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在贾母的后院揭开了。
史凡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却不知道该吃些什么。
身旁的史湘云早已不顾侯门小姐的形象,大吃大喝起来了,见史凡只是在那儿咽口水,而不动口,忙问:“哥,你怎么不吃,该不会是看饱了吧?要是你觉得这些菜油腻,可以先喝点那用小荷叶儿、小莲蓬儿做的汤。”
史凡笑道:“倒也不是怕油腻,就是觉得这些菜都好吃,都想吃,不知道先吃哪一样了。”
“那还不简单,看到哪个,夹哪个,夹到哪个吃哪个。”史湘云一旁笑道,正巧手里的瓢羹搛了些茄鲞这道菜,顺手便送进了史凡的嘴边,说道:“哥,快张嘴!这是茄鲞,茄子做的,你尝尝可口不可口。”
史凡张嘴,茄鲞入嘴,接着细嚼了几口,还真有一点茄子的香味,只是并不真的像是茄子。茄子都弄得这么好吃,到底是用了什么法子?史凡突然想起,这茄鲞不就是原著里,王熙凤喂刘姥姥吃过的那道菜嘛!
要做这道菜,得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拌。
史湘云见史凡吃着挺香,继续往史凡的碗里舀了一些野鸡崽子汤。史凡接着尝了一尝鸡汤,真是野味十足,又吃了两块肉,美滋滋。
史湘云又笑道:“要是觉得味道淡了,那边还有炸的,味道是咸浸浸的。知道你贪吃又不好意思夹,还是我来帮你夹两块吧!”
史凡想制止湘云,但已经来不及了,两块炸的野鸡肉已经到了碗里,史凡只能是欲拒还迎,先接纳了美食,然后再想着制止湘云的无拘无束,让她也尽量表现出一点侯门小姐的样子来。于是,史凡凑到湘云的耳边,悄悄说道:
“你看看你的林姐姐、宝姐姐,还有其他几个姐姐妹妹,学学她们吃饭的样子。”
史湘云这才安分了下来,开始吃起了野鸡瓜子。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她们又不爱吃肉,顶多尝尝鲜,喝喝汤。我们几个就我最爱吃肉了,尤其是鹿肉,可惜今儿没有鹿肉,要不然我这会子早就着腥膻,大吃大嚼了。”
说着,史湘云转眼已经把史凡的话当成耳边风了,又指了几样菜,向史凡介绍道:“这几样,你可能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我来告诉你,这一碗是鸡髓笋,那个是糟鹅掌鸭信,那是一碗虾丸鸡皮汤,还有一碗酒酿清蒸鸭子,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而那一碟是腌的胭脂鹅脯。对了,哥哥要不要吃米饭,那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的,是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史湘云说得头头是道,完全不顾史凡的异样表情。史凡想着,既然你爱吃肉,那我就用肉堵上你的嘴巴。于是,夹了一块火腿炖肘子,塞进了湘云的嘴巴里。这下,终于安静了。史凡又舀了一碗火腿鲜笋汤,端放在了湘云的跟前。湘云急着喝了一口,吐着舌头,说:“好烫!
大家吃得差不多了,贾母的几个大丫鬟端着甜点上来了。其中,有适合姑娘们吃的茯苓霜。这茯苓霜是单取了茯苓的茎叶和了药,弄出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第二用牛**,不得,滚白水也好,还有德妃娘娘贾元春从皇宫里专门派人送来的糖蒸酥酪,以及雪花洋糖。
此时,坐外间桌上的贾环和贾兰叔侄俩早已经吃完了,正琢磨着什么时候下桌。
“兰哥儿,吃过了饭,等会儿去那我玩吧?”贾环悄悄地问道。
贾环比贾兰年长两岁,小贾宝玉一岁。贾环不跟他哥哥玩,而喜欢找侄子贾兰玩,因为贾环心知肚明,贾宝玉是不会跟他玩的,而贾兰却和他一样是贾府里被遗忘的小角落。
贾环虽然不太讨人喜欢,但也不算可恶讨厌,贾兰向来也是愿意跟他一起玩的。可是这几天却不行,因为学塾就要开学了,贾兰向母亲保证了要用功读书。于是,贾兰说道:
“小叔叔,我要留下来等我娘一起回去,咱们还是改天一起玩吧。”
贾环只好作罢,吃过饭后,俩人找了个舒服的座位,坐一起,喝喝茶,吃吃果,看着里间的人们漱口的漱口,吃茶的吃茶,权当自己是个看热闹的便是了。
