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四回 救何顒李代桃僵 用奇谋血气方刚
作者:红尘愚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85

上回说到,何颙在雒阳城门遇到曹『操』。却不想曹『操』要将何顒绑了交给朝廷。

何顒楞了片刻,大怒骂道:“曹孟德,汝这小人!吾有眼无珠,错信汝这『奸』诈之徒!”

曹『操』一言不发,命手下将其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当夜,曹『操』来到大牢看望何顒,对身边之人道:“尔等退下!”待众人退下后,曹『操』向何顒施礼道:“先生受苦了!『操』在此赔罪了!”

何顒对曹『操』的反应很是诧异,说道:“汝不必如此!无需惺惺作态,任凭发落!”

曹『操』环顾四周,见无人,便道:“先生误会了!先生数次出入雒阳搭救太学生,早已引起宦官们注意!今日若非『操』事先得到消息,赶在曹节等动手前先将先生带走!恐怕此时先生『性』命不保啊!”

何顒看着曹『操』良久,并未开口。见此,曹『操』心知何顒并未信任自己,便接着说道:“先生,此地不宜久留!请先还换下身上衣裳,随『操』离开!”说完,便叫来外面随从,将衣裳换下给何顒后,让其在牢中等待。

离开大牢后,曹『操』让何顒坐上马车,陪同其直接出城。直到此时,何顒方才相信曹『操』所言,开口道:“孟德!顒在此赔罪!方才言语冒犯,还请勿怪!”

曹『操』洒脱一笑,道:“无妨!事出突然,『操』亦有冒犯先生之处!如要赔罪,岂非更该是『操』向先生赔罪!”[]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4

何顒感慨道:“却是顒误解孟德心意!以为孟德投靠阉人!”

曹『操』一笑了之,道:“先生以为『操』乃何人!『操』自幼熟读经史,出生虽卑鄙,亦明大义!当下宦官干政,陷害忠良,导致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但凡心存忠义之士皆欲将其除之后快。先生之所为,『操』深为钦佩!今日有幸,略尽绵薄之力。一者,可表明心志。二者,不欲使忠义蒙难!”

何顒闻曹『操』如此说,心中惭愧,施礼道:“孟德高义!是顒小觑于汝,再次向孟德赔罪!”

曹『操』连忙扶起何顒道:“先生不可如此!『操』万万受不得!不知,此次先生为何前来雒阳?”

何顒叹息一声道:“孟德亦不是外人,且还须孟德协助。此次前来雒阳乃是寻人!”

“寻人?”曹『操』疑道:“不知是何人?”

何顒答道:“实是故人之子!顒亦是受人之托。再者,此子与顒亦大有渊源!断不能使其出现丝毫差池!”

曹『操』愈发好奇道:“到底何人?竟然使先生甘冒奇险!”

何顒犹豫片刻道:“不知孟德可还记得当年在南阳初次相遇之幼童!”

“竟然是他!”曹『操』惊道:“此子究竟何人?”

何顒深吸一口气,道:“此子便是故大将军窦武之嫡孙,亦是李元礼{李膺}之徒!”

曹『操』心中思道:果不出祖父所料!真的是他!当下,故作惊讶道:“不想忠臣尚有后人在世!”

何顒见曹『操』反应,放心道:“不错!此事实在太过隐秘,还请孟德见谅,之前有所隐瞒!”

曹『操』笑道:“『操』明白!现今先生将此等机密之事告知,便不怕『操』告发?”

何顒亦笑道:“孟德又要戏弄于吾!此时还如何再能怀疑孟德!汝非负义之人!”[]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4

曹『操』激动道:“士为知己者死!君以心腹待『操』,『操』如何能负手足之义!”

何顒感激道:“如此,多谢!孟德,还请保重,后会有期!”

曹『操』亦抱拳道:“先生保重!”

待送走何顒,曹『操』心情久久未能平复!突然想到一事,惊出一身冷汗,连忙拍马赶回大狱。

只见其心腹属下,尚穿着何顒服饰代其坐牢,心中稍定。随后准备了一桌酒菜,来到牢内。做在那人对面,开口道:“来!今日若非有汝相助,『操』断不能将人救走!”

那下属献媚道:“都尉大人!皆是大人神机妙算,小人依计行事。哪有什么功劳!”

曹『操』为其倒上一杯酒,道:“为何不问『操』所救之人,为何人?”

那下属道:“为大人效犬马之劳,乃小人之福分!大人不讲,小人如何敢问!”

