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四倍镜
作者:生于安乐      更新:2019-07-30 03:28      字数:4163

“大人真是好气魄,一口气就造了这么多的火炮!”汤若望一听,激动的连忙恭维。胡莱专门成立了火炮工坊,而且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奖惩制度写的很清楚,每成功铸造出来一门火炮,每个参与的工匠都有二十两银子的赏银,汤若望有五十两银子,每门大炮在运出工坊之前,都要炮匠亲自试射20发,没有问题才允许使用。可若是火炮在战场上炸膛了,那么所有参与的工匠都要扣除一年的工钱,重打二十大板,永久调离火炮工坊。

其实胡莱这么做,已经是考虑的非常完善了。要知道在古代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检测手法,特别是在城墙和武器装备这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上,皇帝为了防止下面的官员偷工减料,为了防止那些工匠不用心干活,所以制定了非常严格,或者说残酷的检测标准,最有名的就是匈奴皇帝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统万城的城墙修好后用铁锥检验硬度,铁锥能够刺入一寸,所有参与建造此段城墙的工匠被杀死,筑在墙里。此城建好时,刑杀工匠数千人。如此做法,试想工程质量能够差到哪里。那个时期建造的石头城都消失了,到今天统万城还都没有消失。这是以生命的代价铸造的城,其坚固程度可是经过了1600多年的风吹雨打。

胡莱倒是很想模仿,只是他怕这样搞,火炮还没有造出来,工匠倒是跑光了。其实按照后世的管理经验来说,任何人干活都是希望能够做到最好的,只是因为环境或者报酬的影响,才会有混日子的想法,只要报酬到位,监管严格,就一定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毕竟这世界上还没有谁愿意和银子还有自己的屁股过不去。

胡莱将望远镜放到了汤若望的面前,十分认真的说道:“火炮制造的事情要抓紧,估计不久之后要去攻打白鞍岛的海贼,没有火炮的压制可不行,另外本官需要制造一批四倍镜。”

“四倍镜?”汤若望听到这个名词一脸的懵逼。“还请大人指教,什么叫做四倍镜啊?”

“你可以把他理解成一种小型的望远镜,不过是装在步枪上面,给射手提供视野用的,有了这个四倍镜,射手就能看清楚远处的东西,可以提高命中率!”

胡莱自从制造出来了步枪,一直都想弄一个狙击小组出来,将来在战场上专门狙击敌方的将领,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若是还在战场上能够干掉敌方的将领,那绝对是事半功倍的事情,步枪虽然射击的距离远,但是想要准确的命中目标,在没有狙击镜的情况下,对射手的要求太高了,现在自己的手下这群人当中,也就只有刘嘉有这个本事,而且命中还不是很高,若是有了四倍镜,那将极大的提高狙击的命中率。

汤若望听了胡莱的解释,眼前顿时一亮,他想了一会,问道:“大人能想到这样的用法,在下十分佩服,只是这当中有些不明白,还望大人指教!”

“这个原理当然要告诉你了,要不然还怎么指望你给我干活啊!”胡莱在心里面想到,然后简单的将四倍镜的原理说了一遍,汤若望听了之后惊为天人,直说不可思议。

有了思路,有了制造原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工坊里面许多东西都是现成的,胡莱专门为汤若望挑选了四个陶瓷匠,就开始了玻璃的制作。

玻璃窖里布置了三个坩埚——都是胡莱找专门的坩埚匠人用最好的瓷土烧的。玻璃窑点火后,坩埚在窑里烧了一天,烧得白热,汤若望才把原材料放进坩埚里。

汤若望虽然知道玻璃的大概做法,但是具体的材料份量却不清楚,想要制造出合格的玻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莱让汤若望把第一炉作为试验,在不同的坩埚里放置略有不同的原材料:有的坩埚里只有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有的坩埚里这三种主要原材料配比不同,有的坩埚里加上一点硼砂,有的加上一点长石,胡莱想要看看哪种配方最后产的玻璃最好。

也多亏有了汤若望,胡莱才知道如何搭配这些材料,说起来,这烧制玻璃还挺麻烦的。烧热的玻璃水中,要加入硝石,汤若望加入硝石后,玻璃就会显得无色透明。不但如此,玻璃烧制好后还需要澄清——要在玻璃热液中加入澄清剂,比如食盐。澄清剂遇热挥发会形成大气泡,这些大气泡上升过程中带出小气泡,能让玻璃中的气泡减少。

汤若望的炉子设计得很成功,烧了一天把六锅原材料全部烧成了玻璃热液。玻璃液分别进入退火通道退火后,胡莱检查玻璃试验品的成色,发现第三个坩埚里加了硼砂的玻璃的透明度最好,这也算是找出了最优的配方。紧接着第二炉玻璃实验,胡莱又微调第一次的最优配方,接着又进行了三次实验,直到找到较为完美的配方,这才作罢,开始着手制作成品。

这一炉的玻璃,胡莱就开始用模具压玻璃用品了。胡莱用黄铜制造模压器,模具上抹上一层木炭粉末,主要是防止铸模和玻璃黏合。一个坩埚的玻璃液倒入退火通道降温后,将一些玻璃液倒入模具,两个陶瓷匠压下铸模压具,迫使玻璃液体在模压器中成型。等到模具中的玻璃冷却后,一块电脑屏幕大小的玻璃板就做出来了。

透明的玻璃板做出来,散发着水晶般的皎洁光泽。汤若望大呼神奇,兴奋地跟在胡莱后面左看右看。几个打下手的陶瓷匠也是满脸惊奇,看向胡莱的目光中满是崇拜。这个时代玻璃是绝对的奢侈品,这么大的透明玻璃板就连汤若望都没有见过,放到市场上去卖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过胡莱拿起那玻璃板仔细一看,却发现了不足之处—里面还有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不但有碍美观,而且会让玻璃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四倍镜都是在严苛的环境下使用,胡莱可不希望制造出来的四倍镜在使用的时候碎掉。

