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重建僧兵团
作者:冰风皇帝      更新:2019-07-23 08:08      字数:3176

县衙里面,林河和徐渭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他手下那些家丁的装备陆家包了,不过他还是想从胡宗宪这里再捞些东西。

“文长兄,我听说东南这边一些士绅家里的乡兵,还装备有鸟铳?”

林河放下手中茶杯,朝徐渭问道,大明自打立国的时候起,便很重视火器,不过多年承平再加上吏治腐败,这火器的质量江河日下,如今大明军中操弄火器的士兵比例比起开国之初可是差得远了。

倭乱兴起后,汪直徐海这些大倭寇,都是从葡萄牙人也就是大明所谓的佛郎机人手中购入大量火器使用,才让沿海的一些大明官僚重新重视起火器来。

而东南那些士绅也都是纷纷私底下购入佛郎机铳,也就火绳枪用来武装自己的家丁以抵御倭寇,就林河所知道的,松江府的一些土地众多的官宦之家,家里的家丁持有佛朗机铳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倒是不假,不过他们都是向佛郎机人购买,所用的佛朗机铳倒是比官军所用的鸟铳还要精良一些。”

嘉靖三十二年以后,剿倭的官军里,用火器的也渐渐多了起来,只是这官府督造的鸟铳质量实在不怎么样,像是俞大猷刘恩至这些官军将领,往往都喜欢自己亲自督造鸟铳,或者干脆也向佛郎机人购买。

闻弦歌而知雅意,徐渭听到林河的问题,便知道林河多半是在打那些鸟铳的主意,如今平湖县衙里也确实有一批鸟铳,当然质量如何不好说,但应当能使用。

而这批鸟铳也是林河这次要带给戚继光的,之前戚继光靠着刘恩至支援的一批火炮鸟铳守住了大营,因此向平湖求援的时候,也希望能运送一批鸟铳和弹药过去。

“这鸟铳,你若是要的数量不多的话,倒也无妨,不过你手下那些家丁不过才刚刚招募,便是给了他们鸟铳,只怕也使用不好。”

鸟铳手虽然训练起来不像一个弓手那样耗时持久,但至少也得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徐渭很好奇林河为什么突然会打鸟铳的主意。

“这鸟铳,我倒不是想拿来给自己的家丁用。”

林河回答道,胡宗宪这次给戚继光准备的总共也就一百杆鸟铳,他若是拿走一些,想必戚继光定然是不愿意的,所以他也没必要当这个恶人。

林河真正关心的是,既然那些士绅能购买佛朗机铳武装自己的家丁,那么他是不是日后也能搞些火枪来武装自己的家丁。

这个时代,葡萄牙人因为无力和大明展开一场全面战争,所以这些该死的鬼佬正在全力扩散他们的军事武器技术,起码就林河所知道的,日本已经有了制作火绳枪的能力,整个东南亚那些小国也是同样如此。

“文长兄,我若是日后采购一批鸟铳给自家家丁使用,可否能行。”

“这个应该不难,不过你那些家丁,可都是要算在乡兵里面,若是遇到战事,便要应官府征募。”

徐渭不觉得林河提的要求是个什么事,林河日后的大本营必定是在嘉兴府,那边以后是沈科和刘存义这两个林河的老相识管事,肯定不会为难林河,只不过拥有火器这事情,在东南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也要讲究个名目。

“这个倒无妨,我本就有意为朝廷训练一批乡兵保卫自家产业。”

对于官军,林河没多少信任,以后自己在嘉兴府把产业做大了,万一招来倭寇,与其相信官军靠得住,还不如自己训练一批护厂保卫队出来,套个乡兵的名头也无妨。

“那就没问题了。”

徐渭看着林河,忽然心里面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然后压低了声音朝林河问道,“惊仙,你真正的目的该不会是想法造火器吧?”

