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一点参考的余地都没有,就算是想破脑袋也没有一点印象,只看见了诸葛青遂吏部尚书来参见,当然,庞煌并不知道诸葛青乃是秦王府长史,所以更加不知道发生的事情与秦王有关了。
这可能是历史由于他的出现,又出现了新的枝节。
洪武十二年初,四川眉县百姓彭普贵据说是不堪赋役重苛,率众造反,攻掠州县,杀眉县知县颜师胜,声势大振,先后占据十四个州县。朝廷遣四川都指挥音亮征剿,亦多次为反军打败。后又遣御史大夫丁玉为平羌将军进讨。
按照原有的历史中,彭普贵应该被丁玉镇压下去,并迅速的恢复了大明的稳定,但是却没有想到,陕西和四川相邻,秦王作为大明第一个藩王,竟然在丁玉前往陕西调兵入川时,也起了随军的念头。
大明初期的藩王是极具权力的,陕西也没有飞舟作为通讯工具,所以丁玉也没有办法将事情及时的向南京禀报,受不了秦王朱樉的威压,竟然做了一个糊涂事,带秦王朱樉入川了。
由陕西入川,大家都知道蜀道难的艰险,这些还不是主要的,丁玉本来就是御史大夫出身,文臣一个不过是做监军的责任,但是带着秦王朱樉,那就成了要命的差事了。
天时地利人和,在入川之后,没有一个占全的,反而因为秦王朱樉的干涉军务,导致了连续作战失败。最后在眉县附近的一处山谷中,官军遭遇到反军的埋伏。秦王朱樉竟然失踪了。
这一下子可是捅破了天,诸葛青本来苦苦劝谏之下。始终唤不回秦王的决心,所以也随军而走,知道了秦王朱樉失踪的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以文官体弱的身躯,连续几天的快马赶路,这样浪费了的人,只要能过这一关,就算是没有印玺和书信,他也有信心到西安府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来救兵。就看能不能过目前的这一关了。
但是反军之中,认识字的人虽然不多,但毕竟能造反的也都不是笨人,所以对于法宁的话有所怀疑,却是也不放过他,只是将所有的书信印玺都收了起来,等着找一个识字的先生看看,而法宁和尚,却被关押起来,准备押到彭普贵哪里,亲自用来审问,此时秦王府长史诸葛青刚刚见过皇帝,被打入天牢之中。(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