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做报告
两天的时间,让战士们稍稍适应了下环境调整下生物钟后,我们就开始了此行的任务——作报告。
其实这两天给了也跟没给一样,没有人会真去调整什么生物钟……上级的意思是为了任务的需要必须把生物钟给调整过来,然而我的意思……生物钟调过来了,万一又要上战场怎么办?到时怎么打仗?所以对战士们的行为习惯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的,没有刻意去约束他们。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作报告”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开会,复杂的说就是宣传活动。
咱们这就像是明星赶场子似的,一场会接着一场会的开……地点有基地、有会堂、有学校、也有体育场等,对像有军人、工人、学生、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人士。
内容吧……当然就是介绍部队的战斗经过以及个人的英雄事迹。我对这些一向很头疼,再加上生物钟也没有调整过来,所以一到白天一上会场就昏昏欲睡直打啥欠……可是战士们就不一样了,他们那是又紧张、又兴奋、又激动的,也不知道他们是哪来的精神,连着几天都没睡觉拼了命的玩了,现在还能有这种劲头……
这其中尤其要属指导员最为活跃了,做报告时是长篇大论,饭桌上是谈笑风声,跟领导敬酒什么……各方面那是应对自如。
我就懒得理会这一套了……主要是那些领导干部们动不动就握着你的手说:“同志们辛苦了,我代表党代表人民……感谢你们!”
这一回两回的我还能应付,这来个十次八次的……天哪!也只有指导员那样的人还能够保持笑容可鞠了。
唯一一次让我不觉得无聊的是在体育场做的一次报告。
体育场做的报告嘛……那时集中的人都来自三教九流。个体户、小商贩、无业青年甚至地痞流氓都有。
那一回战士们做的报告也特别有趣。或许是因为气氛没有其它地方那样严肃吧……
最先上台的是粱连兵。他高举着拳头说着在战场上的想法……第一:我是党员的,第二,我个子大,体质好,劲头大,当兵三年,谁见我吃过一粒药?第三:我军事技术硬,参加过军里的军事表演。可以肩筒发射40火箭弹,第四,我不是孤儿,兄弟两个,牺牲了还有个哥哥,家庭没负担。第叫唐宗路……在我连驻守581高地的时候,躲坑道里闲得慌,烟瘾大……这个兵自己的烟老是不够抽,总是向战友要,时间一长就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就向家里要:小战士王柯昌上前线的头天晚上,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说:“妈妈,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士兵,为了我的祖国,为了中华大地的每一寸泥土,我愿献上我十八岁的青春,妈妈,假如儿子在战斗中牺牲,你也不要难过,儿为国捐躯,全家光荣……”
那天王柯昌拿着报纸,看着就一个劲的掉眼泪。
旁边的战士看着就奇怪了:“你哭个啥?这不写得挺好的吗?”
王柯昌抽着鼻子回答道:“这要是真的该有多好啊,我也可以见上母亲一面了,我五岁的时候母亲就走了……都记不起她的样子了呢!”
好吧!这下我是领教到这时代记者的厉害了!
像这样的事其实还挺多的,随便拿起一张报纸就可以看到里面写的什么……某某高地被敌人火炮削平了几米,抓出一把土都能找到十几块弹片……
这种情况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绝对相信是真实的,但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咱们的炮兵可是强过越鬼子好几倍的,如果不是特殊情况那一直都是压着越军的炮兵打,咱们的阵地还能让越鬼子炸成这样?那是不是就从另一方面说明炮兵的无能了?
对于这方面,张帆也是显得无可奈何,按照她的话说……就是:“记者的笔在他们手上,他们要怎么写咱们可管不着,也许是出宣传的需要吧!”
我如果是再多说几句,她就笑着说:“看看,又不像这时代的人了吧!”
于是我只得闭嘴……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