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叫什么我已经不记得,而三十年后!人人都要尊称我一声——周老!
我出生在宁城的一个小村庄,那时每家每户都有几个孩子,我家只有我与大哥两人。大哥周永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因而村里人都将家中积蓄借予了我们,那时的他可谓是村里人的希望了,为了大哥的学费,我选择辍学去城里打工为大哥筹集学杂费,大哥也不负众望完成了学业。
我的第一份工是到工厂里炼钢,也卖过冰棍、爆米花,后来听说下海经商赚钱,我才将几年的积蓄拿了出来去沪海经商,然而我终究没什么文化,偏听他人的诱惑,一股脑的将钱全部投入了当时的股市,后果不言而喻,我一无所有。
那时的大哥工钱不多,还只是个县政府的公务员,给了家里一份,已经所剩无几了,当知道我在沪海赔光了,他写信安慰我说:“吾弟,遇难而思,挫折困顿,谨以为戒,多听多闻,必有回报……”
书信中还夹有一叠纸币,我知道这是大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不由得心底暗暗发誓要混出个人样来回报大哥,于是我仅回信道:“弟安好,勿念。”我知道大哥明白我的决心,定能照顾好家里,如此我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等两大经济学著作已经有了译本,但我并没有钱,因而选择了一份图书馆的工作,每当夜晚大家都走了,我便待在图书馆内,将有关经济学的各种著作都通读一遍,甚至马克思的《资本论》我都背了下来。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用,不过懂得多总不见得是坏事,因而我在图书馆一共待了两年八个月零三天,不算长也不算短,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实际上等同于一次脱胎换骨,就如同人们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般。
在农历腊月二十八,我离开了图书馆,拿着我这两年存的钱来到了沪海市证券交易所,等待新年的红市开盘。
看报纸了解时事,是一个经济学者应该做的,从上年全年的信息中,我知道上年的全国粮食丰收,而且一些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都慢慢开始实施,今年红市开盘,股市必然疯长,我便一股脑全买了。
尽管对自己的判断很笃定,可真当压下了全部身家,内心依旧会无比紧张,如所有人一样,每天我都一大早便等在交易所门口,等待红市开盘。
真当红市开盘的那天,我反而没有那么期待了,一如我所预期的,股市一开盘便疯长至停板,我只能说我笑了,带着眼泪笑的,趴在地上笑的,不管怎样笑的,我都是无比欣喜若狂。
我知道股市疯狂涨停,有很大可能性触底反弹,所以尽快要做的是将股票必须全部套现,等到中午两点股市一开盘,我便将其全部抛售了。
股市依旧是疯长,但我知道涨得越大,跌的越狠,必然会有一次大跌,因而我并不后悔在此时退出了股市,毕竟我已经赚了六千块。
是的,六千块。我一个月工资四十五块六毛,每月存下三十五块,一年存了四百二十块,两年八个月零三天一共存了一千一百二十块,然而在今天一天我就赚了将近六倍,拿到钱的第一时间我便去了邮局。
之后的日子仿若得到了老天的眷顾,愈发好了起来,我知道股市太过波动,唯一能持续赚钱的便是去经商,我观察了两个月,经过层层筛选终于找到了一个商机,但这件事单凭一个人根本成功不了,因而我找了一个合伙人一起开了这第一间公司。
我……成功了。
………………………………分割线
合伙人也姓周,他有个女儿叫周离,任谁也想不到,原本蒸蒸日上的公司,却被几年后的一场金融危机打垮了,然而他选择把一切担了起来,对我唯一的要求便是照顾他的女儿,本来陷入绝望的我似拉住了一颗救命稻草,拼命的抓着……
不久后,他便死在了狱中,是病死的,我这才知道他所做一切的缘由,不过我并不怪他,也愿意履行承诺,甚至于她家的亲戚我都接受了,并答应等她成年便将属于她父亲的股份给她。
………………………………分割线
又是十多年过去了,大哥在十多年后的某一天突然找到了我。
见到他的那一刻,我是激动的,我知道他也是激动的,我们兄弟两个相拥在一起,而后一起去喝酒,最后一起回到了我的房子。
第二天早上,大哥却说了一件让我大惊失色的事。
他肃穆道:“弟,我想你帮我存一笔钱。”
我疑问道:“多少?”
他道:“三千五百万!”
我惊讶道:“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他竟让我不用管,甚至恼羞成怒的骂了我一顿,而后又拿亲情来压我,这一通下来,我便也只好答应了,但我让他必须告诉我哪来的钱,他说了,甚至告诉了我一个惊天的秘密,让我不寒而栗。
为了避免被发现,大哥刻意使我们的关系慢慢变淡,甚至于在母亲逝世后还改了我的户籍,至于怎么做到的我并不知道,但自那天起,我明面上便再无一个亲人。
愈发多的钱财涌进我的公司,为了防止被人发现,我食言了,没有将原本属于周离的股份给她,而是给了她一个总经理的职位,用以拖住她,因为我的故意放纵养成了她的刁蛮性格,即使后来结婚了,也没能改变。
直到多年后的一天,我大哥突然要把所有钱都拿走,这不仅让人异常疑惑,但我还是全部取走了,等我回来时,听说她的丈夫失忆了,不由得心生一计。
当周离成植物人时,我不由得想高喊老天庇佑,因而赶忙实施这个计谋,将整个烂摊子留给了她失忆的老公。
离开不久后,我便听说原本烂成一团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了,这怎么可能使人相信?我忽然想到了大哥所说的那个秘密,便连夜找他商量,第二天便带着他儿子又回到了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