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年下,年货早已备齐,管黎被婉秋和春儿两个缠着,非要她想过法子撮合潘柔和袁烈不可。没奈何,管黎只得亲自出马,这日院子里红梅开的正好,管黎折了两枝亲自送到潘柔屋里。
潘柔接了花插在花瓶中,请管黎坐下喝茶,
管黎打量了潘柔的屋子一圈,自潘柔搬到耳房,管黎还是头一次过来,见屋内糊的犹如雪洞般干净,悬挂的书画,琴棋潇洒。
那潘柔打扮的如粉妆玉琢,发髻高挽,身穿大红通袖五彩妆花袍子,下衬着花锦蓝裙,杏眼桃腮,肤色白皙,眉眼含笑,清丽婉转,是个绝色女子。
“妹妹这些时日也不到我屋里坐坐,感情是厌弃了我?”
潘柔赶忙道:“这是哪里的话?姐姐不是说将来把彩织交给我么?我这些时日想着多做些花样子出来,总不能空着手和姐姐合伙做生意不是?”
管黎见织布机上又有一个新花样子,知道潘柔话不假,故意问她:“不是在躲什么人吧!这两日我被啰唣的不行,你是个腼腆小姐,我也不好开口问你,只是我不来只怕耳朵要起茧子了。”
潘柔知道管黎说的是什么事儿,把脸红了,低着头扭捏地说道:“姐姐不必再说,我知道是什么事儿。”
管黎知道潘柔的心思,拉了她的手,细细说来:“女人初嫁由娘,再嫁由己。那唐靖裕原不是你的良配,你何苦为他守着没得耽误了你的青春?再者,那袁大人也不是迂腐之辈,知道你的底细,必定是不介意才求娶的,你既然有心,你二人也算是郎情妾意,何必再为些许小事误你终身?”
潘柔被道出心思,不由得叹息一声,幽幽的说道:“姐姐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也不是为唐家。只是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袁二哥那样的人品,又是官宦人家的公子,我实在不配玷污。姐姐不必在劝,我心意已定,袁二哥自会想明白,以后也不会说这样的傻话出来。”
管黎知道潘柔性子倔强,也不深说,又指点了潘柔针指,说了一会子闲话,约着潘柔到自己屋里吃中饭,“为的是大家一起热闹些,你一个人在这里仔细闷出病来。袁大人那我自会说清楚,你不必躲着藏着。”
“我省得,姐姐放心,一会儿我就过来。”
婉秋和春儿在窗户外头听了半日,见管黎出来一溜烟儿跑了。
管黎走在廊下见窗下两个脚印,知道是那两个丫头,也不点破,回上房等着吃饭。
两个丫头故意从后院绕回来,问着管黎:“潘姑娘怎么说来?”
管黎看了两个一眼,不冷不热地道:“这种事情总不好强逼着,既然不愿意只得罢了,个人缘分,有缘分的自会在一起,不肖咱们多费心思。”
两个丫鬟听的一头雾水,也不明白管黎的意思,见她没了兴致也不多说。
午饭时分,因天冷也没分那么多,大家伙儿一处用饭,只是用屏风隔开不教男女见面就是了。
袁烈难得见上潘柔出来,心里只当她回想明白,哪知潘柔与他说话客客气气,落落大方,全然没有以前的躲闪和娇羞。再看管黎的态度,袁烈觉得心里空空的,怪不是滋味。
待要问问潘柔是什么意思,当着这么多人,又不好开口。
管黎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等潘柔回去,抽了个空和袁烈说了潘柔的心思。
袁烈闻言觉得潘柔的想法有些可笑,他是官宦人家的公子没错,家中父母俱无,兄弟两个能自己做主。即便有公婆,潘柔嫁的是自己,又不是嫁给公婆,何必在意那么多?
况且他堂堂七尺男儿,从未想过要靠女人。
“她是为你着想,心里有心结,你也不用逼她即刻就想通,慢慢来吧!或许哪天就想通了呢?”
“夫人的意思属下明白了,属下自有分寸,不会打扰潘姑娘。”
说实在的,管黎也没觉得潘柔给人做过妾便低人一等,潘柔是个难得的好姑娘,性情温顺,聪慧,也不失为一贤内助。自古娶妻娶贤,至于妇德,潘柔是嫁人,并非是与人苟且失贞,再嫁又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各人想法不同,管黎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潘柔身上去。
年前,城中道路积雪打扫干净,各处挂上灯笼,红绸。
各家各户杀鸡宰羊,炊烟四起,街上人来人往接踵而至,等到吃过年夜饭,各家汉子带着老婆牵着孩子在出门看花灯,杂耍。
管黎也不落俗套,和潘柔带着家人逛街看花灯去。
春儿和婉秋两个是好耍的,这里看看那里逛逛,买了不少灯笼,最无奈的就是袁刚兄弟两个,手中拿着数十个灯笼,饶这样,两位姑奶奶还只管凑热闹,要猜谜得花灯。
管黎乐得不管,潘柔也说:“咱们女人家一年有几日能这么随意在街上走动的?让她们高兴高兴。”
说着,拉了管黎去前街买花去,管黎知道潘柔不愿意和袁烈走一起,便随了她去。
外头的花做工粗糙,管黎只在潘柔手中看了两眼,突然一声呼啸声,但见天空五彩烟花绽放开,一朵接着一朵,煞是好看。
管黎在宫中更大的烟花都见过的,自然不觉得多稀罕,潘柔仰着头看不小心撞到了人,才待要道歉,谁知道那人竟然破口大骂起来。
“大过年的,找死呢!没看见咱们娘子在这里么!”
定睛一看,不是别个,正是管黎从前管家的嫂子张氏。
如今的张氏和以往不同,养的甚是白胖,身上穿着银红宋锦斗绫袍儿,下是蓝织金拖地锦裙子,一双大交上陶喆高低鞋儿,鞋尖上各镶嵌这一粒黄豆大的珠子,头上满是珠翠,一张脸胭脂涂的跟扮戏似得。前面两个丫鬟引路,身后两个小厮跟着带孩子放炮仗,一行又跟着她娘家哥嫂两个一路奉承她,好不威风。
若不是看着两个侄子,管黎还当真没认出来是张氏。几个孩儿看见管黎欢喜地叫姑姑,张氏把大些的孩子打了一巴掌,喝令他们:“不许混叫,你们哪来甚鸟姑姑。”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