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坠龙
作者:切腹自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76

我们要承认,营口坠龙不是《盛京时报》一次骨骸围观记录,而是连续三次由不同人群目击到的**、尸骸和骨骼的围观记录。

(1)第一次是1934年夏7月下旬某暴雨天后(注:根据盛京时报刊发的第三次围观骨骼的时间是1934年8月14rì,第二次目击是1934年8月8rì,又已知第二次距离第一次目击已经是十多天以后,以及第二次目击后尸骸即运往市区供大家围观,我推测第一次目击**应是1934年7月25-31rì之间的某天),在辽河北岸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发现的,一条奄奄一息的“乌龙”。根据描述,“那龙眼睛半睁不睁,尾巴回过来绻着,两爪子在前边。龙离开水后变得干巴,都要生蛆架势。”这条**明确被描述为有爪子,以及尾巴会“回绻”,这与我们目前所知的任何鲸类形体特征都不相符合,鲸搁浅一般在近海滩开阔处,且多侧卧或仰卧,两侧的鳍状物是不可能摆在身体前面的。

(2)第二次目击的时间在在《营口市志》第一卷中记述的很清楚:“1934年8月8rì午后。”之后,文字又记载:“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jǐng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rì,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就是说,在距离**发现“十多天”以后,这条乌龙就变成了一堆仅存一点皮肉且已经生出蛆虫的尸骸。我有两个对“鲸说”的疑问:

a.请注意:第一次是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的地方发现,现在是10公里,也就是说离大海更进一步,在我们的观察记录中,搁浅的鲸,在陆地和浅滩上几乎没有行动能力,它是怎样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自己跑到苇塘里面的?

b.如果退一万步讲,这就是一头鲸,那么,它的腐烂速度是不是也太快了,仅仅十余天,就只剩下一点带皮肉的尸骸了?有意思的,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七引曾钰《宁远志》记载了一段关于“龙尸腐烂”的描述:“成化中,丹桂乡民田苗甚蔚。一夕雷雨大作,有巨物压苗,横数亩,乃坠龙也。越旬rì,鳞肉腐尽,民拾齿骨归。”请大家注意,“越旬rì,鳞肉腐尽”,古人已经作证,龙的腐烂速度,正是“越旬rì”的十多天!

(3)第三次目击记录就是由历史上唯一闯入人类视野的这具所谓“龙”的骨骸带来的。根据版上的朋友指出,须鲸的脊骨是56节,而这具龙骸的脊骨是29节,因此判断这不是鲸。其实这个理由倒不是很充分。为什么?虽然任何脊椎动物个体不会因为年龄的变化而在脊骨数量上发生如此悬殊的倍数级变化。但如果发生在运送过程中的骨骸被盗窃呢?却有可能。根据《营口市志》中“伪营口第六jǐng署”派兵运送的事实,我们不能保证这些兵油子不会在中间做手脚。须知,在中国古代,龙的尸骸尤其是龙须、龙骨、龙鳞是很受发现者欢迎的东西。唐代宰相元载就有一把用龙须制作而成的拂尘,而龙鳞五彩斑斓,也是发现者竞相争夺的物件。因此,我们不能从脊骨数量上去纠结是龙还是鲸。在这里,我倒是愿意采取“假设-成立”的逻辑推导去想问题。假设这就是一头鲸,那么当时在现场看到这具鲸类尸骸却得出“蛟类涸毙”的水产学校张教授,是如何打破围观渔民的固有认识,且说服报纸记者,以媒体的声音为支持,对一条鲸尸发表是“蛟类”的论断的,这显然无法成立的。另外,根据这豆腐干新闻一句不被人关注的角标“营川坠龙研究之一”可以得知,这个研究应该是有下文的。如果这是一头鲸,那么它在之后的研究中,很容易被其他生物学家轻松击破,为何没有了下文?(可惜我们现在只纠结这篇报道,是不是可以再发掘下有没有其他途径搞定后面几期报纸呢?)【头骨近影】

(4)关于这个头骨,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先说龙角。所谓“插眼窝”,我觉得简直可笑,不值一驳。如果插眼窝都能把人唬弄得不惜花高价火车票来营口看,那只消一眼就可以把这个谎言戳穿。我倒是赞同一位朋友的推断。他说:“下颚骨在腐烂后翘起,形成象角的东西。但是照片上看到龙头骨和角是一体的,并非把鲸鱼骨“插”到头上。且龙角圆柱形且末端是变大变圆,但鲸鱼下额骨形状扁长弯翘和末端也不是这样。关键的是,龙骨体长10余米,角只有一米左右。但是鲸鱼下颚骨几乎要超过体长的三分之一,大家能想象把如此巨大扁长的下颚骨放到头顶是什么样子吗,更不说如何固定了。”从照片看,角骨和头部紧密贴合,不存在插入的可能xìng。再说头部前端的尖细状yīn影究竟是什么?我原来在吧内也提到过一次。我一直觉得那根本不是龙的一部分,而是一块固定用的平板。因为能造成如此直线不带弯曲的尖细效果的,绝对不是什么尖嘴,而是这个头骨在根本没有下颌骨后,为防止摇晃用木板固定的结果!先不要笑。根据部分古籍反映,龙的下颌骨是很值钱的,为啥?因为上面有龙须。还记得宰相元载的龙须拂尘吗?还记得押运龙骨的兵油子吗?(顺带提一句,这句尸骸没有爪子,为啥?龙爪在不少坠龙记载中,常被人斫,拿到市场上去卖,龙爪也是很值钱的物件。)

【泥轰国人民所谓的斫下的龙爪,是否真实,自行脑补】

(5)我对营口龙一直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它和任殿元描述的坠龙(我百分百相信任殿元的描述,不喜勿喷)相比,实在细节太少。比如说对于龙的鳞片的描述,对于龙体表润滑程度的描述,对于龙的脸部长相的描述,还是不尽一致。因此,这个东西,或者就是一个与龙类似的蛟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