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又一个创举
作者:易有太极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624

() 第脸,有些瘦削,人长得比较高,大约一米七八左右。 打着一条红sè领带,穿着白衬衫,深蓝sè的西裤,看起来jīng神奕奕。

握过手打过招呼后,刘健陪同路远和马金顺、苏建一起进了盛世饭店。

老领导远道而来,刘健本来想做东道主的,但是,马金顺和苏建为了大山镇的贷款业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刘健破费。

“刘副书*记,我们建行市县两级机构了解到你们大山镇现在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因此,我们想和贵方达成一个合作,希望刘副书*记给我们一个机会啊。”

大家依次而坐,彼此对酌一番后,马金顺便迫不及待的说道。

建行的市县两级银行行长联袂而来,刘健估计他们准备十分充分,同时对于冀银的群众银行贷款额度,刘健想他们最多只能拿出两千万左右。

因此,刘健的心里立刻有了一个决断。

“马行长、苏行长、我们大山镇需要的资金量很大,就怕你们市县两级机构都不能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刘健先是吊足马金顺和苏建的胃口,再来讨价还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马金顺和苏建两人闻言,身躯具是一震。觉得自己的消息还是不够准确,可能已经超出了先前的估计。

“刘副书*记,你说说,咱们建行市县两级机构可以帮助你尽量想办法嘛?”

作为上级领导的行长,马金顺比较有发言权。

刘健抬起右手,伸出一个大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八”字。

马金顺和苏建两人,面sè当场变了数变,样子十分尴尬。

八千万这个额度实在太大了,已经超出了他们之前辛辛苦苦准备好的数据,让他们一时之间手无足措。

“刘副书*记,这个额度实在超出了建行市县两级的承受能力,不知刘副书*记能不能放低一点呢?”

苏建轻咳了一声,脸上讪讪的说道。

本来以为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临了竟然有这么大的变数,虽然是好事,其实也是坏事,一下子就让刘健看出建行的实力水平。

“马行长,你觉得你们最大的限度是多少?”

刘健挨在椅子背后,将皮球踢回到马金顺的身上。

刚才,就连路远也是被刘健张口的一说震惊住了,他在大山镇做书记这么多年,不不要说八千万,就是一千万也从来没有见过,现在刘健一张口就贷款八千万,这让路远的心里“呯呯”的直跳,有些不耐承受。

马金顺低头沉吟了半响,明白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建行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只剩下喝汤的份了。

“刘副书记,我们建行上下两级最多可以拿出五千万的贷款,你觉得怎么样?”

马金顺咬了咬牙,双眼jīng光一闪,似乎有了决断的说道。

虽然马金顺说得爽快,回去得从其他地方的支行分行等等地方进行调拨,才能完成和刘健的这个贷款业务。

“很好!我就借花献佛,敬马行长、苏行长一杯酒!为咱们的合作成功干杯!”

刘健闻言,心里狂喜,立即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对马金顺和苏建说道,同时也为这个马金顺的人魄力感到吃惊。

“路县长,咱们也一起来,我代表建行对你表示感谢了。”

对于路远这个中间人,马金顺是万万不能忘记的。

大家干杯完后,马金顺凑近路远的耳朵小声的问道:“路县长,咱们建行要不要这个……?”

马金顺一边说着,一边打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路远摇了摇头,小声说道:“刘副书*记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你不要自作聪明的把事情办砸了。”

得到路远的指点,马金顺顿时开始对刘健高看几分起来。

马金顺为了和大山镇达成这个合作业务,可是走了不少的人情关系,才求到了路副县长这里来。

想不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刘副书*记,居然是如此的一身正气,尤其十分难得。

“刘副书*记,说实在话,我老马走南闯北,跑来跑去的,也是见过不少的人物,但大多是见利忘义的人,你年纪轻轻,一身正气,是我第一个由衷佩服的人。按照我建行的规矩,完成一单业务就有百分之一的回扣。但是我刚才听路县长说了,我才知道了你这个人的xìng格,我还差点辱没了你的人品,在这里我连续干三杯酒,向你致敬!”

马金顺虽然肥头大脑,但是,早就练就一身拐察sè应付自如的本领,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是一双jīng光闪闪的慧,以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逐利的。

而刘健的另类,让他看到某种人xìng的光芒,让他感到自惭不如。

告别了路远和马金顺以及苏建的刘健,回到住所,第一件事就是给史强打去电话汇报贷款的事情。

“史强书*记吗?我是刘健,贷款的事情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左右,还有百分之三十留给你的能够朋友,你觉得怎么样?”

“小刘啊,你这是在招商引资之后的又一个创举啊!我的那个朋友得知到群众银行和建行的业务员过来找你,都不敢回去了,生怕完不成这个任务,现在暂时住在我的家里,现在你有时间的话,过来谈谈?”

其实史强的消息非常灵通,知道刘健正在盛世饭店谈着贷款业务,只能让那个银行的朋友到他的家里去暂时休息,然后再想办法。

只是,刘健这么懂得规矩给他汇报工作,史强有点始料不及的。

刘健和史强心里所想的不一样,现在上面的各方势力已经视大山镇为一块肥肉,迟早下手吃上一口的。刘健知道自己已经拖不起了,大山镇招商引资的项目越快显出成绩,他这个主要负责人所得到的功劳就会越多,反之,则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所以,刘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从深川特区调来一批熟练的建设工人,加快大山镇所有项目的建设速度。

“好的!史书记我现在立刻就赶过去。”

在大山镇,史强的根基最为稳妥,如果得到史书*记的支持,刘健不敢说自己的地位稳如磐石,最起码少了一个拆自己台的强劲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