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芍药在周围走了一遭,在一小块平地上发现了几个动物脚印,虽然不能确定是什么动物,但这绝对是设陷阱的好地方。
只有麻绳不好做直立绳套,周芍药选择做个相对简单的平台陷阱。
砍了树,做了两根腕粗的木桩,削了豁口做机关扣,相对插在地上,中间安上一根横木,既是机关又能放置诱饵。
就着脚印挖两个浅坑,上面铺上一层树枝。
周芍药看了一阵,觉得挺好,安心地开始结绳套,一头系在小树上,一头系在横木上,机关算是做好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周芍药拿了一小块肉,插在横木上。
为了拦住两边的猎物,在左右各放了一个绳套,刚要试了一下陷阱的灵敏度,小包子欢快地跑过来。
然后,他就见到周芍药的一只脚触动机关被紧紧套住。
“哇哇,娘亲好厉害!”小包子拍着手。
周芍药小小得意了一下,说道:“如果不是害怕有人闯进来,我还能做比这更厉害的陷阱呢!”
“是会伤人吗?”小包子问。
“嗯。”周芍药解开脚上的绳套,“有些机关可以让动物一击致命,当然也就对人很危险,我们还是不要做危险的事。”
小包子偏着头,认真看着周芍药重新布置机关,若有所思的样子。
等到周芍药重新弄好了,才问道:“娘亲的机关能打猎,也一定能打坏人吧!”
周芍药愣了一下,微眯了眼睛警告道:“张峻山,老娘郑重而严肃且语重心长的告诉你,教你这些,是为了让你能在山里生存,你少乱转你那脑袋瓜子。”
小包子鼓了鼓小脸颊,水汪汪的眼睛带着怯怯的委屈。
这是周芍药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他大名,跟平时嘻嘻哈哈的样子不同。小包子这个心思敏感的娃,哪里还不明白她的意思。
于是闷闷点头:“知道了。”
说着,就仰着白嫩嫩的小脸看周芍药,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水盈盈的包着一泡泪花,小嘴儿撅着。
周芍药这个心哟!
这辈子算是栽在萌萌哒的小包子面前了。
揉了一把他的头,周芍药放软了声音,“牛牛,善良是人身上最美好的品质,轻易不能丢掉它,懂?”
小包子重重点头。
周芍药咧了咧嘴,问他:“我再去前面设两个陷阱,你跟着采些蘑菇,完了我们就回家好不好?”
“好!”小包子声音脆脆的。
两人结伴往林子更深处走去,周芍药对这里不熟悉,小包子也不太愿意她再往里走。
周芍药就又选了地方,布置好两个机关。猎物没那么快上套,这林子里的蘑菇倒是越来越多,两人又采了满满一背篓。
这里的斑鸠树也是又多又好,周芍药喜滋滋的,这里的村民不吃的这些,倒成全了她的口粮。
娘俩欢天喜地地往回走,小包子已经等不及地去看他设下的绳套,见着没动静有些低落。
周芍药拍拍他的头,“这大白天的,我们又在林子里弄的这么大动静,哪有这么笨的兔子,等过了今晚,明早过来,说不定就有收获了。”
小包子立刻又雀跃起来,“今天有蘑菇吃,也很好。”
“那当然了,有我在,怎么还会让你饿肚子。”周芍药豪气地一拍胸膛。
小包子略带鄙视的小眼神,咻咻的。
前一个月,如果不是妮儿家的地瓜,他还差点饿死了呢。
周芍药看得真切,挽着袖子就要去揪他。
“你那是什么眼神儿,不信老娘还是咋的?”
“不敢,不敢。”
小包子撒腿就跑。
这样的娘亲,虽然比以前凶了些,但是活蹦乱跳烟火味十足,他比以前还好喜欢好喜欢哇!
