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被杀之时,曾经将先皇手书圣旨交于王允王司徒,众位卿家一看便知。”董卓这时突然说道。
“董卓,你到底要干什么!劫掠洛阳,你已是千古骂名!废立新帝,你将遗臭万年!”另一名老臣此时也站了起来。
“没错,董卓,天子至高无上,岂是你能随便决定的。你这出戏,要演给谁看!”
汉臣们会因为权力而屈服,有时,也会和权臣妥协。但他们也有他们的底线,这条底线就是皇权的不可亵渎。这是出于忠心,也是出于自身权力的考量。他们的权力由皇权赋予,皇权动摇,他们的权力也会受到削弱。作为既得利益者,皇权崩溃,天下大乱,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何况,他们也有身为大臣的气节,即使面对西凉兵锋利的长刀,他们也敢于仗义执言。大汉也有自己的气节!
“真是可笑,真正娇诏的人,你们不去痛骂,反而说我,王司徒,你愣着干什么,还不给他们看看先皇的圣旨?”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允身上,如果目光有热度,王允此时已经被灼烧至死了。他的手微微抖动着,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不可思议。
这卷圣旨,是曹操诛杀十长侍的时候,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当时,为了稳定朝堂,也是稳定天下,这个秘密被他们隐藏了下来。皇位至高无上,但当时已经处在了悬崖的边上,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王允以为他早就把这圣旨毁掉了呢。
刘辨勇于承担责任,当时他选择继续当皇帝,现在,他选择退位。
王允跪在地上,抬头看着眼前正对他微笑的刘辨,低声说道:“我以为,这卷圣旨,你已经烧掉了......”
刘辨没有说话。
“你知道么,退位的皇帝,没有几个有好下场。胡亥,你知道么,就算想做一介百姓,也不可得啊。他们要么死了,要么活的很凄惨......你不必这样的,还有别的办法,一定还有的。”王允絮絮叨叨,脑海中一片空白。
刘辨终于睁开了眼睛,说道:“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失败了,怎么办?虽然没有告诉你们,但我真的很害怕。子师,这是我能想得到的最好的办法了。君王死社稷,我要保护全天下的子民,保护洛阳的子民,还要保护我忠心的大臣。我希望你,还有曹操,还有这些敢于为大汉战斗的勇士能够活下来。有你们,大汉才有希望。就算我死了,又能如何呢?退位后,我只是一个废帝而已。我的生死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希望你们能继续为了大汉而活下去!”
王允的嘴唇抖动着,跪在地上,说不出话来。他一直以为是他在帮助小皇帝,可是现在,他的生命却是被小皇帝救下来的。
“董卓来洛阳,不会只是想劫掠,想杀人的。他一定有自己的志向,要实现这样的志向,他不仅需要一个皇帝,一个朝廷,还需要名正言顺,还需要能支撑这一切的功业。迎立新帝,废除伪帝,皇位正统,没有比这更大的功劳的。天下的道义依然还在,别的权臣也没有理由模仿董卓杀向洛阳,他就能够挟天子已令诸侯了,可以让他一展抱负,而你......”
“我也将沾光,因为我也是有功劳的......”王允说道,然后突然暴起,大声喊道:“这样的功劳,不要也罢!”
说着,扬起手,要将手中的圣旨扔出去。但另一双手却紧紧将他抓他。
“孟德,你干什么!”王允怒目而视。
“司徒,请以天下为重,请以洛阳这数百万子民为重。陛下做的没错!”
“你让开!一旦退位,他会死的!”
“君王死社稷,何况,我不会死的。董卓已经答应我了。”刘辨说道。
董卓站在一边,不耐烦地看着三人笑声嘀咕,望着王允的动作,知道他的反应,倒有些敬佩眼前的老头了,回过头去,问牛辅道:“李儒把洛阳的人都分析透了,怎么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个叫王允的人。你可曾听说过他?”
