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几乎无时无刻没有不受外界的影响,大抵追求一种人人向往的生活,然而,事实上人低估了自身的潜在欲望,得失心起伏不定,常有失落感,明知活得很累,仍然负重前行,当承受不住的那一刻,精神世界似土崩瓦解,负面情绪和不当行为近乎完全失控,于己对他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又怎能立足于社会?
若是你够细心体会,世人多半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不论是上班族还是上层精英骨干,脸上大都写着不快的情绪,笔者不由自问,既然各种不良情绪真实存在,那是否有破解之法?
历经一段长时间的心理实证,笔者发现,凌驾于实践之上的思考或是对正确结论的怀疑,都会产生纠缠现象,加之人性中的执着,唤醒了潜意识里的欲望,容易陷入无休止的思考境地,想的越多,愈是迷茫,你有多在乎一件事,潜意识即会完美的执行,而完美本身没有尽头,饱藏各种复杂纠缠关联,最后因产生更多的质疑无法成立确切结论,深陷精神困惑,不可自拔。
不得不说,人的逻辑思维和潜意识属于人的优势,但也是一大缺陷,利用得当,可否极泰来走向新生,反之,疑惑丛生,心理始终罩着一层乌云,难以见到晴天。
佛也说了,众生皆苦,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创造无数,硕果难数,精神却也受于压力左右,不得自由,世人必须首先认识自身的精神世界有所残缺,不安焦灼的情绪令精神痛苦,时有发生,在此认知上,把握三点,有望实现真正的快乐,达到通达无阻的精神状态。
第一点:实践为第一要素,其它皆为妄想
人的天性即是有意识的存在,人们碰到各种问题,总会本能的产生意识反应,有些人依赖于天性,一味在思考中解读,容易造成惯性过度思考,想到了一个问题又联想到其他问题,发现问题没完没了,没有终结,从而陷入更深的泥潭。
究其原因,源于潜意识的欲望驱使所致,正如上面所提到,越是在乎一件事,潜意识越会努力的完美执行。要知道,意识本身比实物模糊,执于停留在思考层面上,因实践不足,不能彻底认识事物的现象,掉进了妄想用思考解决问题的误区。
而问题得不到解决,人即会产生纠结情绪。
第二点:放平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一想到它们,人们通常把自己的处境与他人相比较,为啥别人那么风光?又那么体面?反观自己受制于人,显得低级,家中琐事又多,却不得不面对,不觉心累,压抑情绪由此产生。
当发生不良情绪,只要有转变情绪的意识,即有可能改变。
既然有不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好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发生不良情绪实属正常现象,但抱有抵触心理,显然行不通,唯有断了此念,选择正确的一方,才能拥有好情绪。
再者,他人的生活其实都与你无关,活在他人眼中,眼中人可有几人曾关心于你?他们不靠你生活,你也不靠他们,有此想法,只能说明自身爱慕虚荣,活得并不真实。
第三点:活的快乐,死的有方向
能达到前面两点要求的人,快乐的活着基本上不成问题,不过,人有生有死,人生的意义不应当只为了活着而活着,世人所惧怕的死亡,也该有个清醒的认知,而不是等它降临在痛苦挣扎中离去。
离去不带一物,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常人若能真诚面对死亡,便能体会世事无常,真正能留下来的或许唯有思想,它们可以是一种精神鼓舞,可以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也可以是精神寄托……让活着的人充满自信、乐观地走在希望的人生大道上。
人生的全部意义,也因生死“完美“落下句点。
原创:心灵修行记
笔名:青灯禅
《心灵修行记》一直致力于心理破译、心理学、心灵鸡汤、草根传志原创语录、心理免疫学、行业内幕预测、未来科技猜想,以真实故事为主导,也包括极少部分小说的成分,意在开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仅供参考,旗下有《奇缘传》、长篇小说《凡人悟道斗恶魔记》等作品,欢迎关注这三部作品更新情况,谢谢。
笔者已委托维权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下载、转载作品,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