娘俩走出林子,太阳已经升到老高了,苍翠的群山,清凌凌的河水,还有不知名的野花混合着青草的味道扑面而来。
周芍药深吸了口气,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新鲜的空气,这么安静的小村。
在前世,即使是刻意保护的旅游景区,也总免不了人为的改造,终究还是比不上这纯天然来得美好。
周芍药第一次觉得,一觉睡到这儿,也还有可取之处。
“小包子,你们这条河一年四季不断流,应该有鱼的吧,不对,应该有许多的鱼。”
周芍药一手叉腰一手对着河水指指点点,自言自语地说道。
“娘亲,你又不会凫水,还是别打鱼的主意了。”小包子扯着她的衣襟。
周芍药挑眉一哼,“谁说我不会凫水,只不过这个时节不能下水罢了。”
说着又反射性地去揉腰间的脑袋,小包子嫌弃地跳开,直嚷嚷。
“娘你又弄乱我的头发,还梳不好。”
“嘿,还嫌我,小心老娘给你剃个光头。”
小包子嘻嘻哈哈地在前面蹿,周芍药在后面追,两人打闹着往家走。
然后,周芍药就看到了河水漫过的堤岸豁口。
这小河不宽,到村子西头的时候因为地势突然矮了一截,就自然露出一段河床。
河上没桥,过河都是从河床上涉水而过。
两岸都有些庄稼,过河是常有的事,想也知道,一到汛期这里是啥样的情景。
春日开河,这时候水量都比较大,许是这样,河床才会被冲出一个豁口。
周芍药看着几条鱼从豁口里翻滚而下,惊喜无以言表。
“小包子,你的口福大大的。”
周芍药双手叉腰,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娘亲,你真要下河摸鱼呀?”小包子战战兢兢。
周芍药傲娇地一点太阳穴,“脑袋这东西长着,是让你用来思考的。”
小包子搔头,周芍药已经快步往家走了。
“快点走,争取今晚就能吃上水煮鱼。”周芍药欢快地招呼他。
她就说嘛,有山有水哪还能饿死人。
捕鱼这事,不能少了网,没有网,就得找东西替代。
刚好,后山有一片竹林。
又刚好,周芍药会编一点篾片兜。
啊,周芍药突然觉得自己从父辈手里学到的农家技能,好有用呀!
已经到了做午饭的时候了,周芍药却还噌噌地砍了一根竹子,三下五除二就削成了一捆篾片。
“小包子,你去挖几条蚯蚓,我等下有用。”
虽然不明白周芍药要干什么,但小包子向来是很听话的。
蚯蚓嘛,那还不是一群熊孩子常玩的。
周芍药找了几根绣花针,直接弯成了鱼钩。这个时候的针很硬,虽然没有鱼钩的倒刺,但不好弄弯,也不容易掰直。
就是鱼线麻烦了点,翻箱倒柜了好一阵,也没找到合适的,看来原来张涪生是不钓鱼的。
周芍药找到的丝线,显然是不够鱼儿折腾的。
没办法,周芍药只得撸起裙角,把几根丝线哗哗地搓成一股,比之前强韧了不少,今天先将就用上试试,等下次去集市上专门找找钓鱼线。
做好鱼钩鱼线,小包子提着瓦罐回来了,周芍药喜滋滋地拎起肥硕的蚯蚓看。
“哎呀,不错不错,不怕鱼儿不进瓮了,走走走。”
又重新丢进去,周芍药抱着篾片走得飞快,丝毫没注意到小包子像看怪物一样地看着她。
这还是以前那个看着小虫子,就变脸掉泪的娘亲吗?
周芍药才没空管他。
她已经光脚站在河床上,将豁口挖得更深一点,然后将篾片密密插在下方,丝线鱼钩就绑在正中的一根篾片上。
用土将篾片筑扎实了,做成一个水窝,上方也用篾片稍微挡住两边,留下一个窄小的入口。
这样,顺流而下的鱼儿会咬上篾片上的诱饵,即使没咬上的,也不容易再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