牛辅摇了摇头,说动:“不过军师说过,洛阳卧虎藏龙,不可小觑,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看着他,我想起一句话,什么大小什么隐来着。”
牛辅道:“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对对对,就是这句话。你个羌人,学问倒还好......”
被称赞学问好,一直不苟言笑的牛辅却突然笑了一下,显得有些害羞,又有些骄傲,辩解道:“我是汉人......”
董卓拍了拍牛辅的肩膀,接着说道:“唉,我本以为大汉已经完了。可是,你看看今天,咱们差点就一败涂地了啊!一个老头,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居然让我跌了这么大一个跟头。我想明白了,大汉还没有死,至少现在,它还没有死!大汉虽老,余威犹烈啊!”
“那这个王允,要不要?”牛辅看着王允,用手指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董卓瞪了王允一眼道:“你傻啊?这样的人才,不仅不能杀,咱们还要笼络过来。天下不太平,正是用人之际,这样的人,必须为我所用!”
而此时,王允已经瘫坐在了地上,圣旨也跌在地上。曹操看了看刘辨,对着他深深扣头,然后站起身,捡过圣旨,来到众位大臣面前,一把打开了圣旨!
群臣们犹豫了一下,然后一窝蜂一般地聚在了圣旨前。
他们久居中枢,看过的圣旨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一眼之下,已经确定,曹操手中的圣旨是真的。
不少老臣的反应就像王允一样,仿佛被抽掉了骨头,失去了力气,就像最狂热的信徒突然发现自己的信仰不过是一场骗局,就像是守财奴一夜之间被人骗光了所有家产,就像是......失去了权力的大臣。
董卓饶有兴致地看着大臣们的反应,对身旁的牛辅继续说道:“李儒说的没错,大汉的气数还没到,它还活在所有人的心里啊。”
牛辅也点了点头。
“好了!看到了吧,我才是真正的忠臣,你们就算不是奸臣,也是一群糊涂蛋而已!陈留王才是真正的陛下!我是来勤王的!不是作乱的!”
此时,刘辨反而轻松了一下,他的肩膀一下就垮了下来,仿佛卸掉了长久以来,一直压着的一副重担。他将皇冠,从头上卸了下来,捧在手里,缓慢而庄重地走向了刘协,然后跪在他面前,将皇冠呈在他面前。
刘协的眼泪已经滚滚滑落,但是他知道,现在不是他放声大哭的时候。他虽然年纪尚小,但聪明的他完全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疼爱自己的哥哥,不仅将有生命危险,还将在史官的刀笔下,变成一个伪帝,一个比昏君更不如的存在......
在刘协还在发愣的时候,刘辨第一个跪下,第一个大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董卓大笑,虽后也单膝跪下,冲着陈留王行礼,道:“吾皇万岁!”
随着他的跪拜,所有西凉兵都跪在地上,山呼万岁,一时之间,生动九霄,响彻云端。
随后,其他大臣终于接受了眼前的事实。这样的逆转虽然突然,但是一切好像又都说得通。于是,随着废帝、董卓一起,大臣们也缓缓跪在地上,口呼万岁。
“并州牧董卓入京勤王,匡扶社稷,功在千秋,今朕初登大宝,感念其功,特加封太师,享赞拜不明,入殿不趋,剑履上殿之权,永配宗庙,万世不绝......王允子师,忠心社稷,智虑周全,今加封大司徒.......曹操孟德,护驾有功,诛杀逆党,临危受命,乃社稷功臣,今擢升骑都尉,洛阳都尉......”
王允看着眼前的闹剧,听到同样的大太监,从不同的皇帝手中接过早已草拟好的圣旨,拖着常常的声音,念着早已准备好的辞令,突然感到无比的无聊。
我只是来搞定女神的,为什么要卷入这样无聊的事情呢?
随着王允的一声叹息,圣旨也同时念完了。这一次,董卓和他的西凉,曹操和他的北都尉兄弟们,以及诸多的大臣,终于齐声称颂陛下的隆恩,再一次整齐地山呼万岁。
新的朝代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