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一日不见如三秋
作者:阿里小喵      更新:2019-08-09 05:49      字数:2250

第六十五章:一日不见如三秋

从前日回去,便再没见过管黎,随后才知道她受了伤。楚临风心里有些毛毛的,那个女人刀架在脖子上都不会眨眼的,不会因为一点小伤就不出门的道理。

几日没有她的消息,楚临风只觉得内心深处像是有万只蚂蚁在啃噬一般,不疼但痒痒的,着实叫人心里不安的很。

待要去唐府看她,有寻不上什么由头。

直到今日才听说唐家摆酒请客,越发觉得不对。

白日里太阳毒,大家都不愿意出门的,因此夏日里请客设宴都是傍晚,有参加宴会的只需到官府报备,拿到免宵禁的令牌便可夜间在街道上走动。

不知为何,楚临风总觉得心像被什么东西揪着,那个人的影子时不时又在脑海中晃动,总觉得焦躁不安。

那日闹出那样的乱子,外头传的沸沸扬扬,万一唐家人为了维护名声,逼迫她自尽怎么办?

“主公,属下想到唐家去一趟,或许能打探出那个宫女的消息。”

陶妮单膝跪下,面无表情地说道。

楚临风看了一眼陶妮,晚上的宴会只请女客,想来也只有陶妮能去,陶家在平州和珠州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商界名流,刚好前日为帮管黎脱离险境说定了唐家的彩织,能定下这么多在他的封地也只有像陶家这样的大贾。

“以陶家小姐的身份去。”

陶妮楞了一下,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查到管黎是皇宫出来的宫女,唐家不过是本地的土财主而已,还不值得陶家交往走动,一旦让人查出陶家是王爷的亲信,王爷多年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了?

楚临风当然知道陶妮以陶家小姐的身份出面不妥,但这是唯一保全管黎的方法。

有陶家这样的大户,即便唐家对管黎在不满也会顾忌一二。

为了母妃,他别无选择!

不到掌灯时分,唐家后花园里已经张灯结彩,管黎带着二娘张氏在内宅门口迎接赴宴的贵客。

张氏与管墨安排在亭上单独一桌,用屏风将她们这桌与其他桌隔开,管黎也和二位说清楚,并非是轻视之意,实在今日请的都是女眷,让管墨一家来也是府上承认他们是唐家的亲家。

管墨倒是好说话,他们不过是小门小户人家,今日请来的都是威远县有头有脸人家的妇女,他们又不认的人家,也不懂礼数,没得丢脸。

张氏便在管墨跟前嘀嘀咕咕抱怨管黎:“亲事还是我说与她的,如今发达了也不说照看娘家。都说长兄如父长嫂,她来家什么都没有,咱们养活她,这等活命之恩,她一点儿也不顾念。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让她进家门!”

管墨瞪了张氏两眼,没理论她,说的实在不耐烦了,才道:“当初妹子在家,你也没少使唤她。彩礼银子你也赚了几百两,还只管贪心不足,你不满与妹子说去,说给我听也没多大益处。”

张氏这才没了语言,一桌孩子抓着什么就狼吞虎咽起来,惹得唐家下人捂着嘴偷笑,张氏脸上过意不去,这才没和管墨理论此事,自照顾孩子不提。

唐太太与老太太陪着知县夫人等说话听曲儿不提,本家亲戚有二太太陪着,一些知道唐忠中举的乡绅上赶着巴结二太太。

“二婶子,我记得这老大家的媳妇进门还没三个月,你们老太太这等看顾她?”

二太太闻言,脸色微微变化,随即又很快恢复过来,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的笑容,柔声道:“侄儿媳妇是个伶俐的,如今家中生意和府里都是她一个人照看着,长房长媳管家理所当然的。”

“话虽如此,你家二郎已经是举人老爷,将来定要娶一位出身好的儿媳妇。难不成你愿意让堂堂老爷夫人屈居一个落魄户儿之下?”

二太太想起管黎为了占用唐家祖宅,将一些住在老宅里的亲戚给撵了出来,这些人大概是心里不服气,所以才在自己跟前说这些话来给她添堵。

“可不是,出身不好认识的人也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唐家的生意可不能交给这种人管着。”

正说的,见管黎和二娘张氏陪同者一位头戴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身穿缕金挑线纱裙的绝美少女进门,这少女一身华丽宫裙,花容月貌,恍若月下仙子一般。

“莫不是哪位官家千金?”

话音刚落,就听见二太太旁边一个长相尖酸的妇人道:“管氏是何等出身?能认识什么达官贵人,依我说,多半是请来唱曲的婊子。”

声音不大,但多数人都听见了,内宅请客不便让戏子进门,女戏子又非一般人家能养得起的,因此大多数会在勾栏院里头请两个会唱的姐儿上门唱曲儿。

陶妮自有学武,听觉原比一般人好些,听了这话顿时变了脸色。若非为了主公,别说唐家,就是知县家也不见得能请得动她。

管黎领着陶妮往老太太那一桌去,满脸堆笑道:“奶奶、婆婆,这位便是咱们家的大主顾,平州陶家的小姐,陶姑娘,婆婆上次见过的。”

一声“平州陶家的小姐”吓得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连知县夫人都站了起来。

陶家的生意遍布天下,大乾九个皇商之一,这九位把持着大乾的经济命脉,在大乾的地位举足轻重,就连朝廷也不敢轻易得罪。

“哎呀,贵客临门,当真是喜事啊!”老太太连忙离席让座。

陶妮只是淡淡相对,客气地道:“老太太是东道主又是长辈,理应上坐,我随唐大娘子一起便是。”她来的目的可不是炫耀自己的身份的。

老太太一听连连点头,喝命底下人另外准备一桌宴席,单独与管黎和陶妮两人。

一些乡绅们见陶妮和管黎这等亲热,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也有人质疑陶妮的身份,不过当唐太太说明是陶家给唐家三万两银子定银,定下唐家第一批彩织时,大家再不敢质疑了。

在这小县城能拿出三万两银子不多,更何况只是定金而已,放眼整个珠州和平州,也只有陶家能做得到。

陶妮对这些人前倨后恭的态度嗤之以鼻,压低了嗓音对管黎说道:“方才你也看见了,那位为了你不惜纡尊降贵扮作家丁,你若是有良心,就该跟他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