胡莱想了想,觉得还是澄清的工作没有做透。他决心要干掉这些气泡,于是在新一锅玻璃热液中加大了食盐的投放量。食盐放多以后气泡倒是减少了,却让整个玻璃液乳化了,做出来的玻璃杯变得不再透明,变得像是后世的磨砂玻璃似的,这样的玻璃用来用作比较隐蔽的房间还不错,可是用来制作四倍镜却根本不行,这让胡莱倒是大失所望。

胡莱想了一会,决定还是维持原来的食盐投放量,但是增加搅拌的工序!他找铁匠打造了十根铜棒,让人在玻璃液冷却前不断搅拌玻璃热液,把玻璃热液中的泡沫尽量搅拌冒出,这才加入食盐做澄清剂。加入了搅拌程序后。胡莱指挥工匠将这一锅玻璃倒入模具。胡莱惊喜地发现气泡基本没有了。他得到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玻璃板。

看到这一块玻璃板,胡莱似乎看到了无数的四倍镜正在像自己招手,若是会这些四倍镜能够制造出来,那么自己剿灭海贼的成功几率就会更大了。

又和汤若望交流了一些玻璃打磨的方法,王大山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大人,县丞黄大人在外面,他说琼州府派人来了!”

“哦?”胡莱淡淡的回了一句。距离苗瀚离开已经过去了三天,按道理也应该派人来了。

“人在哪呢?”

“黄大人说已经到了县衙,他来请大人一块过去!”

“好,咱们这就赶过去,免得让别人说咱们没了礼数!”

“是!”

又和汤若望交代了几句,让他先按照自己的办法,生产一批玻璃板出来,不用担心成本问题,反正这些玻璃的材料也不值什么钱。

胡莱来到工坊门口,和黄文忠客气了几句,一起风风火火的赶到县衙门口,一个面色白皙的中年大汉正站在县衙门口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这什么。黄文忠一看到这个人,眼前顿时一亮,完全没有了之前心不在焉的情况,脚下快跑几步,朝着那中年大汉走了过去。

“见过周大人!”

黄文忠几步就来到了那人面前,鞠躬到底,态度恭敬而谄媚。他只是听说了琼州府派人下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海南盐道周莫,谁不知道这盐道衙门是天下最富的衙门,这可算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是能够巴结上这周莫,那可就是太爽了。

周莫看到眼前突然冒出来的这么一个人,冷不丁的吓了一跳,眉头微微一皱,心想这是哪里来的蠢货,上来就行礼,我知道是谁啊?

黄文忠接到了琼州府来人的消息,官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就去工坊找胡莱了,而胡莱去工坊,却是从来都不穿官服的,两个人都是一身的便装,反正在这昌江县内,没人不认识他们两,穿不穿官服都无所谓。

看到周莫有些诧异的表情,黄文忠的反应很快,连忙说道:“周大人,下官是昌江县县丞黄文忠啊,几年前在大人的接风宴上,有幸见过大人一面,直到今天,下官还记得当初大人在宴会上所做的诗词……”黄文忠见到了这个周莫,态度是异常的谦虚,完全没有被人无视的不悦,反而是一脸的笑容在说话。

“嗯!”

周莫看了黄文忠一眼,冷冷的哼了一身,就打断了他的废话。他作为海南盐道,掌管着整个海南岛的产盐,属于绝对的实权道台,哪里有时间在这里听一个小小的县丞废话。

“周大人,今天能见到您,卑职真是三生有幸,今晚若是大人方便的话,卑职想要……”黄文忠此时壮起了胆子想邀请周莫晚上吃饭,联络一下感情,这么好的机会送到了自己的眼前,若是不去争取一下,晚上睡觉都会睡不着的。

“没空!”周莫根本就没有搭理黄文忠,在门口张望了一会,转身就往衙门里面走。

“周大人,这边请!”黄文忠加快脚步,跑到了他前面带路。

胡莱在一旁却是看的直摇头,这个黄文忠还真是用自己的冷脸贴别人的热屁股。

走了没几步,就看到苗师爷从县衙里面走了出来。原来一脸严肃的周莫看到苗瀚,瞬间换上一副笑容。“苗师爷,外面天热,你怎么不在里面坐着呢?”

从里面走出来的正是巡抚黄安的师爷苗瀚,他看到周莫,赶忙陪着笑:“周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外面天气这么热,怎么好意思让周大人一个人在这里呢!”苗瀚可是很明白自己的身份的,周莫对自己这么客气,那是看在自己东家的面子上的,自己要是不识好歹,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那就绝对会大错特错,自己就等着倒霉吧!

“胡县令还没有到吗?”

“没有啊,我一直等在这里,都没有看到人啊!”周莫心里也很慌,他是黄安的铁杆心腹,上一次因为王正威的临时变卦,没有听从黄安的安排,让黄安陷入到了极大的被动之中,因此,这一次周莫前来,黄安已经把丑话说在前面了,不能把脏银安全无恙的带回去,下半辈子就去海里打渔吧,因此对这件事情,周莫如何能不上心。

“下官见过苗师爷!”黄文忠一看,这不是前几天才走的苗师爷吗,这可是巡抚大人的亲信师爷啊,今天可真是一个好日子,先后碰到两位贵人,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苗瀚眉头一皱,撇了黄文忠一眼,那意思十分的明显,你是谁啊,老子认识你吗?

他没有理睬黄文忠的殷勤,直接从黄文忠的身边走了过去,等看到了在县衙门口的胡莱,立刻换上了一副极其热情的笑容,大声叫道:“胡县令,几天不见,可是想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