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柳,草木清香,正是三月江南春分季。
这一天,郭旭天还没亮便起来了,他和张虎生约定了今天去参观九岭派举行的天下英雄比武大会,带上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粮,从木墙上取下灵玉剑,便踏出了家门。此时的灵玉剑已经被郭旭用麻绳藤条等尽数包裹,不让灵玉剑的光泽外放,以免引起人注意。
郭旭行至一条田间的小道上,见到爷爷早就在田间干活,打着招呼道:“爷爷,我走了。”
郭义云听到郭旭的叫唤,停下手中的锄头,道:“路上小心,不要掺和一些和自己不相干之事。”
“放心吧,爷爷。”郭旭爽快的说道。
走过田间小道,再穿过一条一马车宽的青石道路,郭旭便来到了一间青砖矮房旁。郭旭一眼便见到了张虎生的父亲正在抖动着手中的簸箕往篱笆内喂鸡,说道:“张伯伯,早,喂鸡呢。”
张四海听到声音,偏头见是郭旭来了,笑道:“是啊,这喂鸡须早晚按时喂,下的蛋才多,你一早就过来了,是约了虎生去九岭山吧?”
郭旭微微一笑,道:“是。虎子还没起......”
“我来咯。”郭旭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张虎生嘴里叼着一只大豆饼,两只手各提了一只大包袱,冲着郭旭飞奔而来。
郭旭见到张虎生手中的两只包袱,不禁好奇道:“虎子,我们是去看比武大会的,又不要去住他个几日几夜,你带这么多东西干嘛?”
张虎生抖了抖手上两只包袱,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我这几月来呕心沥血研制出来的宝贝。”
“哦?什么宝贝,打开让我瞧瞧。”郭旭好奇的问道。
张虎生眉头一皱,道:“待会到了九岭山会让你见到的。”
张四海喂完了鸡,放下簸箕,朝着张虎生笑道:“你是看此次来九岭山参加比武大会的人多,就把这些小把戏拿去那里卖的吧。”
听到张四海此话,张虎生心中老大不爽,道:“爹,您别拆我的台嘛。我早就听闻此次九岭派的比武大会,比往年会更隆重,来的人更多,我的宝贝到时候一定大卖,对了爹,如此盛会,您不也去瞧瞧热闹吗?”
张四海摆了摆手,道:“爹乃一介粗人,身上也没甚本事,而且当年拜访名师,修炼元力门道,也没个成果,去了九岭山只会平添爹的忧伤而已,不去不去啦。再者你们年轻有为,此番前去历练一番,长长见识也是好的,这也算是给我张四海长脸了。”
“那好,爹,我们走啦。”张虎生笑着点了点头,跟着郭旭并肩往外走去。
张四海坐在石磨上点了一支旱烟,看着两名少年的背影出神,忽然见到郭旭背负一柄长剑,似是非同寻常,张四海心中一凛,站起身来,高声叫道:“小子们,我知道你们的斤两,若是路上遇到了歹人,只管跑,切记不可硬拼,懂了吗?”
听到父亲的叫唤,张虎生也不回头,只是抬起手来往空中摆了几摆,意思是说,您儿子身怀绝学,无需挂怀。
两人出了白云村,沿着荒郊走了没多远便来到了官道上,大道的不远处有一家驿馆,此去九岭山,有四五十里地路途,为了节省开支,两人只雇了一匹马同骑,而且还是挑的最瘦、最便宜的那一匹马,那马儿颇显羸弱,一路上走走停停。本来寻常马匹几个时辰便能到达,这匹马硬是驮着两名少年行了半日功夫才到达九岭山下。不过一路平安无事到达九岭山,也是令两名少年颇感欣慰的了。
两名少年在前往九岭山的路途之中见到了络绎不绝的快马从身边穿梭来去,这里边有身怀抱负参加九岭派比武大会的有志之士,更有趁火打劫的强盗小偷之流,其中就有的人盯上了这两名少年,只是见到他们一匹病马还两人同骑的模样,便舍弃他们疾驰而去,有的甚至连瞧都不瞧一眼。不过也亏得两人浑身乡野小子的打扮,再加上一匹瘦马的衬托,更显寒碜,是以一路上也没有跟他们过不去的拦路歹人。
九岭山高耸入云,其峰顶之上楼阁分明,构造雄伟,九岭派在此处传承百年,一直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名门仙山。只因九岭派门人各个都是修炼元力的武者,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往拜师学艺,在九岭派修行圆满的人便可下山去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也可留在九岭派继续顿悟修炼元力之道,将九岭派发扬光大。
九岭山上山的路极为陡峭,由一圈圈盘旋而上的蛇形小道构成,从下往上看,只能见到没入云雾中的巨峰,并不能见到九岭派的真面目。
此时山下聚满了人,依着九岭山而建的客店旅馆也着实不少,两名少年在一家客店前将马栓好,进去饱餐了一顿后张虎生便拉着郭旭来到一处人群来往极为密切的路口。
张虎生拿出一块破布在地上垫好,解下两只包袱,将里面的物事全都取出摆放在破布之上。
郭旭一见到这些东西,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只见张虎生摆放的这些物件里,多数都是木制的手工玩意儿,还有一些暗器之类,其中就有张虎生近期做的燕尾镖。
摆放整齐后,张虎生便扯着嗓子对着来往的人群喊道:“瞧一瞧看一看呐,好玩的木雕嘞......”
