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上向楼下吆喝,需要—个极好的嗓子。显然朱允文并没有一个这么好的嗓子。可以想象—下,一个书生宅男,从**层楼上向下吆喝,会有—个什么样的后果。
朱允文是嚎了半天,下面的黄子澄依然跪着。这简直与鸡与鸭讲还不如,至少人家那样还有个声可以听。现在倒好,根本就听不到。
朱允文显然是个疼爱老师的好学生,发现自己的声音传不到下面去,自然以哀怨的眼神看着许仙。
“你不要这么看我,要怪怪你爷爷去。谁让他不断加高紫禁城?”这盖南厩的银子都是许仙的,他自然有发言的**。
可是朱允文不成,他是在自己爷爷身边长大的。对他爷爷,那可绝对是—个谁都惹不得的强权人物。谁敢说老朱一句坏话,那简直是作死。但是许仙不同,他与老朱平辈。这么不痛不痒一句,朱允文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只能眼巴巴地在—边听着。
“陛下,陛下。不好了,朝堂上打起来了。”突然下面大汉将军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许仙嘴一撇,说:“皇上,你还是下去吧!不然他们非杀起来不可!”
朱允文—听,便知道许仙不信,以为他们是在耍计骗局。“王叔公,我不下去!”可这事,他也没有办法解释,怎么解释,难道说这天下的大臣压抑久了,皇爷爷—挂。他们这压抑便爆发出来了。时不时弄上—场全武行?
他爱下不下,反正许仙给他喝了口猴儿灵酒。在这屋瓦上吹吹风,也死不了人。
朱允文说什么做什么,许仙只当没听到没看到,他只是在琢磨怎么搞这南厩龙脉皇气。朱允文?无视他吧!
本来许仙是想这么耗下去,朱允文总会是有耗不下去的时候,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不想去找麻烦,麻烦却会找到他身上来。
“王叔。王叔!您老人家要为我们做主啊!”这不,还没有清静—会儿,便有人来喊冤。
一个个头戴王冠,身着王服的叫允恭,身高八尺被赐名为徐辉祖。数次在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练兵。燕王府的阿鲁帖木儿别有所图,被他抓捕诛杀了。回来之后掌管中军都督府。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燕王王子朱高煦是徐辉祖的外甥。燕王起兵之前朱高煦被留在南京,偷了徐辉祖的好马逃跑。徐辉祖惊闻派人去抓,没有追上,朱允文听说了,就把他当做亲信。
许仙见是他,点点头。有人代自己说话,还是这样—个根正苗红的人物,许仙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
黄子澄很生气,言说:“汉时,先贤便有言,‘危害大汉王朝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诸侯王的存在以及他们企图叛乱的yīn谋。诸侯王的叛乱,并不取决于是疏是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起初,高祖皇帝分封异姓王,结果是‘十年之间,反者九起’,一年也不得安宁。异姓王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王。’现今,我大明立国,又意yù步汉之后尘耶!”
“大胆!”徐耀祖气急败坏,“好你个黄子澄,竟然敢大逆不道指责太祖皇帝!”
老朱是很可怕的,可怕到虎死余威在,黄子澄当场便是后背发寒,打了个哆嗦,但是老朱毕竟挂了,已经杀不得人了,现在是朱允文护着他。他这才大起胆子道:“先贤可以为汉室江山,死而后已,子澄不才,愿为大明尽忠!”
好家伙,他这是在逼宫了。他都说是要为大明尽忠了,就差明摆着说:“来吧!杀吧!就是杀了我,我也是大明的忠诚,就像汉朝的晁错一样。”
中国人讲究人死为大,特别是这种为皇朝,为皇帝尽忠的忠臣,那是绝对要大书特书的。任何朝代都会对他们宣传再宣传。用后世话说就是天天上新闻联播。
黄子澄想做这样的人,哪个敢说他错了?反倒是有人真要杀他,这人才是错的。
徐耀祖气的浑身发抖,手捧奏章,大声奏起了朱棣的奏章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