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贞观殿内,已是46岁的至道大圣大明皇帝李隆基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前面的天堂和明堂,心中想了许多的事,想自己从父亲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睿宗旦手中接过权力以来,风风雨雨以过了十九年。 首发--无弹出广告在这十九年里,他除去了眼中之钉姑姑太平镇国公主,稳固了皇权,又任命贤能整顿了吏治,开创了武功收复碎叶,重建安北,安西都护府,使大唐朝欣欣向荣。
“启奏陛下,幽州长史,知范阳节度使赵含章与副大使薛怀玉上书,左羽卫将军松漠都督府都督可突于在十八年擅杀契丹王李邵固,私立遥辇屈列为汗,如今又率部落裹胁奚族降了突厥,请陛下圣裁!”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今、河西节度使、兵部尚书等职的徐国公萧嵩拿手板上本奏道。
“知道了”李隆基说道
“陛下,还有一事。”
“讲”
“据云州折冲府都尉上本奏道,突厥本部十设有异动,也请陛下圣裁。”
“嗯,此事放后些再说。”
“臣”萧嵩还想说些什么被李隆基打断,“爱卿所讲之事,朕都知道了,无需多说,你将疏本递上来,退下吧。”
“谢陛下”萧嵩回班。
“张九龄”李隆基叫道,“依你看如何处置。”
“臣在”张九龄出班跪倒奏道,“陛下,臣等认为对此恶劣之人当迎头痛击。但西北边事要紧,恐抽不出身来。请陛下定夺。”
“哦,信安郡王李祎何在”李隆基又叫道。
“陛下,臣在”一身着紫袍的jīng壮老者出班跪倒
“爱卿在西北打的很好,依你之见,这东北如何应对?”
“臣附议张学士之见,只是这西北与卢龙俱是大唐之地,不能此厚薄彼才是。”老者朗声说道。
“好个此厚薄彼,爱卿说在朕的心上了。朕问你,如是让你再披战袍,你可胜任?”李隆基大叫的说道。
老者重重的叩头道:“臣万死不辞!”
“好,等朕的旨意吧。”李隆基又是问大臣道,“众卿还有何事?”
“臣等无本。”
“那好。萧爱卿你辛苦些,这些rì子你就全力准备战前准备吧。裴耀卿,由你辅佐萧爱卿。张九龄,你也跟着帮衬一下,暂加兵部库部朗中职。赵含章的折子我已批红,萧卿,你一并下发了吧”
“退朝!”力士敲三金喊道。
“恭送陛下。”
尉迟府上缓缓驶来灯照上写着大理司直尉迟的马车,车内坐有与杨母七八分相似的一字的重重说出。
尉迟思义大惊失sè:“杨姓!这,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父亲,求你告诉我。”
“对,孩子,我们应姓杨,但也姓尉迟。”
“我糊涂了,父亲,你可能是在说笑。”
“思义,父亲没有在骗你,你好好听着。咱的祖上原来是姓尉迟,是河东代州人,与河东朔州鄂国公有一些渊源,同为鲜卑族人。还有你记住了,太祖他叫尉迟崇!”
“尉迟崇?这不是太祖吗,有什么不对?”尉迟思义不解的问。
“那我再说一个名字,你也许就知道了,你的同宗太爷爷先隋相州总管尉迟迥。”
“啊!你是说,我的太祖是那位先隋定州总管的尉迟崇!而不是一普通的唐人?”
男子点头不语
“父亲,你真是在说笑。尉迟义臣?哈哈,杨义臣!这难道是我的二世祖?”
“对,思义,我们就是先隋皇太孙杨义臣的子孙,为你取名思义,就是想让你思想起先祖杨义臣,孩子。”
“不,父亲,你肯定是在骗我,你这是想让我死心才胡乱编造的谎话,我不信!”尉迟思义有些看什么都不真实的感觉。
“我没有骗你,也不必骗你,事实就是如此。再有我告诉你,当你先祖病死时,你的太爷爷看出了这世道不太平,悄悄带着家财隐姓埋名藏在一个小村子里,等李唐建立后,领着你爷爷兄弟六人改回尉迟姓,寻了同族的鄂国公,真是可惜,为了取信李唐,你的爷爷们竟披了战甲同先隋作战,由于不忍伤及,一同五人在一次战争中全部殉难!这才让你那六岁的爷爷成了唐人!这才有了我们的现在,你明白吗?!”男子扶着尉迟思义的肩头说道。
“父亲,我明白,我明白了。”尉迟思义站了起来,看着父亲头顶上的几缕白发,说道,“我知道怎么做了,请父亲放心!”
男子看着自己的儿子忽然间长大了,变的有些让自己仰望,心中大为欣慰笑着说道:“记着就好,我不想你们有任何的差错,至于你表妹这里还有一些我永不敢说出的秘密,如是让人知道了这些,你的母亲,你的几个姐姐,还有外甥,都会因此而受累,也许还会死无葬身之地!”
“父亲,我是尉迟思义。但在心里永远是杨思义!”
男子站起身来拍拍儿了的后背说道:“这是个秘密,是我杨家永远的秘密,但需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尉迟思义转过身对男子说道:“父亲,我看张学士之小女,才貌双全,甚得我心,求父亲成全!”
“哈哈,好,那父亲与那张九龄碰上一头。”
“父亲,我们还是快些到舅母那边去,怕让她等急了。”尉迟思义又如以前般,小声的说着话。
男子满意的看了看儿子说道:“走,正好我也有事要问问你舅母。不过我也要看看这个李扬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何众多的人围着他在转!”
“是么?”尉迟思义问道
男子侧过头来反问:“难道不是么,思义,你不是也围着转吗?”
“哦,父亲说是那就是了。”
“哈哈——”父子相视皆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