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9式中型坦克69式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础上自行改进设计的中型坦克,1963年下达战技指标,1964年完成设计,1965年生产出样车,1974年设计定型。车上安装了100mm滑膛炮、426km滑膛炮,身管长5450mm,身管中段有抽气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
中国69式中型坦克(17张)火炮上方,可以发sh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脱壳穿速为1490m/s,火炮最大shè速为7发/min。
辅助武器有1挺在炮塔顶部安装的12.7mm高shè机枪、1挺在火炮右侧同轴安装的7.62mm并列机枪和1挺在驾驶员右前方安装的7.62mm前机枪。
该坦克的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炮长夜间瞄准镜、车长昼夜观察指挥镜和1969年式100mm滑膛坦克炮炮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的测距范围为300~5000m,测距jīng度±10m,重复频率7次/min。炮长夜间瞄准镜为主动红外式,放大倍率为7×,视界为6°,视距(发现目标)800m,红外灯功率为500,红外灯功率为200in,最大扭矩2453±98N·m,最大扭矩转速1300~1400r/min,最低稳定转速不大于500r/min。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g/km线膛炮,配备有钨头穿甲弹、破甲弹、榴弹,所用炮弹与苏联T-55坦克炮弹通用;安装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行星侧减速器;液压助力的主离合器cāo纵和转向cāo纵装置;自动灭火系统;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三防装置;热烟幕施放装置;889型电台;橡胶侧屏蔽裙板;机油失压报jǐng装置、摩托小时计、快速开启的安全门等。
后期生产的69-Ⅱ主战坦克还有一些新的改进,包括激光测距与瞄准镜二合一的新型瞄准镜,在炮塔两侧前部安装了抛shè式烟幕发shè器,在炮塔的外部周围有栅栏式屏蔽。
该坦克所装的激光测距仪的xìng能与69式坦克相同,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的弹道解算器解算距离范围为300~3000m(机枪弹为300~800m),解算弹种为穿甲弹和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和并列机枪弹的解算jīng度为不大于0.05密位,解算时间不大于1s。带步进电机的坦克炮瞄准镜倍率为3.5×/7×、视界相应为18°/9°、装表方式为自动和手动,自动装表jīng度不大于0.2密位。
该坦克的变速箱上装有液压助力泵和AK-150空气压缩机,风扇传动作了调整,提高了冷却风扇的转速。主离合器和转向机增加了摩擦片,侧减速器采行星式传动。
该坦克热烟幕装置的有效遮蔽长度为200m,烟幕持续时间为2~4min,施放装置连续工作时间为10min,燃油平均消耗量为10L/min。
该坦克的三防装置以自动控制密闭的战斗乘员舱和过滤通风建立超压的集体防护为主,以乘员个人防护器材为辅。该坦克两侧装有8mm厚夹布橡胶板的屏蔽裙板。
该坦克自动灭火器灭火方式为全自动和半自动,感受火jǐng时间为3~5s,灭火瓶数量3个,灭火时间使
69-2M设计图用1瓶为10~15s,使用3瓶为30~35s。[1]
69-2M曾大量参加中东战争
69-ⅡB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主战坦克基础上研制而成的,1982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该坦克装有2部电台(889型电台和892型电台各1部),炮塔外设有双天线,一根是2.8m(2节)杆状天线,另一根为4m(4节)杆状天线。在车尾外部装备了由汽油发电机组、换能器和延伸电缆组成的辅助电源。该坦克不仅可在行进间用于联络指挥作战,还可在隐蔽情况下利用汽油发电机组和延伸电缆在地面进行作战指挥。由于增装1部电台,炮塔内的炮弹减少2发,炮塔后部可增装桅杆天线1根。其余技术装备和作战xìng能与69-Ⅱ主战坦克相同。
汽油发电机组由2.2k(3节)杆状天线,其余xìng能和69-ⅡB式指挥坦克相同。该坦克于1982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1]
69-ⅡC1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C式指挥坦克基础上采用天线共用器,将2根天线合并为1根3.3m(2节)宽带天线,由2部889型电台共用1根天线。
该坦克1983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
该坦克的其余技术装备和作战xìng能与69-Ⅱ式主战坦克相同。[1]
69-3(79式)主战坦克
该坦克是在59-Ⅱ中型坦克和69-Ⅱ主战坦克基础上于1982年发展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它装有带热护套的105mm线膛炮、安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二代微光夜视夜瞄装置及VRC-8000型电台和VIC-1型车内通话器。底盘部分的xìng能和结构与69-Ⅱ主战坦克相当。
该坦克后来有所发展,火控系统增装了热像仪,炮控系统采用了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还增装了车长超越shè击装置。在炮塔前部两侧焊装了烟幕弹发shè器支架,在炮塔周围增装了栅栏式屏蔽。[1]
653中型坦克抢救车
该抢救车是69-Ⅱ主战坦克的变型车,由69-Ⅱ主战坦克去掉炮塔,在底盘上安装绞盘、液压起吊架和驻锄等设计而成,用于对战斗损伤、淤陷以及失去自行能力的装甲车辆实施抢救、牵引后送及换件修理等技术保障任务,必要时也可为主战坦克构筑掩体与开辟道路。1982年开始生产,1983年通过技术鉴定,产品代号为m。车尾焊有刚xìng牵引钩,刚xìng牵引架平时固定在cāo纵舱的左侧装甲板外边。刚xìng牵引装置用于对失去cāo纵能力的坦克进行刚xìng牵引。起吊装置安装于车体上部,由液压系统控制,吊臂有2节,可以伸缩和作360°旋转,标定起吊重量为10t。
