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享受是一种考验
作者:三班的学生      更新:2019-07-29 20:18      字数:3020

做一道题绞尽脑汁也做不出的时候就意味着进攻失败了,可是百分之九十的人还是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拼命的去想。这就好比骑自行车,上坡的时候,就是很慢,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恰当的休息一下,当过了山坡,一用力前面拉下的路程就赶出来了。

当所有人都在强调努力的时候,放松却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儿。

更多人相信越努力越幸福,却很少有人相信,事情的失败有一半是努力的太过了。

做人做事儿都讲究一个度,当失去这个度以后,好的事情儿往往会向不好的一面倾斜。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自己本身。

现在的人很多都是单身,也许是因为幸福的婚姻没有人拿出来炫耀,而不和谐的婚姻却沦为人们的谈资。其实都是借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努力太过,错过了很多。

当困难摆在眼前的时候,往往能够镇定自若的去应对,人往往惧怕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困难。

未来没有谁可以说的清楚,也没有人会对自己说,什么样的决定是对的,一切都要看自己。由于习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出努力,所以更多的人不敢去享受当下的生活。

出了校园,更多的人选择努力工作,希望有那么一天,有位伯乐可以相中自己,引领自己。但是生活的强者,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儿自己做,不会将希望寄托到别人的身上。

网络的发展将人们的生活跟外卖紧紧联系在一起,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美食。以前的生活,如果想吃到店里的饭菜,要么就要花时间去逛街,要么就要请人做饭。

现在只要有网络一个单身狗可以在家里一两个月不用出门,可以是名副其实的宅。

但是真正这样的生活摆在人们的面前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平心静气在家里办公呢?

在外奔波忙碌的人羡慕金领白领在办公室里悠闲自在,可是让忙碌习惯的人,本本分分的到办公室呆着,一大部分呆不住。

在外忙碌,面对的困难是外在的,是跟自己关系不大的,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静下来忙碌,面对的困难是内在的,时间长了,意志不坚定的人甚至会怀疑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所以老话说,人得活动,长时间不活动,容易憋出毛病来。

人都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对外的,一个是对几的。就好比家长无论自己的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优秀,但是别人的孩子犯一点点的错误,就要上纲上线。

经济的飞速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天黑的时候还不能回家。骑着电动车,走在大路上,凄凄冷冷,看着早餐店里冒出的热气,内心想停下来吃个早点,可是这样又会因为迟到而扣工资,只能嗅一嗅空中的香气,顶着寒风继续前行。

回家的路上,看着三三两两的人群从饭店里进出,而自己还要忙着回家做饭,别人在悠闲地遛弯,自己从来都是忙忙碌碌。

如果一个没有野心,就想平平淡淡生活的人,也许对这些并不在意,但是每次逛街的时候,伴侣眼中对橱窗里新款服饰的渴望却像一根刺一样时时地刺痛被藏起来的梦。

想想儿时的梦想,对比现在的自己,在寂静的深夜,悄悄的坐在窗边,望着偌大的城市,点上一根香烟,将心中的不甘随着烟雾一起吐出,有不甘,有无奈,有反抗,有妥协。

穷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怕一停下来就被生活抛弃了。

学生放假本来是件开心的事儿,不论成绩好坏,就冲一个未成年人能够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寂寞,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儿,就应该奖励。可是大部分的家长假期更多的是看到家里多了个闲人,他什么都不做,除了吃就是玩,越看越来气,感觉自己平日的忙碌不值得,为自己喊冤。

至于父母跟孩子平心静气的讨论一下生活,感慨一下人生,规划一下学业,只能在电视剧中看到了。

父母忙着工作,养家糊口,不敢懈怠,在外面低三下四,看人脸色做事儿,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外面玩,心里那个不平哟,酸溜溜的。

也许在家长的眼里,学生的假期就是辅导班,不论生活多么拮据,即使自己平时不打扮不化妆,不到外面消费,省下钱,也要给孩子报满辅导班,这叫不能让孩子玩野了,心里的弦要一直给崩紧。

出去服务社会,回报大众,不多见。出去实践,将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不多见。

所以在中国,不缺努力的人,甚至随便挑出一对父母都比其他国家的强百倍。

但是生活水平一直靠着国家的政策,国家的发展,到现在八成的人还是在为了基本的生活而忙碌。

其实上学就是上学,在学校就是要学知识。放假就是放假,在假期就是要放松自己一学期紧绷的精神。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有人说一年的时间拿出这么长时间来放松,那日子怎么过,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谁敢这么做,现在的企业,一年的休假不超过一个月,连续两天的休假不超过三次,怎么去放松。

一个家庭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去放松,完全可以的,无非就是生活过的慢一点,过的简单一点。

正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敢,所以有些人才更加肆无忌惮的剥削劳动人民的血汗,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自己做的过分点儿,也无所谓。在高处品着茶水看着下面忙忙碌碌的人,想到的不是如何去为那些一线的人谋福利,想到的是自己从一个人身上每天多赚两百,一百人一天就是两万,一年克扣半个月的假期,就能赚几十万。因为他们要生活,只要他们没有更好的生活来源,就不得不听从安排。

当没有人做出改变的时候,就是在助长这些气焰,只要自己过的好,社会大众如何,跟自己何干,如果所有人都过好了,那自己怎么能放松呢。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社会主义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安然入睡,你可以,别人照样可以。

所以步入社会的一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之后,发现如果想往高处走,就要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仁慈,善良,统统不要的。

其实这都是一种假象,一种被人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就像抗战时期的汉奸日子过的不错,生活很滋润,这就是给流血拼命的革命人士看的。

但是革命也许十年二十年就过去了,但是生活却是一辈子。

更多人在用一辈子做赌注的时候,选择了做一个默默无声的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电视台在现在这样韩剧横行的年代依然在播出抗战时期的电视剧,电影,也许就是希望所有的社会大众不要乐不思蜀,希望人人能够奋起直追,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梦想是一件骄傲的事儿,拥有梦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梦想不是做个梦,想一想就行了,是要在现实中敢梦,敢想。

这就意味着追逐梦想的人将会被很多人误解,可能被认为是好吃懒做,可能是愤世嫉俗,可能是顽固不化,也可能是爱出风头,将要面对的是自己以前接受的传统,自己亲人的指责。

鞭打火烤也许难不倒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但是温水煮青蛙,生活的懈怠却可以在岁月的长河中将一个英雄变成狗熊。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在赶时间,好像自己越忙碌时间越多一样,有的书还专门介绍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在门缝里生存是一种怎样的画面。

有多少人能够花时间,宁愿承受生活的不理解,去思考一下自己,去总结一下自己,去规划一下自己。放着高薪不要,花时间到世界各地去转一转,去看一看,生活原来可以这样五彩缤纷,原来自己从来都没有跌到过底谷,生活的高峰也从来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

享受生活是一种考验,比忙忙碌碌更加的难。

心剑的路上有个温泉。

忘忧泉。

有的灵石不敢下去。

因为自己忧虑的正是未来。

怕自己忘掉了未来。

有的灵石静静的飘浮在水上。

灵魂深处慢慢的澄清。

原来可以这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