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魏明帝嫌弃东宫软弱,有易储之心,膝下儿女中只有宁和大长公主敢站出来,捧着魏昭帝立下的家法,跪在含光殿前,高声朗读“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
气得魏明帝打了她一耳光,宁和大长公主却半点不曾惧怕,反而说太子皇兄是嫡长子,若是废黜,父皇有何颜面面对祖父。魏明帝当时气得牙痒,事后想起来却很是欣赏女儿的正直和胆量,并未责怪。而当时的太子,后来的魏平帝则对这个皇妹十分感激,即位后,对她多有殊荣。
而魏成帝幼年时,因生母早亡又不受魏平帝重视。宫中人对他多有轻视,身边服侍的人也不怎么尽心,导致魏成帝经常生病。
这事无意中被宁和大长公主发现了,同是幼年丧母,宁和大长公主就起了恻隐之心。不但把魏成帝身边的人收拾了一顿,还在日后对魏成帝多有照拂。因此,魏成帝登基后,对这位皇姑也十分敬重,在宁和大长公主原本的汤沐邑上又加封了三百户,使得宁和大长公主是打从魏昭帝中兴以来,唯一一个有九百封户的公主。
不过宁和大长公主却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这位侄儿可不如先前的皇兄厚道。纵然魏成帝对她尊敬有加,她也从不曾拿乔,更不参与朝堂中事,颇有几分超然世外的意味。
而杜宜琬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想要同宁和大长公主合作。一个有背景又聪明还没野心的人,在魏成帝这一朝才能活得长久,不会拖累到杜家。
杜宜琬听了清宁道长的话,说道:“您多想了,我结交大长公主殿下本不是指望她能提携杜家,而是想同她做生意。”
“做生意?”清宁道长有些疑huo,随后反应过来道,“你是打她手里望江楼的注意。”
杜宜琬笑道:“望江楼是大长公主殿下和广平郡王的产业,阿俪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打这个主意呀!阿俪不过是想用糕点方子从望江楼里分一杯羹罢了。再说,褚家仗着圣人的宠信,这些年江品轩没少挤兑望江楼,抢了望江楼不少生意。大长公主殿下也想出一口恶气吧!”
广平郡王就是当年魏平帝的第五子,也是现今魏成帝唯一还活着的兄弟。据说当年是宁和大长公主出面,同魏成帝说:“老三,老大、老二、老四我管不着也没法管,但老五年纪还小,也碍不着你什么,你好歹要留一个兄弟表现一下手足之qing吧,总不能叫天下人骂你薄qinggua义。”
有了这段话,才保住了广平郡王这条命。
不过广平郡王的命虽然保住了,日子过得却不怎么好。当年魏成帝宠爱幼子,封了广平这块富饶的封地给他,本是爱护之意。但魏成帝登基后,就看这块封地不顺眼了。
虽然他没有像对付其他兄弟那般对付这个唯一的弟弟,但他不许广平郡王回封地,洛京中广平郡王府的一应属官仆从都换成自己的人,并暗中授意苛待这个少年郡王。
宁和大长公主看出了症结,私下找到广平郡王,让他将今后封地所得赋税的三分之二献给魏成帝。广平郡王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小命重要,立刻照着这位皇姑的话做了,那日子才松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