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各有算计
作者:云之南安之北      更新:2019-08-08 23:28      字数:2592

夜晚的相国府显得极其安静,深冬的月华合着院中石灯笼摇曳的烛光,洋洋洒洒的覆盖着每个角落。更增添了几分清幽的静谧!

已是近三更时分。公孙复和自己的长子公孙司徒还未就寝,在内院的书斋中听着细作打探的情报。

听完汇报后,公孙复招了招手,细作躬身退出,而后如夜魅一般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夜幕中。

“林清贪赃一事你没有掺和吧?”望向消失在夜幕中的细作,公孙复急忙说道。

“没有!再说那点小钱你儿子我也看不上。”

“那就好!这个娄子他林清捅的也够大的,能有今天这般结果也算是他咎由自取!”公孙复说完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长子,接着询问道:“行刺一事现在近况如何?”

“虽然夜煞门半路插足,但并未知晓什么。”公孙司徒皱了下眉头,面有思虑。

“是不是侯公府察觉到了什么?”

“嗯!近日防城营的精锐兵力又加派了不少。而且侯公府也频繁的出入皇城。”

望向儿子面有忧虑的神情,公孙复走到其跟前拍了拍肩膀,安慰道:“这很正常,不必过于担忧!毕竟他侯公府是先帝钦点册封的护国公,责任重大!又是临至年关肯定有诸多琐事与皇宗商议了。”

公孙复说完继而又正色道:“暂时不要有任何轻举妄动,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

公孙司徒点了点头,轻晃着身子走出门外。

公孙复望着长子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还是太年轻了!需要经历的还有很多……”

流萤回到幽冥谷时,就已晕厥在了谷内。还是被外出的斩星及时发现背回了夜煞门。

凌风见到这般模样的时候内心又惊又疼。赶紧用真力为其疗伤了一番,算是修复了一下身内受损的经脉,至于五脏六腑的内伤却要靠药物辅助治疗了。又在身旁静静的守候了两天两夜。

次日的清晨,流萤微弱的挣脱开双眼,眼前的一切开始还是朦朦胧胧,渐渐的变清晰起来。又慢慢的移动着双眸观察四周的一切。

简单、干净、明朗,这正是自己的闺房,听着窗外廊下随风摇曳的风铃,响着的清脆柔声伴着偶尔灵动的鸟叫声,丝丝流入耳畔……

微风吹动着纱幔的窗帘,花香趁着空隙钻了进来,填满了整个房间,闻着房内淡淡的花香,流萤冷若冰霜的脸上倾城的浅笑了下,这一切多么熟悉……

假如时光能永远地定格在这一刻,不用去缅怀过往,更不惧余后往生,那该多好……

“你醒了?”

流萤轻转着眼眸,寻向温暖的声音处。看到一袭蓝衫俊秀儒雅的凌风轻俯着腰腰眼神关切地望向自己。刚想动下身子,便觉得全身如散了架一般疼痛难忍!

“不要动……你的伤势严重,现在正是康复的关键。”凌风柔声的劝道,并把其腋下的被子又往上提了提。

“我……睡几天了?”流萤的声音有些柔弱无力。

“两天两夜……”凌风满是心疼的望向流萤。

听到这话流萤慢慢地闭上了双眼,不再言语。

凌风望向床榻边上挂着的一个精美的小铜铃,柔声的嘱托道:“我就在门外的亭廊下,有什么事就摇这床边的铃铛。”望向已是闭眼不语的流萤,凌风轻叹了一声,转过身轻挪着的步子向外走去。

不过多时,紧闭双目的流萤眼角处的两行水珠从中悄然滑落……

事情平息没有多久,当夜煞门的书信由内侍递至御书房唐立民的手中时,后者无力的坐在了御座上,平静的叹息了一声……又向内侍宫女招了招手,一个人在书房内静默的望着手中的书信久久未动!就因为林清这带头之人的贪赃枉法,才会造成交州灾情延迟数月之久才奏报朝中,而后又中饱私囊,私吞灾款,三万灾民因此流离失所,尸殍遍野,亡魂难安啊……

唐立民缓慢地闭上双眼,后仰着头,又是叹息了一声!眼眸中的两粒水珠悄然划过灰白的脸颊……

户部尚书林清的死在朝中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余下的同党也被及时肃清,过后的几日里唐立民在朝例中也没有再提起此事,有时候反而是刻意的去规避。毕竟对于想做好这天下明君的唐立民来说,这也是自己政绩上一个不小的伤疤。

唐胜云回到正冕皇城后,并把自己路上遭遇的一切如实的告诉了皇兄,包括柔兰国调兵一事以及最近所遭遇的刺杀……

此时的唐立民身披雪白裘氅安静的站在前殿的观景楼上,虽然寒风阵阵呼啸,却未见其有半点畏缩,更未有退后躲风的意思。反而是神情昂然地又往前走了几小步,不时的还会咳嗽几声。内侍想上前服侍时,也被其招手拦了下来。而后双手负于背后表情深沉的眺望远方……

“皇兄!”一道声音从左侧的阶梯传了过来。

望着风尘仆仆有些莽撞的二弟,唐立民会心地笑了。

“你这性子到何时都改变不了了!”

“干嘛要改变?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唐胜云感受着景楼上的寒风,又望向远处萧瑟的风景有些调侃的笑道:“大哥叫我来此,不会是让我喝着西北风看着肃杀的风景吧?”

“你不觉得这江山如此多娇吗?”唐立民并未正面回答唐胜云的话,而是饶有兴致地观望着眼前的一切。

“多娇倒是多娇!这时赏景恐怕却有些不合时宜吧?”

“是啊!好多人如这景色一般都不合时宜。”唐立民叹了声息转过身望向身侧的二弟,神情肃然的接着说道:“就比如那相国府!”

“相国府怎么了?”

“你不喜朝政所以并不了解其中事情原委。”

“你知道相国府公孙复原来的身份吗?”

唐胜云对皇兄提出的这些问题一无所知,而后一脸茫然地望向皇兄,后者又是娓娓的道来。

“这公孙复本是前朝皇室贵胄,又是分封的一个藩王,因在父皇征战江山的过程中归降有功,其后又辅佐父皇顺理成章的招安了前朝的其他部落。”

“那倒是功劳不小!”

“这倒是不错!可事情往往就坏在此处,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必然存在着弊。就因为功不可没,再加上此人城府颇深,之前在坊间就有传言,由于前朝国君昏庸无道,暴戾恣睢!公孙复经常借机逾越身份,越俎代庖的管辖朝中事务了。而谋权篡位的取而代之也是迟早的事情!”

“那他为何没有起兵造反取得天下?”

“这也正是他归降我们大宁的原因。”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此人城府颇深不说,而且生性多疑,心胸又特别狭隘!其名声更是以心狠手辣著称,和那前朝暴君的处事风格也是百无一二,极其相近!因此支持者寥寥无几。”唐立民说完眼睑微收双眸深邃的眺望远处。

“这应该就是个隐患了!所以父皇一直未敢把他分封出去?”唐胜云望了一眼自己的皇兄,后者默认地点了点头。

“这还只是其一。”

“难道还因为他手中握着的兵权?”

“正是!这才是关键,也是我们大宁王朝一直不敢动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