毛刷的滚筒轧花机给制作出来。
而另一边,林木匠已经开始与铁匠制作云蓝说的,弹棉花用的弓床。
云蓝上上辈子,最初的弹棉花的大弓是人用手拿着的,后来发展为用竹竿将弹弓悬挂起来,以减轻弹棉花的人拿弓的负担,如今云蓝既然知道最先进的,自然就把前边的都跳过了,不过,这击打弓弦还是人拿着木锤进行的。
也就是说,弹棉花时,将棉花放到弓床上,弹棉花的人左手扶着弓,右手击弦,将棉花弹到蓬松均匀为止。
这弓床并不难,到了下午,这边弓床制作出来,那边也轧好了一堆去籽的净棉,大约有二三十斤。
云蓝满心欢喜道:“现在可以尝试制作棉被了!”
因为这边还没有多少棉花纺出来的线,自然也没有棉纱,只有先奢侈地用丝织的纱来代替。
云蓝让竹青和银光将之前纸坊工匠用的口罩拿出来,给制作棉被的人戴上,以免灰尘及棉花纤维吸到肺里,又对陈玄玉道:“大将军,到时西北的棉花,也大部分是在那边制作成棉被还有衣袄,这才送回京的吧?”
陈玄玉点头。
云蓝又道:“既如此,到时最好也让那些工匠戴上这口罩才好。”
陈玄玉道:“阿蓝想得很周到。”
之前宣州褚家两个纸坊的工匠,也都有口罩和耳塞。在陈玄玉的有意宣扬之下,一众工匠自然都知道这是云蓝为他们想到的,又因为云蓝懂得许多造纸的技艺,连陈玄玉的技艺都是她言传身教的,因此纸坊虽然是陈玄玉管着,云蓝很少去,但一众工匠对云蓝也非常敬服。
云蓝因为要现场指导一众工匠,以及准备到西北去教人如何制作棉被的人,因此也戴上了竹青特意给她缝制的绣花的口罩。
工匠在云蓝的指导下,将八斤棉花放到了弓床上,然后开始将棉花用大竹弓将棉花弹得如白云似的松松软软。
这活计听着简单,但一点也不轻省,一个人的话最少得弹上个把时辰才能好,两个人的话自然就快些。
因为弹棉花时棉絮漫天飞,众人一致让云蓝和陈玄玉先去休息,有什么问题或是弹好了棉花再去叫她,云蓝也不想棉絮沾得一身都是,自然答应了。
过了一个时辰,待丫鬟过来叫云蓝的时候,棉花已经弹得非常松软,显然这第一床棉被,这些工匠并不吝于多花心思。
云蓝看过弹得松软的棉花,夸赞了一众工匠,将这棉花均匀地铺成了如今双人被子最常用的尺寸。
陈玄玉听到双人被子一词,目光微闪。
而后这些工匠将红色的纱线穿过纱棒的小孔,两人一起将这线放在铺好的棉花上,交叠成网状,这一工序名为牵纱。
之后就是覆纱。
把早已准备下的裁剪到比棉被大的轻纱,覆在牵了纱线的棉花上,并将边角叠进去,用如同木头锅盖似的摞盆反复按压旋转,使棉花变得均匀平整,相互纠缠在一起,让制作出的棉被结实不易散开。
而后将已经压平的棉花翻一个面,重复牵纱、覆纱的工序,包边,再用摞盆进行按压,并再次翻面进行按压,直到棉被里的棉花变得纠缠在一起不容易散开,这才完成,如此一床棉被约需要四五个时辰才能完工。
但是一众工匠看到原本一朵朵的棉花,一下子真的变成了一床厚实暖和的被褥时,都是惊喜万分,兴高采烈而又小心翼翼地反复摸着这床才制作完成的被褥,问云蓝:“夫人,这被子这样就可以用了?”
云蓝点点头道:“再缝制被套,套上,就可以用来盖了。”
一众工匠看着旁边余下的十几斤棉花,均是跃跃欲试。
云蓝看看天色,天早就黑了,府里各处已是华灯初上,便道:“今日就先到这里吧,府里已经准备好饭食,吃过饭先休息,明日再继续。”
管事已经安排好这些工匠的住处,这个却不用云蓝担心。
工匠听云蓝这么说,只得不舍地看着那床棉被,先回去了。
待一众工匠去吃饭之后,云蓝也与陈玄玉回主院用饭。云蓝问陈玄玉道:“这床棉被要往宫中送吗?”
陈玄玉原本想着这棉被是云蓝参与制作的第一床棉被,应该留着自己用的,明日或是以后的再送给皇上也是一样,但是他想到方才那几个工匠在这被子上摸来摸去的,又点了点头。
还是以后让几个仆妇另外制作几床,再给云蓝用吧!陈玄玉心想。
云蓝当然不知道陈玄玉如何想的,但是,好东西都先送进宫去给衍帝邀功,却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了,因此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不过,能盖上温暖厚实的棉被,她还是很期待的。
↓认准以下网址其他均为仿冒↓
(.laoqu123=老曲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