车尾外部装有1挺12.7mm高shè机枪,可用以对付低空敌机和地面目标。
通信系统与69-Ⅱ主战坦克相同,另外配有103m车内外通话导线,拖救时乘员能用车内通话器同外部进行联系。
84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在653中型坦克抢救车基础上利用69-3(79式)主战坦克底盘研制而成,改进后的抢救车于1984年正式定型并装备中国部队,其代号为8.657m
炮向后8.953m8.498m
车体长6.002m6.002m
车宽
不带裙板3.270m3.270m
带裙板3.307
车高
全高2.807m2.807m
至炮塔顶2.457m2.457m
火线高1.738m1.750m
车底距地高0.425m0.425m
履带宽580mm580mm
履逞着地长3.845m3.845m
履带中心距2.640m2.640m
公路最大速度50km/h50km/h
越野平均速度22-27km/h22-27km/h
燃油储备935L935L
公路最大行程420-440km430-450km
涉水深(无准备)1.4m1.4m
爬坡度30°30°
侧倾坡度29°29°
攀垂直墙高0.8m0.8m
越壕宽2.7m2.7m
发动机
生产公司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
型号12150L-712150L-7Bin426k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
类型固定轴机械式固定轴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5/15/1
侧减速器类型单对外啮合齿轮行星齿轮式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100mm/滑膛100mm/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类型7.62mm/机枪7.62mm/机枪
防空武器口径/类型12.7mm/机枪12.7mm/机枪
烟幕弹发shè器口径/数量76mm/2×4具
热烟幕有
弹药基数
炮弹44发44发
高shè机枪弹500发500发
并列机枪弹3000发3000发
穿甲弹初速1490m/s
1415m/s
shè速7发/min7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电动和手动电动和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360°
火炮俯仰范围-5°~+18°-5°~+18°
火炮量大俯仰速度4.5°/s4.5°/s
火炮最大回转速度15°/s15°/s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有有
垂直向有有
火控类型自动装表
测距仪类型激光激光
三防装置有
灭火抑爆系统无有
出口泰国
越南侵柬促成中泰合作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中泰关系始终受到大国角力特别是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泰国曾积极追随美国出兵,在战争中阵亡1273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泰国又为美国空袭北越提供空军基地,与支持北越的中国形同水火。
不过,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běi jīng,影响泰中关系的消极因素也逐渐淡去。1975年,泰国前总理克立·巴莫访华,两国正式建交,巴莫把**“**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贫穷”的话转述给国王普密蓬,使这位君主对中国有了新的评价。
双方政治关系正常化后,中泰军事合作也被提上rì程。1978年12月,越南入侵柬埔寨,并全面控制了老挝,泰国北部暴露在越军的炮口下。在此背景下,曼谷与běi jīng很快抛开多年的敌意,迅速结成防务合作伙伴,共同遏制越南的扩张野心。[2]
中国坦克仅以半价销售
作为提高泰军战斗力的举措,中方同意以“友谊价格”向曼谷提供武器。1985年,中国向泰国无偿提供了16门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它们在打击侵柬越军时非常有效,深受泰**人喜爱。1986年差瓦立·永猜裕就任泰陆军总司令后,中泰军事合作更趋热络。
在差瓦立的授意下,多批泰**官来华观摩,他们访问了多家中国重点军工单位,还前往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参观,不仅对解放军的战斗力有了直观认识,也对价廉物美的中国武器产生了浓厚兴趣。1987年,泰国成为首个向中国购买武器的东盟国家,采购清单包括50辆69-II主战坦克、数百辆Y48坦克,出勤率要高得多。当然,69-II坦克也有一个不小的缺点,那就是它较少考虑乘员的舒适xìng,习惯cāo作内部宽敞且有空调设备的美制坦克的泰军官兵对此颇有怨言。据说,中国厂商后来对此做了改进。
由于69-II坦克配备了夜视器材,每天晚上,泰军就将它们开到越军可能渗透进来的通道上巡逻,步兵则戍守在有机枪、迫击炮掩护的堡垒里,形成动静结合的防御网。从此以后,越军的偷袭行动得到有效遏制。泰国“SIAMOH”网站提到,1988年2月,越军一个营试图占领泰国武里喃府附近一处高地,泰军紧急出动多辆69-II坦克和一个连阻击,双方激战一天,越军在丢下数十具尸体后被迫撤离。
越南侵柬战争结束后,中国武器被移交给泰军二线部队使用。2001年他信出任泰国总理后,中泰军事关系再掀热cháo,这仍然要归功于差瓦立——他曾长期担任他信zhèng fǔ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据马来西亚《吉隆坡安全评论》等媒体报道,从2006年开始,泰国一直希望以农产品向中国换购数目不详的主战坦克以及装甲车,其中包括采购100辆96式坦克的意向xìng协议,用于替换服役时间过长的69-II坦克。有泰国陆军官员表示,泰方仍希望像过去那样以“友谊价格”采购中国武器,并寻求中国转让部分坦克生产技术。[2]
发挥余热沉入大海
2010年8月9rì
泰国渔业部门将25辆军队废弃的中国产69-II坦克连同一些卡车丢进大海,目的是形成一些固定的水下建筑结构,为海洋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刺激本地鱼类种群的繁殖。这些退役坦克以此种特殊方式“发挥余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