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重故山当中,响彻了帝都禁军的呼喊声,似乎在向夏承这位皇帝做最后的告别,不管夏承为君如何,但是他在禁军的心中,就是无上的至尊,那是谁都代替不了的人。
夏承听着禁军跪在地上的声音,心中一阵感动,帝都的禁军,那是夏承这些年的心血,夏承将帝都完全掌握在手中,用了五年的时间,后来的二十年,夏承精心经营,招收江湖义士,一手提拔韩屋从一个小小的士兵成为禁军统领,看着如今禁军如此回报自己,夏承心里也感觉到了无尽的欣慰。
禁军在地上长跪不起,夏承对着韩屋笑到:“韩统领,让他们起来吧。”
韩屋不舍,跪在地上,沉默了一会之后才站起身沉重喊道:“禁军,立!”
重故山当中,声音相互传导,又是一阵盔甲交错的声音,禁军全体起立。
韩屋站起来的时候,双眼已经通红,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对身后的皇帝行礼了。
夏承看着禁军已经站起身,笑呵呵说道:“朕掌禁军,二十余年,今有此精忠之师,甚感欣慰,禁军,国之栋梁也!”
韩屋没有接话,只是笔直站在原地,面若寒霜,这是他对皇帝陛下最好的回答,禁军,为国生,为国死。
夏承夸赞完禁军,又环顾四周,笑道:“宣太子上台!“
“宣太子上台!“太监扯着嗓子传递夏承的话。
号角在此吹响,鼓声雷动,太子夏明照在护卫的陪同下,从旁边的路中走上台前。
夏承看着夏明照,轻笑道:“朕,今日禅让太子,望太子励精图治,用心治理国家,听臣言,心系天下苍生。“
“儿臣遵旨!“太子在台下,冲着夏承跪地磕头,长跪不起。
“上台来!“夏承喊道。
夏明照站起身,缓缓走到禅让台。
夏明照拿过太监端着放着玉玺的金盘,将玉玺托在手中,冲着禅让台上的巨大石柱高声喊道:“后世子孙夏承,今日祭拜先皇,将皇位禅让于太子夏明照,祖宗共视,天地同鉴!“
夏承说完,跪在了石柱前。
夏明照也是走上前去,跪在了夏承身后。
深深磕了四个头,夏承站起身,转头对着夏明照说道:“太子,接下这玉玺,从今天起,你就是我重故国的天子!“
夏明照深深躬身,双手托在前方。
夏承带着满足的笑容,将玉玺慢慢放到了夏明照的手中。
当夏承的玉玺放到夏明照手中的时候,底下文武百官全都跪倒在地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夏明照拿过玉玺,双眼通红看着夏承。
夏承带着笑意,微微冲夏明照点了点头。
夏明照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要紧牙关。
“我已将皇位禅让给了明照,从今天开始,明照,就是重故国的皇帝!”夏承高声喊道。
夏明照转身面向所有人,身后的太监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龙袍,帝冕,替夏明照穿戴好。
夏明照年纪轻轻,一身龙袍加身,这种威严,已经初步显现了出来。
夏承没有再说什么话,而是直接转身,径直离开了禅让台。
禅让台上,就剩下夏明照一个人。
看着底下的所有文臣武将,夏明照心中一股热血已经涌上了心头,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重故国引领到另外一个台阶,比现在还要再好!
文臣武将都跪在地上,夏明照说出了他身为皇帝的第一个圣旨:“众爱卿,平身!”
众位大臣们全都站了起来。
夏明照此时,一腔抱负在心中,高呼道:“朕,受命太上皇,今日初登皇位,立年号‘承平’,今年,为承平元年,天地共鉴,神鬼听之!”
“吾皇万岁!”文物群臣在此高呼。
“朕,立志开辟盛世,立万世之伟业。保家卫国,开疆拓土!朕,要以我重故国无敌之军,扫平重故国一切障碍,建立开平之强国!南疆,北域,东海,西山,犯我重故国,虽远必诛!普天之下,我重故国每一分土地,不可作乱,不可为祸,胆敢触犯者,必杀之!这一切,都需要众位爱卿与朕,共图之!”夏明照高声呼唤。
底下的群臣也被夏明照这番话感染,就算他们有不同的心思,但是大部分人对于夏明照的这番话,依然表示认同,重故国,不可侵犯。
夏明照接着说道:“朕新登基,云中客上前听封!“
人群中,最前面的云中客缓缓站起身,来到了禅让台前,跪在底下。
“朕,废除左右丞相,单设丞相一人,统掌朝中文臣!“夏明照高声喊道。
“多谢陛下!臣必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云中客跪在地上拜谢。
夏明照接着说道:“另,翰林院大学时路清远年事已高,为我重故国奉献一生,现准许路清远回乡养老,云中客兼翰林院掌院,掌翰林院学子事宜!”夏明照接着宣布道。
“臣,谢主隆恩!”云中客在此拜谢。
底下的群臣虽然已经能够猜到这个结果,但是听到之后还是心中差异,如此一来,在他们心中小小年纪的云中客,已经是到了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不仅把持这朝政,官员任命大权,就连选拔官员的翰林院,也被云中客所掌控,不出五年,朝中文臣,将全都是云中客的人,现在就看武将要提拔谁来制衡云中客了。
果不其然,封赐完云中客,夏明照接着喊道:“征南将军拓跋泽上前听封!”
