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合格的党员
作者:独孤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38

1931年的阳历元旦那天下午,红一连终于回到了阔别两个月有余的皖西天堂寨镇长岭乡长山冲村。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两个月来紧张的战斗训练与学习那种并不轻松愉快的生活明显了拉长了时间感,说是度rì如年或许有些用词不当和夸张,但这两个月的时间感觉起来像至少一年的轻松生活似乎毫不夸张。

反围剿之前连队组建以来似乎极少有正面和群众接触的机会,根据地民众对军队的支持是隐蔽的,又似乎有点儿“王不见王”的顾及。然而这一次,包括枫香村张家围子战斗中痊愈的伤员在内的战友们在内,也不只是赤卫队员,村里的男女老少冒着寒风提前几个小时就在村外的路上等候归来的队伍。虽凑不齐欢迎的锣鼓,也没有横幅,但这朴素至极的欢迎仪式还是那样令人感动。

“村里情况怎么样?乡亲们这次有多少伤亡损失?如果不少的话写给份详细的报告吧。我们的战士基本识字如有问题可以找他们。”见到村里的赤卫队长还有战友们,张文也没有说半个字的客套话。而是抢先搭话朴实的询问这两个月来红军力量比较薄弱的皖西根据地的情况。

“好在不是农忙易遭敌散兵游勇袭击的时候,只有三的客套话也没有有些不合适,还是说道:“看回来了这么多人,不用问也知道是打了大胜仗,路上辛苦了吧?昨天听说你们今天要来,并且知道连里不少人是北边来的。村里就打算提前过阳历年了,跟我来吧。刚准备好不久的洗脚的热水和水饺早已准备好了。”

闻言张文的心中一震,犹豫了片刻。他明白在这极度贫困连富农和驻乡地主都少吃细粮的大别山区,这顿为全连准备的接风宴这对乡里的百姓意味着什么,但最终还是选择答应下来,没有故做客套:“谢谢乡亲们了,欠下的我们记下来,会还的。”

那天晚饭,外面的jǐng戒完全由乡里的赤卫队负责。全连第一次齐聚一堂,一百八十号官兵挤坐在的誓言这样写道: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看罢张文却稍稍犹豫了一下:其实他心目中理想的党组织是一个如课外小组一般宽松zì yóu的组织,就像某些西方的政党一样,应该仅仅是在政治见解上认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理想的人组成的学社而已。对于后世的实际情况来说,仅仅做到党员赞同**理论不在网上和饭桌发表五分言论这一点儿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其他的很多要求看起来是有些过于苛刻的。

然而这时回忆起今生以来残酷的见闻,一段话似乎在张文的耳边响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这话是就针对敌对阶级的态度来说的,可又何尝不是在阶级社会值得每一个**者自己深思的?严峻的现实使得党不能是一个课外小组与书画学社式的组织,不能是一个论坛BBS式的组织。这些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并且完成重大的社会进步改造后或许可以----然而在当下,党必须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充分战斗力的革命组织。

关于入党誓词和类似仪式,张文曾经不以为然,但回想起少年时入团回忆,却觉得这种仪式对于这年代真诚而朴实的入党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条款复杂的共产国际六大党章全文不可能被已经开始深入群众的大多数党员所充分理解的时候。入党宣誓及入党组织过程除了强化神圣感和使命感,也起到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介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