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喝响,众人将视线汇聚在了台下一个身穿黑色皮衣的男子身上。
“原来是华兄到了!”
“华大哥,你好。”
“华兄好……”
几乎所有人一见到我,都赶紧站起来跟我打着招呼。
盛名之下,厥家的下一任领路人在他们眼中自然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几乎所有人眼中都流露出欣喜和好奇之色。
之前他们也只不过是在台下有幸看到了华天,现在华天亲自参与进来,他们的焦距自然也放到了华天身上。
“华兄弟,快请上座。”
人群中有个非常见机的瘦个男子,直接搬起远处的凳子放到了圆圈中央。
众人都没有反对,这里本来就是厥家,没有理由拒绝人家继承人上台。
“还望华兄不吝赐教。”
一号位置的华夏人鼻梁有些高,但看上去满腔正气,说话的时候还冲着我抱了抱拳。
“呵呵,谈不上赐教,对于宇宙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这些看上去迥异的想法,有时又出乎意料的相似而已。”
我淡淡一笑,思想这东西本来就不该分什么谁是谁的。
世界那么大,你想的到的东西,你又怎么知道别人没有想到过。
“我想,对于一个文明的真正进步和传承,一定需要有真正的长远眼界,而不是单一的、自私的、只从人类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啪啪啪……”
我话音刚落,就有人带头猛烈的鼓起掌来。
“那不知华当家所谓的长远是指什么?”
人群中一名黄头发,蓝眼睛的波兰人疑惑的问道。
“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所谓的长远是要人类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引导自己,正确服务自己。”
“可惜目前人类过度着眼于家国利益争斗,目光完全无法跨过这一层次。”
如果要全球的人类都有统一的意见和团结的观念,那除非地球经历一场整个层次的浩劫,否则几乎不可能实现。
“华兄虽然言之有理,但是华兄似乎还没有指明自己的意思吧?”
人群中不乏有眼力劲的人。
“呵呵,我的观点若是说出来,恐怕会引起在座各位的激烈情绪,想想不说也罢。”
我对着提问的人笑了笑,没有回答。
“厥家的力量技惊四座,意见想必也是极其超前,如果能有幸知之一二,那是我们大家的荣幸才对!”
“对!华兄,快说吧!”
“华兄,还望告知一二啊!”
每个人都极度渴望知道答案,就像渴望知道未知的秘密一样。
“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说了。”
我心里想着其实说一说也没什么,反正本来也是个学术研讨辩论会而已。
“我相信,刚才一号位的这位先生陈述的观点已经引发了在座各位的深思。”
“大家都应该明白,人类寿命有限,但人类的文明却需要不断传承,正是因为寿命缘故,这种传承到了一定高度后,也只能被限制到一定层次难以寸进。”
“每一代掌握上一代人的知识都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掌握之后研究下一代知识也是需要时间的,总有一天达到一种极限,那就是人类需要学习上一代知识的时间是一辈子,那就再没有时间去研究下一代知识了。”
“到了那时候,人类科技就面临真正无法跨越的瓶颈了。”
“呵呵,那时候恐怕只有人工智能才能替代人类传承下去,所以一个文明发展到第一个巅峰的时候,一定是人类彻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时候。”
这句话说话,整个场上都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出声反驳。
毕竟我的话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但却说的句句在理。
会场再度陷入了一片死寂,甚至已经有人想象到未来人类穷极一生都已经学不完东西了,更遑论继续研究和获得突破了。
那时候,恐怕真的只有人工智能才能代替人类脑力的记忆储存和运算储存。
“呵呵,如果不想人类被人工智能取代,未尝没有别的办法,只不过,那种办法现在还无法被那些打着所谓的正义旗帜的科学家接受。”
我淡淡一笑,通过改良和设计人类的dna让人类进化这种事,我自然不会说出来,因为太多人无法接受,虽然这在蔚影星球的文明中是一门入门学科。
“是什么?”
有人忍不住好奇的问了出来。
其他人见状,立马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显然也很想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以让人类的文明传承。
“呵呵,也没什么,其实我更想说的是第二点,因为它对于人类文明传承可以有更久远的意义!”
“而这一点,自然就是和刚才一号座位朋友的观点不谋而合。”
“那就是注重宏观的规矩研究!”
我没有等其他人提问,直接说除了第二个方法。
宏观与微观相互并存才有意义,单一方向的埋头苦究才是真正的走了不归路。
一号座位那名戴眼镜的华夏男眼睛一亮,这华天师兄果然博学多识,不仅如此,他的眼界和心态当真配得上举世无双四字!
他此刻早已经被深深地折服了,虽然华天师兄提了很多大胆的想法,但哪一个不发人深省?
“宏观上的规律研究,往往可以为微观提供正确的方向……”
“我不同意!”
人群中有个浓眉大眼的男子直接开口打断了我的话。
“微观粒子的世界可以研究通透的话,那还研究宏观干什么?我认为研究微观才是最重要的!”
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所有人都盯着我看着,期待着我的解释。
一号座位的男子也低头思考着。
“呵呵,观点当然是求同存异,不过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
“诸位不妨想想医道传承!古往今来,中西医药的研究出发点就完全不同。”
“中医治病从未去研究医药的原子,分子结构组成,但无论针灸,推拿,按摩,服用草药都可以治病救人,已被世人广泛接受认可。”
“西医注重抗体与病原体的选择性结合,注重研究出万物的分子类型,结构特征等等,虽然副作用大,但也对治病有不错的见效,这一点世人同样认可。”
“西医是典型的研究微观规律总结,得出治病结论,而中医却从宏观上总结客观规律,同样可以通过号脉,针灸等手段诊治病情。”
“两者表面虽异,实乃同源,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各有千秋。”
“宏观研究更加容易,更加实用,看看华夏五千多年的医道传承便可知其一二。”
“而微观研究更加困难,直到近代西方发明了显微镜,各种微观物质结构才呈现人们眼前,西药才真正走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