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试箭
作者:志城      更新:2019-07-29 22:12      字数:2268

唐东家这些扬州、邵伯有数的大商贾都走不通的路子,陆绍噼里啪啦打了两场就与他们称兄道弟了,人家还派了亲兵前来为船队开道,大管事和窦文书怎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五百包面粉,充其量也就两千大洋,这笔钱财在苏州府还能算算,可是到了扬州、到了邵伯,那真不算什么,段管事敢断定,唐东家他们开出的价格肯定远远高于这个数。

两人抽个空子问询陆绍。

段管事,陈会长的人,窦文书,府衙的人,武功已经给他们展示了,别的事,能保留一些就保留一些。

陆绍表示这是武人之间的事,对外人说不清楚,反正打着打着就有交情了。

“陆会长。你真要去投军?”

“嗯。留在苏州就是个小衙役的出息,投军立战功,说不定哪天也能挣个六品的千户。”

“徐、赵两位千户大人连您一招都招架不住,陆会长要是去投军,没准哪天当上威风凛凛的紫袍参将,您军营里要是需要管杂务的文书,在下愿意效劳。”

“窦文书。那咱们就一言为定。紫袍参将陆绍不敢奢望,哪天能挣个坐镇一方的守备,也不枉手中这杆玄铁枪。”

昨晚临别前徐千户和赵千户拿着陆绍的玄铁枪左看右看,羡慕的不得了,问陆绍哪得的神兵利器,陆绍说是吴县的典史大人在库房里翻出来的,因为一直没人使得动就给了自己。

“此天意也,陆兄弟好好珍惜。”赵千户留下一句话拉着徐千户转身就走。

陆绍从来没有射过弓箭,如今有了自然得试试。

弓箭这个东西与刀枪剑棍不同,后者你只要有力气,拿起来胡乱挥舞也能伤人,可是玩弓箭,准头不说,第一个受伤的有可能是你自己。

二石弓,这在军中属于猛将的武器了,亲兵只拉开了一半向陆绍作示范、对他解说射箭的要领,陆绍听了一遍接过弓箭勾着弓弦就要开弓,亲兵一看窜上前拉住他的右手。

“陆会长。射箭得戴着扳指,否则手指头都会被割伤。”二石的弓箭可不是闹着玩的,亲兵习惯成自然,刚才忘了说扳指的事。

那亲兵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牛皮扳指,扳指的两端打了四个孔,孔里系着精麻绳,亲兵利索地给陆绍绑上扳指才让他试箭。

五平三靠,前撇后绝。

船是微微晃动的,陆绍的下盘很稳,左手稍稍斜向上持弓,右手大拇指依靠牛皮扳指轻松地拉开弓弦,他对着前方的一棵大树射去。

瞄准的明明是树干,箭羽却飞进了树丛中,陆绍摇摇头瞄了一眼左右,发现段管事和护卫队员们都是一脸的哑然,只有那位亲兵流露出一丝喜色。

“陆会长。船是晃动的,在船上初学射箭难度很大,能射中大树算是不错的射手,而且您开的是二石强弓,若是对着敌军漫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精射得练多久才有点效果?”

“这可不好说,有的兄弟一年练下来射的有模有样了,有的笨角色在兵营里呆了三年,还是在漫射营厮混。”

陆绍笑了笑:“那我也给自己一年功夫。”

一般的弓手,射出十余支箭,手臂就酸的拉不开弦了,军将的劲力要大得多,不过他们使用的弓硬,因此很少有连续能发一二十支利箭的射雕手。

陆绍使丹田之气开弓,二石硬弓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一壶箭整整三十支,船行才两三里地被陆绍一口气射个精光,他拿出第二个箭壶想继续练习,被亲兵劝阻了。

这壶箭只有十支,不过箭杆比通常的箭支长了近一小半、也粗了好多,最大的区别在于箭上的羽毛,一般都是雁鹅之类的羽毛,这粗长箭用的是较硬的翎羽,翎羽箭支,就是下雨天也能开弓发射。

通用的箭支尾部黏贴两片羽毛,发射后平直飞行,这粗长箭竟然黏贴了三片羽毛,亲兵说这样的箭支即便用同样的弓箭发射,它能刺得更深,杀伤力更大。

‘三片羽毛,应该是旋转飞行,怪不得必须用二石弓。’这区别如同滑膛枪与膛线枪支的区别,陆绍一向就明白了。

“陆会长。这种箭支是京城的匠作监所制,军营里只有千户以上的军将才有配备,文守备一共只有三壶,外面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陆绍突然觉得手里的箭壶有点沉重,萍水相逢,文守备把保命的武器慷慨相赠,自己却遮遮掩掩的话说一半。

“听说这种箭支用三石弓发射,射程能达到两百步,可惜我们军中没有这般力大无穷的猛将。”

“哪里搞得到三石弓?”

亲兵摇摇头,不过他看向陆绍的眼睛亮亮的,他自己用的是八斗软弓,眼前这位随随便便拉开二石弓的角色,估计三石硬弓也不在话下。

新鲜劲儿上来,陆绍拎着硬弓舍不得放下,还是亲兵有办法,看到堤岸上有巡逻的军将,吆喝几声停船靠岸,给陆绍匀了两壶箭。

总不能老停船,陆绍站在船头弯弓搭箭,只瞄准不发射,前后练了一个时辰,自己觉得找到了一些感觉。

对于陆绍这样的高手来说,骨子里联动着,外面摆什么架势其实都不重要,基本的动作到位就能射个七七八八,当然,你想精准射箭,那需要经验的积累。

收工前陆绍啪啪啪连发三箭,两箭射中了树干、一箭擦树而过,护卫队员们没觉得这有多厉害,那亲兵简直看傻了眼。

“陆会长。您要是天天练箭,估计三个月就能成为射雕手了。”

“能够射中北将的胸膛我就很满意了。”陆绍自我感觉良好,说话也不客气。

有赵千户的亲兵在领航船上带路,一路上遇到的关卡、游檄船统统几乎喊话了事,都不用停船靠岸的,看得那些在关卡处接受盘查的船老大们一头雾水:明明挂的是苏州府的旗号,怎么船头站了位襄阳水军的兵将为他们开路。

若是京城达官贵人的船只也就算了,苏州府的粮秣船队,这也太寒碜爷们了。

有几位不服气的老大给关卡的兵将塞了几个大洋打探情况,人家把大洋丢回来,说话的语气也不友善,不过话还是露出来了。

船头站的是咱们襄阳水军赵千户的亲兵,赵千户是咱们文守备的亲信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