百官之中,一个武将,身穿盔甲,腰间佩剑走了出来。
“征南将军拓跋泽,拜见陛下!”拓跋泽对着夏明照单膝跪地,行军礼。
“征南将军,御守南疆有功,封大将军,掌全国之军!”夏明照喊道。
“末将谢陛下!”拓跋泽跪地抱拳道。
夏明照再一次说道:“朕之皇弟,夏承启,文武双全,掌兵有序,封承启王,封地南州镇南府,同领征南将军,为朕戍守南疆!“
夏明照此话一出,站在文臣武将最前面的三个年轻人其中稍微年长一点的站了出来,跪在夏明照前方拜谢:“弟夏承启,谢皇兄恩典!“
众人听着夏明照的册封,心中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二皇子是被发配边疆了,而有些人则认为,二皇子这是被委以重任,同时感叹皇帝心胸宽阔,对于和自己争夺皇位的二皇子,还给了这么大的信任。
二皇子领了虎符离开,夏明照又接二连三的封赐了很多人,并且都是一些年轻人,基本上朝中重要的官员全都被换了一遍,前朝老人,留下来的,没几个人。
夏明照封赐完官员,再一次说道:“朕,布告天下,将娶帝都女子纪心台为后,封纪心台为皇后,母仪天下!”
夏明照这话一说出来,立刻激起千层浪,没人想到,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夏明照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而且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要知道,夏明照没有妃子,在还没有正式举行国婚之时,夏明照竟然已经册封了皇后,这可是天下头一次,在一些人看来,这是滑天下之大稽,毫无道理可言。
果不其然,夏明照这话一说出来,刚刚被封为司礼监掌印的黄厚载当即站了出来说道:“陛下!陛下与那纪心台尚未国婚,此时宣布皇后人选,为时过早!”
夏明照冷面说道:“朕心意已决,任何人不得反对,纪心台,就是我重故国之后的皇后,不可变动!”
黄厚载听言,又站了回去,他刚上任,不可能顶撞皇上,那是找死。
夏明照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再反对,就连云中客也是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夏明照这才说道:“今日封禅已完,钦天监,祭天!“
夏明照说完便在贴身太监的搀扶下下了封禅台,不一会,钦天监的人便来到了封禅台,开始焚香祈祷,举行祭祀。
夏明照在台下看着,嘴角扬起一抹微笑,这一天,他等了很久,他要替自己的父皇分忧,看着父皇日渐老去,夏明照终于能够登上皇位,开始他的治国之路。
夏明照的登基,预示着重故国走向了新的篇章,老一辈的人注定要退出历史的舞台,新一代的开拓者已经开始登上了重故国的舞台,所有人都能够预感到,这位新皇帝,是一位雷厉风行,注定要干出一番成就出来的皇上,跟着这皇上,必定能够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不止是朝廷开始了一代新人换旧人,在江湖中,随着夏明照的登基,也有一股暗流,在推动着江湖不停的超前走,新一辈的江湖人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取代着前辈们的名号,渐渐成为江湖的中流砥柱。
江湖,跟随者朝廷的脚步,越来越多之前根本不知道的人物开始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夏明照的变法,带动的是整个重故国,在还没有完全施行到整个重故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重故国有些地方是混乱的,新的官员体系还没有形成,旧的官员还在施行他们的那一套,而新崛起的后起之秀,却要为了自己博出前程,在这激烈的碰撞之下,江湖也乱了,这个时候的江湖,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江湖了,在这样的天下大势之下,江湖人,也在寻找着他们的路,书写他们在江湖中的传奇。
不同的地方,无数的江湖新一辈年轻人,还有那些闯荡江湖的少年,都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头,发芽,追寻着前辈的身影,取代前辈们的名头,长江后浪推前浪,江湖,也在逐渐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