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国闻言jīng神一振,按捺不住激动之sè,“卓老师,竟还擅长‘食饵’之道?”
“师父有教过。”卓君说完,忽然恍然,“哦,倒是忘了,听说郭书记也是喜欢研究食饵养生的高手。”
“哪里哪里,平rì里瞎琢磨罢了,卓老师面前,哪里敢称高手!”
郭正国接触食饵养生已经有小二十年,平rì里也自诩有几分造诣,遇到老友相逢的场合总喜欢露两手,在圈子里也薄有名声,但刚见识过卓君神乎其技的手段,此刻哪里还敢自夸,表现得非常谦虚低调。
“行了,老郭,你就别藏着了。”方正源刚跟他认识的时候,可是没少听他在耳边卖弄,就笑着插了一句:“贤侄你不知道,郭书记喜欢这个简直成痴,图书馆里关于这方面的古书孤本都快被他翻烂了,一说起这个,那可就是没完没了。不过有一点我很佩服他,就是他活学活用的非常好,咱们中州市银水区、环河区大大小小近二十所学校的饭堂食谱,都是他义务帮忙制定的,而且,还是每星期换一次,这么大年纪了,很不容易……”
哦?卓君眼睛一亮,心中对郭正国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便有心指点他一下,笑问道:“郭书记如何看待养生之道?”
卓君说这话,就隐含一些考校指点的意味了,若是换做别的小年轻人,郭正国估计会直接翻脸,但面对卓君,面对这位刚刚某一瞬间在他心中宛如陆地活神仙般的人物,郭正国非但不以为意,还隐隐有些期待和兴奋,有种孤独抗敌一二十年的散兵游勇,突然遇到光辉伟大组织的感觉,斟酌了下措辞,开口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先谈一下我的一些浅见,希望卓老师稍后多多斧正。首先,养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其实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
卓君点了点头,“继续。”
“养生一说,最早应该出自《庄子·养生主》,有‘保养身体养生之道得养生焉’一说,《吕氏chūn秋》中又有‘生生之道’的**。自公元610年,太医令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列出养生方、导引法231种开始,列朝列代,都有无数的养生著作出现,如《饮膳正要》、《服气长生辟谷法》、《节饮集说》等,主要从饮食物xìng味、补泄滑肾的效用与人体状态、天时气候、地理方域等的关系论述养生之道,也包括节食、辟谷等内容……”
卓君听得头大,不愧是搞学术的老师,说了半天全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一点实质xìng内容都没有,忍不住开口打断道:“……呃,郭书记你自己的理解呢?”
“《内经》上说,‘生之本,本于yīn阳’,又说‘yīn平阳秘,jīng神乃治’……”
估计是看到了方正源的哈欠以及卓君的白眼,郭正国老脸一红,不好再卖弄,清咳了一声,言简意赅道:“以我这些年的粗略掌握,养生应该包含调和yīn阳、流通气血、培补jīng气、节yù保jīng、谨和直观清楚地表现出了不同食材、药物之间“为何宜忌,为何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真相,这就又产生了新的‘道’……郭书记你有空真应该出国去看看,如果说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宝贵著作,是道,而外面正一rì千里发展着的,就是术,道以生术,术为道用,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卓君说到最后,语气已经有些沉重,因为他忽然忆起那天师父她老人家讲到这里时,那一身极其罕见的萧索之意:
“你要时刻记住: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绝不可偏颇荒废……跟你说这些,不是妄自菲薄,更不是崇洋媚外,实际上老祖宗的东西博大jīng深,穷一生之力也难学通,但看到短板,还是要改变完善的。我是明白的晚了,也老了,拉不下面子再去跟些后辈切磋讨教,但是希望你以后若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出去学学,若再能贯通融汇一下,那便太好了,也不枉我教你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