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姑婆
作者:志城      更新:2019-07-29 22:12      字数:3204

第一百五十四章老姑婆

院子里的女生越围越多,她们听说钓鱼学社的陆绍会长来了,盯着陆绍和颜辅廷叽叽喳喳说开了。

人多壮胆,最后女生们涌过来把他俩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的,搞得两人不知道回答谁的问话才好,只得强撑着保持微笑、保持风度。

门房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插不进去,这角色也机灵,吆喝说冯训导有令,大家让一让。

“哪位是陆绍?”门房挤到两人跟前问。

“我就是。”

“哦。”门房把陆绍从头到脚看了几遍:“这位应该就是颜辅廷吧,二位,冯训导有请,梅姑娘一起来吧。”

“哇”周围的女生们听了一片惊讶声。

冯训导快五十了,一生没有嫁人,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对于前来拜访的客人,除了妇女联合会的,基本上没有用过请字,上个月分管学堂的同知大人前来视察,冯训导只有淡淡一句:进来吧。

“冯训导好!”走进会客室陆绍和颜辅廷见了冯训导恭恭敬敬鞠躬。

“冯训导好!”梅梓此刻规规矩矩的像个温柔娴淑的大家闺秀。

在马车上梅梓就告诉他俩,冯训导这人特别注重学生们的礼节,你要是在细节方面不注意站没站相、坐没坐样,她能把你当场轰出去。

“坐。”

“谢谢冯训导。”就一个字,五十岁的老姑婆果然名不虚传,陆绍打起精神应对,能在冯训导面前留下好印象,对陆绍和钓鱼学社大有好处。

女子学堂和学妹们的能量大着呢,而掌控这股能量的,就是眼前头发梳理的一丝不乱的冯训导,说别人头发一丝不乱那是夸张、是恭维,可这词用在冯训导身上,只有两个字:事实。

冯训导对于陆绍换上深色青衣有些不解,她疑惑地看着陆绍,她不发话,陆绍也不好贸然开口,好在一旁还有梅梓姑娘,她解释说陆绍现在是吴县县学的旁听生,是庞教谕亲自担保入学的。

冯训导听了点点头说:“陆绍。既然进了学堂,就得去学堂上课。”

“是。庞教谕的厚爱,陆绍不敢懈怠,这回来去匆匆,钓鱼学社募捐过后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处理,尤其是对府城街坊援助、帮助这方面,陆绍正在做一个大致的规划。等规划初稿完成还要与钓鱼学社诸君讨论,务求完善。”

“这回向辅廷学长借了一些书,准备回临湖镇之后工作之余,有不懂的地方再书信向庞教谕、辅廷学长请教。”

见陆绍态度诚恳,做事、学习两方面都没有放松,冯训导的脸色缓和不少:“陆绍,据说你在临湖镇成立了一个钓鱼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挥的机会来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上首坐着做事严谨的冯训导,自我吹嘘一通说不定会被赶出学堂大门。

陆绍想了想字斟句酌、简明扼要做了说明,主要有三个要点:其一是钓鱼队的成员都是村子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人家半大小子,其二是自己做这事不拿镇子里一分钱粮,其三是若钓鱼队的成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自己绝不离开临湖镇到府城发展。

陆绍的解说够打动人的,只是面对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姑婆,使出的招术如入云泥。

“陆绍。这天下的穷苦人多着呢,那些钓鱼队的成员又不是你的亲戚,为什么要把自己捆绑上去,为了名声?”冯训导点出了最为尖锐的问题。

要是换了旁人,这大道理一套一套上去,怎么吹怎么有理有义,可是冯训导反感这一套,陆绍要是那般回答估计会谈也就结束了。

‘说自己不在乎名利,太虚伪,说自己在乎名利,太市侩。’颜辅廷盘算来盘算去,找不到一个恰当的答案,不由得暗暗为陆绍捏一把汗。

陆绍思考了一会开口说道:“冯训导。陆绍只是临湖镇后湾村一个靠钓鱼维持生计的村民,能谋取多大的名声、多大的利益;我只是觉得,某些事自己力所能及,就努力去做。”

“这么简单?”冯训导盯着陆绍的眼睛沉默了一会问。

陆绍利用自己的劣势巧妙地避开名利,这回他只是点点头并不说话,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表示真诚。

世界上的事,最基本的就是吃喝拉撒睡,能有多复杂,是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之复杂化,再加上时间的沉淀,人为地把简单的事彻底搞复杂了。

古往今来多少智者,穷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在试图从纷乱的复杂中找到最初的简单。

比方说爱情,很简单的东西:你爱我我爱你,你不爱我我不爱你,你爱我我不爱你,你不爱我我爱你。

就这四样,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可是为什么恋爱会成为全世界人们公认的最最难以琢磨的东西?