如此叫唤了一阵后,果然有两个身着布衣的青年男子走了过来,其中一人指那一叠燕尾镖对身旁的人道:“林兄,这镖做的好别致。”
那林姓男子看了看燕尾镖,又看了看其他的木雕之类,悻悻道:“徐兄,这不过是些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
张虎生见状,立即笑嘻嘻的取出一只燕尾镖呈到徐姓男子面前,道:“这是上等的钢材所制,可是花费了我好几月的时间才做出来的,这位大侠您若是随身佩戴这燕尾镖,不知威风了多少呢。”
徐姓男子结果燕尾镖在手上掂量,只觉入手光滑,镖刃处寒光闪动,心中暗道:“的确是上等的好镖!”
徐姓男子笑了笑,道:“此镖已超过了一般的寻常暗器,这位小兄弟师承何人?是哪位名匠之后啊?”
闻言,张虎生愣了愣,旋即摇了摇头,诚恳说道:“我没有师父,更不是名匠之后。”
徐姓男子眉头微微皱了皱眉,见这名少年诚恳的面色并不像是说谎之人,感叹道:“小小年纪竟能铸成此等好镖,真是不简单呐。”
张虎生见这姓徐的好像对自己的燕尾镖爱不释手,便灵机一动,指了指摊上十多枚燕尾镖,趁机抬价道:“这位大侠如果要,二十铢都给你了。”
“这些燕尾镖也能开出二十侏的价钱?虎子心可真不小啊。”郭旭在一旁暗叹道。
一旁姓林的男子听到张虎生此话,面色一变,道:“二十侏?一把剑都只二十侏,你这些破铜烂铁也值二十......”
“好,二十侏,这些我全都要了。”
徐姓男子从钱袋里掏出了二十侏钱币给张虎生,爱不释手的捧着那十多枚燕尾镖扬长而去。
见得张虎生一下便把燕尾镖卖了出去,郭旭向张虎生身旁凑了凑,轻声道:“虎子,那人可真傻,出二十侏买你的镖,你可真够行的。”说着便对张虎生竖了个大拇指。
张虎生闻得郭旭此言,似是满不在乎的道:“那有啥,愿意花二十侏买我燕尾镖,说明这位‘徐兄’识货,那位林兄弟眼光可就没他那么高了。”
第一批货卖出去了,远远超出了张虎生的预期,他便信心十足的坐定在这路口等着将这些木雕尽数卖完,浑忘了自己是来九岭山参观比武大会的。
两个时辰一晃而过,郭旭忽然问道:“虎子,我们在这儿呆了这么久,山上的比武大会会不会开始了啊?”
经过郭旭这么一提醒,张虎生身子突然怔了一怔,旋即又释然,道:“没事儿,再等等。”
郭旭抬头看向高耸入云的九岭山山巅,说道:“你看这里来的都是些江湖中的武人,燕尾镖早卖完了,哪还有人会买你的这些木雕啊。”
郭旭刚说完,只见一个身着红衣,身材婀娜的少女朝他们这边走了过来,这名女子面容清丽,柳眉之间焕发着英姿。她腰上悬了一把佩剑,隐隐间有侠女风范!
红衣少女约莫十四五岁年纪,行至张虎生摊位前便停下,兴致盎然的蹲下身子瞧着摊位上的那些木雕,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沁人心脾的微笑。
少女此时的目光,被一对翅膀不断摆动的木鸳鸯所吸引,她指了指那对木鸳鸯,笑着对张虎生道:“这个我要了。”
张虎生见到这少女的微笑,身子顿时凝住,好像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笑容,少女的这句话,他也完全没有听入耳中。少女见到张虎生如木头一般看着自己,柳眉微微皱了皱,还以为张虎生是个聋子,转而向郭旭问道:
“这位公子,这对木鸳鸯多少钱?我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