曹『操』将酒端到其面前,笑道:“甚好!来,『操』敬汝!此事断不可泄『露』分毫!”

那下属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道:“大人放心!小人绝对不会泄『露』半句!否则便叫小人死无葬身之地!”

曹『操』闻言笑道:“好!如此甚好!待汝去后,汝之父母妻子,『操』定当安排妥当,赡养终老!绝不使孤老幼子无所依靠!”

那下属听曹『操』之言,惊道:“大人!此话何意?小人…呃…”

不到片刻,浑身抽搐,七孔流血而死。至死由双目圆睁,神情充满着惊疑,不甘,愤怒,眷恋。

曹『操』对其尸身感慨道“:“安心去吧!唯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此事关系实在太大!若稍有差池,非但汝全家老幼死无葬身之地!便是『操』之满门亦不得活,故此只得借汝人头一用!如此,汝全家得以保全,『操』亦安心!『操』既已对伯求先生承诺,就绝对不能失信!汝死的其所,莫要怪『操』狠心,要怪便怪这世道吧!为了大汉,为了这天下的百姓,便是要『操』这颗脑袋,『操』亦绝不吝啬!更何况是汝,安息吧!”说完将牢中火把丢在其身上。

片刻,大火蔓延开了,似在控诉这不公的世道。曹『操』的身影消失在火光中。

而此时在雒阳皇宫中,曹节正在喝茶。

不一会,王甫与张让急匆匆赶来道:“侯爷!吾等去迟了!”

曹节眉『毛』一挑,问道:“去迟了?怎么说,可是人跑了?”

张让看了看王甫,见其低头不语,便对曹节道:“人倒是不曾跑掉!只是,被雒阳北部尉曹『操』先抓了!”

曹节略一思索道:“曹『操』?可是曹腾之孙!”

张让赶紧答道:“正是此人!”

曹节点头道:“那便容易!去,告知那曹『操』,说咱家要那人!量其不敢不给!再说,吾等与其祖父亦是旧识!”

张让一愣,片刻后小心回道:“只是…只是人提不到了!”

曹节抬头望向张让,道:“莫非那曹『操』不愿交人?”

张让见曹节望向他,顿觉浑身冰冷道:“到不是那曹『操』不愿交人!只是今夜北狱大火,人犯已被烧死!故无法提来审问。”说完,头都不敢抬起。

许久,曹节开口道:“烧死了!?呵呵,尸身可曾找到?”

听不出曹节是喜是怒,张让小心翼翼道:“已让人前去寻找!”

见曹节低头喝茶,未曾回答,张让与王甫正欲告退。突然传来曹节话音:“再安排人盯住曹『操』!”

张让与王甫应声而退后,皆安排心腹前往曹府打探。

当然,曹『操』已经将一切证据毁灭。但终究还是引起老『奸』巨猾的曹节疑心。虽然没能抓住曹『操』把柄,却为窦辅带来了杀机。那此时的窦辅到了那里呢?

在一条山间小路上,窦辅正在犯愁,原来他『迷』路了。转了一天都未能出山。正着急间,见远处走来两人,急上前问道:“两位先生请了!不知此山何名?在下欲往雒阳,不想在此『迷』路。还请相告!”

其中年长者当先答道:“这少年,汝却是走错道了,此山名为缑氏山,若要前往雒阳,当沿此道下山往西北去,一日当可到达!”

窦辅闻言忙道:“多谢先生告知!就此告辞!”

这时,旁边那年少这人道:“这位小兄弟!现天『色』已晚,山路难行,恐下山不便,若不嫌山居简陋,就请在山上将就一宿。明日再由吾等送小兄弟下山!”说完对旁边年长之人说道:“兄长以为如何!”

那年长之人豪爽道:“愚兄不及贤弟仔细!不错,小兄弟就随吾等回去,明日再送汝下山!”

窦辅心道:这人真是豪气,但是却很主观,也不问我的意见,便自行做主了。另一少年到是行事细密,为人着想,使人感觉亲近!

当下,便道:“如此打扰二位先生了!”

这两人到底是谁?而在雒阳又有怎样的杀机等待着窦辅?能够逢凶化吉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1.各种人物开始登场,开始由红尘自编情节,丰满人物及故事情节!

2.缑(gou)氏山,周时又称“抚父堆”,位于古缑氏镇东南约6公里,在今天河南省洛阳东南40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南,离嵩山距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