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革新老臣的接风宴
作者:尹三问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31

见过皇帝,奏报各项事宜,前往各有司衙门交接。

尹洙忙完的时候天色已晚,东京已然华灯初上。

他没有回家,而是前往樊楼,顶层的雅间里有人摆酒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出乎意料,进门之时,房中空空如也,客人都到了,主人们一个都没到。

不过尹洙一点都不生气,想必诸友都还在忙着,等等便是。反正自己闲着,官家体恤,恩赏十日休沐。

屋里燃着炭火,温暖如春,难免有点憋闷,尹洙走到一边窗前,想要推窗呼吸点新鲜空气。

可伸手推过去,竟然纹丝不动。

这……

微微迟疑,尹洙便反应过来,樊楼紧邻皇宫,顶楼可以直接窥视到皇宫大内,所以按要求被全部封锁。

唉!

尹洙莫名叹息一声,官家仁厚,却也清苦啊!

历朝历代,何曾有过大宋这般寒酸的皇宫?

汉有长乐、未央两宫,唐有太极宫、大明宫,洛阳亦有紫薇宫、上阳宫……

大宋皇宫,不过是前唐宣武节度使府略微扩建而来,地方促狭,宫室也谈不上高大宏伟,富丽堂皇。

前后一比,相形见绌,着实寒酸。

大宋立国之后,太祖因有迁都洛阳之意,并未打算扩建皇宫。

太宗倒是有此想法,曾向皇宫周围的居民买地扩建宫室,谁知百姓竟以价格太低,不愿搬走。

阻碍修皇宫的钉子户,这要是放在别的朝代,如此行径无异是活的不耐烦了。

但在大宋,妥协的竟然是皇帝。

太宗都没有这个魄力,后面就更别说了,尤其当今官家,想吃一碗羊肉都要再三斟酌的人,哪里愿意花大把的银钱扩建宫室。

官家太仁慈了,仁慈到容许樊楼这样窥视大内的建筑出现,没有夷为平地,只是封堵了一面墙……

如此仁厚之君,千古罕有,实乃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皇帝做出这样大的牺牲,为什么?

还不是为了大宋能够富强,抵御外辱,海晏河清。

奈何大宋的问题太多,此番经略京西路,尹洙惊讶地发现,中原京畿之地竟也糜烂至厮,盗寇横行,民不聊生。

危险啊!

好在国有明君,朝有干臣,革新已经开始。

只是不在中枢,不知进展到何种地步?只能待会向诸友请教了。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几位中老年文士在伙计的引导下进门。

几人虽然只是纶巾布袍,但伙计却一点不敢怠慢,这几位可都是当朝位高权重之人。

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韩琦,以及刚从知永兴军调任回京,未及履新的杜衍,哪一位都是而今朝堂上的风云人物。

“师鲁,让你久等了。”

尹洙拱手道““哪里,我也是刚到,诸公刚刚下值?”

“正欲从政事堂离开时,王都知前来传话,耽搁了片刻,累师鲁久候。”

范仲淹除去披风,笑叹道:“本欲在府上摆酒,请师鲁过府把酒畅叙的,但为免话柄,只得选在此间。”

“自打李迪参了吕夷简,官家下诏,宰执大臣非假休不许私第受谒,我等可不赶步其后尘。”

韩琦笑道:“若非有河南先生回京,有接风洗尘这个由头,我等私下都不敢碰面。”

“稚圭说笑了!”

尹洙笑了笑,言归正传:“诸公在朝,锐意革新,成绩斐然啊!张温之、王素、施昌言上任各路转运使,我已经听说了。”

“幸得官家支持,这才是第一步,不日将会有新举措,师鲁拭目以待吧!”

范仲淹很有分寸,政令颁发之前,哪怕是尹洙这样的亲密友人,也不能泄露半分内容,这是原则。

“如此甚好,好生期许。”尹洙连连点,满心期盼。

范仲淹悠悠道:“至于再往后的举措,可能需要暂缓,李元昊派了使臣来东京和谈,此为朝廷重中之重,其他事宜,难免暂缓。”

“党项之事早些了结也好,免得人心惶惶,朝野难安。”

尹洙说者无心,但韩琦听者有意,脸色不禁微变。作为好水川大败的主将,西夏之事,难免耿耿于怀。

“师鲁经略京西,成绩斐然,也是满朝皆知。”

范仲淹见状,赶忙岔开话题道:“尤其是那块‘小月东边走,此物一出天下安’的祥瑞,实乃妙笔。”

尹洙连忙摆手:“范公莫要取笑我。”

“怎么?并非出自师鲁之手,莫不是李公…?”

“此事说来话长。”

尹洙叹道:“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此事既不是李公,也不是我的手笔,而是一个少年郎的主意。”

“哦?”几位革新重臣皆感惊诧好奇。

“若非这个少年,弥勒教的图谶谣言可能就成功了……”尹洙略微沉吟,将来龙去脉仔细道来。

尔后补充一句:“此事我已上奏官家,诸位都是至交好友,便直言相告。”

“一个少年郎,观察入微,凭借些许流言,勘破弥勒教的不轨之举,有趣!”韩琦连连点头,神情有些古怪。

尹洙道:“远不止如此,弥勒教在潼关征流民为兵往南阳,也是此子率先发现,就连那安民救灾章程……”

韩琦疑惑道:“那个章程应该是李公捉刀代笔吧?”

“稚圭误会了,那东西不见得出自李公之手。”

“听师鲁言下之意,莫非捉刀之人是那少年郎?”一直沉默少言的杜衍突然开口,一语中的。

“虽无实证,但我猜测极有可能,拿到章程之后,便是此子前来详解,督促执行的。”

尹洙面色兴奋,赞誉道:“尤其是其中卫生防疫一道,此子甚有见地,营中整洁,完全不似数万灾民聚集之地。

且自始至终不曾爆发疫病,不曾致死一人,大宋立朝以来,恐怕还未有过此等情形吧?”

杜衍捋了捋胡须,悠悠道:“如此说来,此子功劳不小,可是…最终怎是沈家子得了封赏,此子…若非师鲁说起,我等一无所知。”

“诸位切莫误会,胡乱猜测。”

尹洙遗憾道:“此事我也颇为不解,当时曾明确提出为其请功,并举荐其入太学读书。

以其天资,假以时日,必可成栋梁之才,革新干将。却不曾想,此子竟婉言谢绝了。”

“为何?”

尹洙摇了摇头,惘然道:“说不上来,此子似乎有意对我敬而远之,两月之前便离开陕州,随沈家姐弟到了东京。

今日我与李公前后脚入城,沈家小子前去迎接,无意间听他提了一嘴,说此子在上土桥附近开了一家食肆。”

杜衍皱眉道:“宁居市井,操持商贾贱业,却不受封赏,不入太学读书求学,这…不是胡闹吗?”

“等等,上土桥,少年郎…”

范仲淹低声道:“先前在政事堂,王都知似乎也提到这么一说……”

“是了。”

韩琦整理思绪,淡淡道:“解了东京大雪,百姓饥寒,薪炭暴涨之忧的煤炉、火炕二物,皆是出自上土桥一个少年之手。”

“那少年叫什么?”尹洙顿时眉头一动。

韩琦揉了揉太阳穴,轻声道:“我让开封府查了下,少年名叫杨浩,两个多月前自京兆府华阴县迁来东京,家中……”

尹洙抢先道:“家中有婶娘、堂妹二人,并黄狗一条。”

“没错!”

“那就对了,杨浩杨三郎,就是此子。”

ps:尹洙、字师鲁,世称河南先生;韩琦,字稚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