当然,也不能怪李纨对贾兰的管教太过严格苛求了。要知道,出生在像贾府这样的贵族中的男孩子,若不是天性使然,则极有可能成为纨绔子弟,更不用说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贾兰了。
虽然自己丢了治家大权,但李纨并没有对权力失去所有的兴趣,尤其是为了贾兰的未来,毕竟她们娘俩可是荣国府的小主子。
世职承袭的问题在宁府是不存在的。贾代化有两个儿子,但长子贾敷在八九岁上就死了,自然由次子贾敬袭官。如今贾敬已把世职传给他的独子贾珍。贾珍也只有一子贾蓉,死后当然由他接班。
在荣府,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贾代善早已去世,大夫人贾母肖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踢了这政老爷一个主事之衔。
如果传贤或者传爱,本该由贾政袭官。史太君自然知道丈夫一向的心意,况且她自己也是偏爱小儿子,不喜欢大儿子的。于是,世职承袭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贾赦有两个儿子,嫡长子贾琏,庶子贾琮。贾政有三个儿子,嫡长子贾珠、嫡次子宝玉、庶子贾环。但只要贾母健在,分家就谈不到。
姐妹和弟兄不分长房和二房,统一都按大家族的排序。贾珠是珠大爷,贾琏是琏二爷。宝玉等还小,暂时还不称爷,再说老太太怕她的宝贝孙子不好养活,吩咐众人都只叫他宝玉。
在贾政和王夫人的用心培养下,贾珠从小好学上进,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反观长房的贾琏却因生母早逝,贾赦又另娶了正室邢夫人,使得贾琏从小无人管教,不肯读书。事情很清楚,不论传嫡传长传贤,贾赦手里的世职将来都势必要传给贾珠。
然而,贾珠留下一子贾兰死去后,形势有了变化。一方面,贾琏比宝玉大,虽不肯读书,但懂得机变言谈,于世路上是好的。另一方面,宝玉虽不通世务,但诗书文采一流,假使哪天突然开窍,必然仕途贤达。
所以贾琏虽占了个“长”字,宝玉却占了一个“贤”字。再看如今的世职是在长房贾赦手里的,这样想来,贾赦把世职传给儿子还算大有希望。
谁知,不知是老太太的主意还是贾政夫妇的主意,忽然又不用大家族的排行而改用小排行了,宝玉成了宝二爷,贾环成了环三爷。
贾琏的琏二爷是早已叫惯了的,况且珠大爷虽死,珠大奶奶尚在,凤姐当然仍称琏二奶奶,贾琏只得仍称琏二爷。
于是有了两个二爷。
二房的司马昭之心,贾赦岂有不明白的?赶紧给贾琏捐了个同知,让他在管理荣府家务之余多在外面活动,使人人皆知琏二爷是荣府现在的掌权者,将来的接班人。
看来鹿死谁手,还在未可知之数。
贾赦夫妇因老太太越来越偏心,和二房住在一起心情不舒畅,儿子娶媳妇时,老夫妇索性搬到由荣府花园隔断的小院中去住,把原来的住房给儿子做新房,让儿子儿媳帮二房料理家务,明里是代替贾赦夫妇侍奉老祖宗,暗里是不让二房独揽大权并可探听其动静。
不料,由于和王夫人的姑侄关系,王熙凤心向二房,而贾琏又有俱内的毛病。于是贾赦夫妇在荣府更加孤立。
二房内部也不是平静的。贾环母子缺少自知之明,也想凯觑神器。赵姨娘说是要夺家私,这其实就是要夺世职,有了世职就有了家私。
贾珠死后,贾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渐渐明白,家里的那个世职本来是要由他父亲承袭的,因而有朝一日会传给他。现在他父亲虽死,他是嫡孙,仍然有资格承袭世职。
贾兰看得出来,二叔宝玉是曾祖母的心肝宝贝,全家都象凤凰似的把他捧着,这世职大有被二叔袭去的可能。贾兰是个聪明的孩子,李纨省了点心,却也不轻松。
为了死去的丈夫、为了儿子贾兰的前程,也为了自己清清白白做人,李纨必须努力把贾兰培养成材,将来在世职承袭中占得优势。
此刻,快到亥时了,舌尖上的盛宴终于画上了句号。史凡见珠大嫂子领着贾兰拜别了贾母,回大观园的住所稻香村去了。
筵席散去,史凡以开学在即,要加紧读书为由,拜别了贾母。薛宝钗见史凡准备回了,又见贾宝玉和林黛玉不知道躲哪个小角落去了,就跟着拜别了贾母。原本史湘云想留下来多玩闹一会的,可是见薛宝钗要走了,便也只好别过贾母,和史凡、薛宝钗一起,三人同行,往大观园的住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