“确实有这个打算,不过文长兄你也不必担心,眼下我们那嘉丝联的产业园还八字没一撇,停留在纸上呢,我不会把摊子铺那么大的。”

见徐渭询问,林河自是答道,这个时代佛朗机铳,也就是火绳枪,在他眼里并不是什么合格的火枪,这种武器也没办法改变战争形态,等过几年他手上有钱了,他倒是不介意先把燧发枪给弄出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得先赚到大钱再说。

毕竟历史上,万历年间,大明朝廷也曾经大量仿制葡萄牙人的火绳枪,但是限制其产量的就是成本和钢材,所以林河虽然想要在这个时代掀起技术革命,但首先他得有钱,然后还得有权,不然什么事情都别想干成。

听了林河的解释,徐渭才算放心,只要林河没有想着现在就去搞什么鸟铳就好,现在他们的步子已经迈得太大,用林河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容易扯着蛋。

“听说去你还去了圆通寺一趟,见了天池。”

徐渭扯开了话题,有些话胡宗宪不方便亲自来问林河,自然是需要他来开口。

“不错,那些僧兵就这样荒废了也实在是种浪费。”

林河回答着,他昨日和天池商谈之后,天池也已经有了重振僧兵团的打算,当然天池自己心里恐怕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心里一点数的没有,到最后还是得让他帮忙。

“要说这僧兵团的话,当年倭寇攻打杭州府,天员领着僧兵团确实立下了大功,只可惜天员死的不是时候。”

徐渭是绍兴人,整个浙江都是倭乱的重灾区,绍兴自然也逃不过倭寇肆虐荼毒,甚至严格算起来,胡宗宪之所以会请他入幕府,也是因为徐渭最早乃是在绍兴帮官府出谋划策对付倭寇。

徐渭在绍兴的时候,也曾见过天员这个僧兵团的第一任总教头,那时候僧兵团差不多就是林河口中的救火队,哪里倭寇凶悍,僧兵团就去哪里剿倭。

“天员虽死,但僧兵团还在,总宪大人不该就那么看着僧兵团没落的。”

僧兵团自天员死后变得一塌糊涂,在林河看来固然是僧兵团失去了天员这个强悍的领袖,但主要还是官府觉得僧兵团也没啥用了,没有再继续向僧兵团投以钱粮支持。

如今的僧兵团就搞得跟三流雇佣兵似的,林河看了都觉得这些大和尚们再这样下去,那就真的废了。

“你觉得朝廷该继续养着僧兵团?”

徐渭觉得林河的脑回路很是清奇,僧兵团在天员手上虽然强悍,可是也证明了僧兵团只适合小规模作战,真的两军对垒,僧兵团能起的作用有限,更何况那些大和尚们打杀倭寇是要向朝廷讨赏的,如今就浙江那见鬼的财政,那里还养得起僧兵。

“大和尚们其实是顶好的兵源,也方便洗脑,现在这一批僧兵是不行了,但不代表不能搞个新的僧兵团。”

对于那些喝酒吃肉还逛窑子的大和尚,林河自然是没什么指望的,但是他觉得胡宗宪不应该因噎废食,那些寺庙里的武僧个个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而且不少还是从小念经的,心思其实没那么复杂,会学坏也是被人带坏了。

想到自己在嘉兴遇到的那些楞严寺的大和尚,林河就觉得胡宗宪应该深挖一下浙江寺庙的潜力,凑个千人规模的僧兵团,教给戚继光调教,再配上政委,绝对胜过任何一支官军。

对于林河口中那些俏皮的新词汇,徐渭已经见怪不怪,而且他觉得林河说得也确实有几分道理,那些寺庙里的大和尚确实是不错的兵源,起码他们能吃得饱饭,身大力不亏,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和尚,死了不需要抚恤家人,只要给他们的寺院一个好名声就行,打完倭寇也不用给遣散费。

想到这林河说得种种好处,徐渭觉得似乎很有搞头,他或许该去找胡宗宪谈谈,是不是再给僧兵团一个机会。

“惊仙,如果你要我说服总宪,总得拿出一个章程来吧!”

徐渭看向了林河,既然是林河提出来的主意,林河肯定是心里有什么想法。

“这个具体章程,我倒是还没有,不过这路上,我自然会想法子出来,倒是文长兄你不如先提前给总宪大人吹吹风,敲敲边鼓,要是每次咱们都是拿出一个成熟的方案给总宪大人,难保总宪大人会想多。”

对于如何利用好僧兵团,林河心里面有个大概,但是能不能具体实施,他还得见了戚继光再说,历史上戚家军里也是有和尚的,不过那些和尚多半都是奔着戚家军的威名去的,和正儿八经的僧兵是搭不上边的,后世那些胡编乱造的电视剧把少林僧兵吹上了天,但实际上在嘉靖倭乱里,僧兵只是掀起过很小的一朵浪花罢了。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我便寻个机会和总宪提一下,不过你去乍浦的话,可要想好该如何使用这僧兵团。”

徐渭答应了下来,至于林河能不能想到什么主意用好这僧兵团,他倒是不担心的,和林河在一起久了,他发现林河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天马行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