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正蓝化工厂二楼会议室,一切已准备就绪,迎接上级环保部门的检查。胡科长拿着连夜写好的汇报材料,反复地翻看,生怕还有一点疏漏。突然,胡科长的手机响了。
“胡科长,市局的同志们已经来了,他们要直接去现场,我们已经往过走了,你赶快过来吧。”电话是县局的杨局长打来的。
“好,我马上往过赶。”胡科长有点发蒙,看来这次要动真格的了。
胡科长快马加鞭往固废堆场赶去。当他到达的时候,市、县环保局检查组一行人已经到场。
市环保局带队的是刘副局长。
胡科长连忙上去迎接:“刘局长,你怎么不先来厂里休息会儿。”
“工作要紧,咱们就开始吧。”刘局长话不多说。
胡科长察觉到刘局长的神情非常严肃,和平时大不相同。市局的领导们,胡科长基本都认识,这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正蓝化工厂的固废堆场投入有十年的时间,但由于固废产生量很大,堆积迅速。放眼望去,层层叠叠,可以用壮观来形容。
刘局长对眼前的“风景”视而不见。“走,咱们直接去查看这里的水体。”
胡科长战战兢兢:“好,领导这边请。”
堆场很大,走个来回也得一个多小时。
胡科长唯一担心的就是小溪的出口,背地里给许阳打了个电话:“许阳,你再去看看小溪的出口,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可千万不能有差错。”
胡科长边走边给刘局长介绍堆场的情况,但他只是点到为止,怕牵扯出什么问题。他更多地向刘局长汇报的是,这些年厂里如何重视环保工作,投资了多少钱,治理效果如何,如此等等。
胡科长手机振动了两下,是许阳发来信息:“胡科长,今天小溪口流出的水有点发黄,和平常不大一样。”
“你去堆场办公室找见这里的车间主任,泡一杯茶水,倒进那天预备的假水样中。”胡科长当机立断。
如何应付这样的检查,胡科长的手段可谓种类繁多。
在堆场遍览一圈之后,检查组一行人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问题,只是注意到有一条小溪从堆场下穿过。
“去那个小溪出口取个水样,回去分析一下,看水质有没有被污染。”刘局长安排随行人员。
“是。”一个监测站人员从车上拿出一个取样**,就准备下去。
“这下完了,不可能蒙混过关了。”胡科长心急如焚。看着取样人的背影,一时无有计策。
路走了一半,取样人员突然掉转头折返回来,面露难色:“刘局长,这个取样**破了个洞。”
“换个**不就完了。”刘局长有点不高兴。
“我,我……只带了这一个取样**。”取样人说话都不利索了。
“你这工作是怎么干的。”刘局长这下生气了。
胡科长发现事情有了转机,见缝插针:“刘局长,取样**我们多的是,我安排人下去取就好了。”
刘局长没有反对。
“许阳,还等什么,赶快下去取样。”胡科长恨不得立刻就让许阳飞下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许阳撒开腿就立刻飞奔下去,十分钟后,许阳拿着“水样”上来了。取样人立刻将水样放进车里。
“胡科长,你可得看好你的厂子,千万不能捅什么娄子。”刘局长语气很严厉。
“一定,一定,刘局长放心。”
看着检查一行人的车队远去,胡科长擦了把汗,总算又过了一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