因为婚姻。

恋爱是人类的本能。

婚姻,则是人类为了某些目的的复杂而复杂出来的东西。

恋爱和婚姻搭配在一起,不捉摸不透才怪。

阿夏和阿注的恋爱是简单的快乐、甜蜜的拥有。

与之相反,城市男女的恋爱变成了神经强度的考验、人性美丑的舞台;而高房价泡沫下的城市恋爱,更成了两个家族马拉松式的较量。

烦恼的根源就在婚姻上面,谁也抛不开,不管你斗志昂扬还是身心疲惫,人人都得在里面战斗着。

“梅梓。上茶。”冯训导点点头吩咐。

“是。”梅梓起身应答,走出去的时候小脸蛋上荡漾着笑意。

这么些年以来,能在女子学堂冯训导面前坐下喝茶的客人,除了妇女会的同仁,其余的,简直是凤毛麟角,扳着手指头数得过来,梅梓能不开心,能不骄傲。

陆绍过关了,颜辅廷没想到接下来冯训导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身上,他只是个陪坐角色啊,这般待遇承受不起,早知如此,说什么也不上这贼车。

对于府学的事、学子们的水平本事冯训导清楚着呢,因此没有像考问陆绍那样,只是询问颜辅廷今后的打算。

这事陆绍与颜辅廷、孟可均还有徐业明三人商议过,此刻颜辅廷老老实实说出来,自己准备报考国子监。

报考国子监,才学、名声、钱财缺一不可。

颜辅廷虽说是府学的佼佼者,不过想要报考国子监,照他的水平不是件容易的事,颜辅廷的名声只在苏州府一地,应天府的街坊们谁也不知道有颜辅廷这一号人,还有钱财,颜家可负担不起京城的费用。

车马食宿只是小头,在外游学结交朋友才是一笔大开支,人来人往、人情来往,光有学识还不行,得去各种场所见识应酬,露脸多了人家才会记住你。

再大的本事也得有人替你宣扬。

诗仙就不用说了,直接拿贵妃娘娘垫背,结果玩得太大被赶出京城;诗圣,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京兆杜氏一脉,虽说后来潦倒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的是人帮他颂扬。

再说宋朝的两个角色,官途坎坷的老苏同志被贬来贬去,可到底身出名门有的是人脉,就是窝在鸟不拉屎的地,写出来的东西照样有人帮他宣扬,奇妙的是政敌们也盯着呢,他们还期望老苏同志变成愤青,再从文章里找点花样出来,这一来二去,文章就流传开了。

还有个旅途中出生的家伙,去应考无意中得罪了遗臭万年的秦大白脸,竟然还能咸鱼翻身当上官老爷,凭啥啊?自家身世也不小,有的是人脉,这样的家伙,虽然不会做官,不过就算蹲在小山村,照样有人帮他鼓吹。

颜辅廷要钱没钱、要家世没家世,即便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也没人看,冯训导一听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陆绍。颜辅廷。钓鱼学社这次募集善款很成功,你们一定要记住,掌握了钱财绝对不能假公济私,既然我们女子学堂参与了此事,那我定会随时监督你们。”

“陆绍不敢。”

“颜辅廷不敢。”

在别人面前你可以说一堆表决心的废话,可是冯训导不喜欢那套调调,人家只要一个干脆,当然,你要是敢违背承若,她也会还你一个干脆。

陆绍解释,钓鱼学社准备从募集的善款中分出一部份成立一个助学基金,助学对象就是那些学业优秀但是家庭负担不起的学子学妹,钓鱼学社将帮助他们实现奋斗目标、圆自己的梦想。

“冯训导。不光是辅廷学长,所有学子学妹都可以申请这个助学基金,只要能通过我们的评审,就能得到专项资金的赞助。”

冯训导听了先是点点头,最后摇摇头:“你们这些人评审,恐怕对非钓鱼学社的学子学妹不公平。”

“正想请您和宋教授、庞教谕把关评审工作。”

“这件事很好,府学宋教授那边我去说。”

“谢谢冯训导的大力支持。”陆绍和颜辅廷起身鞠躬致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